许氏犁头鳐(学名:Rhinobatos schlegeli)是犁头鳐科、犁头鳐属鱼类。一般体长约1米,最大可达2米。吻长而钝尖,侧缘稍凹,吻长约为体盘长5/9。吻软骨颇狭,眼大,眼径较眼间隔稍大。喷水孔椭圆形,后缘具2皮褶。鼻孔中大,斜列。口平横,口宽小于口前吻长1/3。齿细小而多,铺石状排列,齿面平横,不呈凹凸。鳃孔5个。背面和腹面均具细鳞。脊椎线上和眼眶上结刺很小。胸鳍较狭长,基底前延。腹鳍狭长,几与胸鳍相连,或稍隔开,外缘和里缘连续成半弧形。背鳍2个,同形,约等大。第一背鳍与腹鳍的距离比背鳍间隔稍大,基底长约为背鳍间隔长2/5,第二背鳍基底比第一背鳍基底稍长。尾平扁,向后渐细狭,尾侧皮褶很发达,尾椎轴平直。尾鳍短小,上叶较大,下叶不突出,无缺刻,低而广圆形。背面褐色,无斑纹。吻侧和腹面淡色,吻的前部腹面具黑色斑块。
- 许氏犁头鳐
- Rhinobatos schlegeli
- 薛氏琵琶鲼、犁头鲨、施莱格尔氏锉鳐
- 动物界
- 脊椎动物门
- 脊椎动物亚门
- 软骨鱼纲
- 板鳃亚纲
- 鳐形目
- 犁头鳐科
- 犁头鳐属
- 许氏犁头鳐
- Müller & Henle,1841
- Beaked Guitar Fish、Brown Guitarfish
- 数据缺乏(IUCN物种红色名录)
动物学史
许氏犁头鳐学名的由源,属名及亚属名(Rhinobatos)是希腊语“rhinē”的拉丁语“rhin”及希腊语“batēs”的拉丁语“bat”或希腊语“batis”的拉丁语“batis”的并合,意思分别是“锉”的“爬者”、“鹞”或“鳐”;而种名schlegelii是德国鸟类学家施莱格尔(Hermann Schlegel ,1804-1884)的拉丁语化名。
形态特征
近种区别
该种的近缘种有颗粒犁头鳐(Rhinobatos granulatus Cuvier,1829)、斑纹犁头鳐(Rhinobatos hynnicephalus richardson,1846)、小眼犁头鳐(Rhinobatos microphthalmus Teng,1959)和台湾犁头鳐(Rhinobatos formosensis Norman,1926)。它们与该种的区别是吻的腹面前部均无黑色大斑。颗粒犁头鳐的前鼻瓣不转入鼻间隔区域;台湾犁头鳐口前吻长比口宽大3.6-3.7倍,吻软骨侧突全部较宽地分离,鼻孔外侧至吻侧水平距离比鼻孔长为小;斑纹犁头鳐体密具暗色斑点,形成睛状、条状或蠕虫状花纹,体背正中结刺微小;小眼犁头鳐仅分布于中国台湾基隆,口前吻长为口宽的3.11倍、头后背正中线具1纵列大结刺。
生活习性
许氏犁头鳐为暖温性近海底层鱼类,平时半埋在沙土中,或慢游于底层,夏季向浅水游动,冬季游向较深水域。主要以底栖甲壳类、贝类及小型鱼类等为食。
分布范围
- 海域范围
- 国家地区
繁殖方式
卵胎生,胎儿具很大卵黄囊,卵黄径为10-55毫米,卵黄管粗短。6月至浅水区产仔,每产约10仔。雌性亲鱼全长60毫米、体重960克,左侧子宫内胎儿全长约162毫米,体重15.9克;右侧子宫胎儿全长约172毫米,体重22克。胎儿在子宫时头部一般向后,胸鳍向腹部折褶,尾部向卵黄侧卷曲。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4年 ver 3.1)——数据缺乏(DD)。
主要价值
许氏犁头鳐为中国南海和东海次要经济鱼类,在南海产量较大。系底曳网、 延绳钓等渔业的兼捕对象。肉质佳,可供食用。皮可干制“鱼皮”,背鳍和尾鳍可制鱼翅,吻侧半透明的结缔组织可干制成“鱼骨”等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