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爱的动物园 > 鱼类 > 鳐形目
鳐形目
圆犁头鳐
发表时间:2021-12-21 08:59:07

圆犁头鳐(学名:Rhina ancylostoma)是圆犁头鳐科、圆犁头鳐属的一种鱼类。头部前圆而宽阔,头与胸鳍非常容易区别。身体中央非常厚实;吻短(胸鳍长约为眼睛直径的4倍)。出水口非常大,边缘无皱褶。下颚呈波浪状,上颚有三个凹陷处,上嘴唇前少有皱纹。眼睛一般大,鼻孔倾斜方向朝嘴巴靠近,但几乎呈横向延长,长度不超过两鼻孔之间的距离,皱褶发达,前侧皱褶缝隙呈椭圆形,内缘后面的瓣发达。背部表面有不规则的颗粒及微小的刺,刺延伸长,且基部宽广像稍微被压缩的棘,外观近似三角形且尖锐。背部的中线及眼睛附近有突出的刺。尾部长于体盘,基部宽阔。背鳍高,后缘较软且稍微凹陷。第一背鳍长度高于第二背鳍长度,且第一背鳍的起点超过腹鳍点。胸鳍的后缘稍大于前缘长度。尾鳍下叶约为上叶的一半。

圆犁头鳐.jpg

圆犁头鳐为独居的暖水沿岸海水鱼类,于沿岸浅海域至陆棚内约五十米浅水生活,偶入沙泥底潮间带、河口咸淡水及泻湖。性格温顺,行动滞缓,昼间多匍匐于水底,多在入夜才开始活跃,肉食性,主要摄食底栖甲壳及软体动物。广泛分布太平洋西岸至印度洋西岸的南北半球(即除了南北美洲)热带、亚热带至温带沿岸浅海,东北至台湾、日本与朝鲜,东南至澳洲,西至于非洲东岸至南岸,较集中于赤道区。


中文学名
圆犁头鳐
拉丁学名
Rhina ancylostoma
别    称
鲎头鳐、波口魟、弯口圆锉鳐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亚    门
脊椎动物亚门
软骨鱼纲
亚    纲
板鳃亚纲
鳐形目
圆犁头鳐科
亚    科
圆犁头鳐亚科
圆犁头鳐属
圆犁头鳐
亚    种
命名者及年代
Bloch & Schneider,1801
英文名
Bowmouth Guitarfish
保护级别
(IUCN 2018年 ver 3.1)——极危(CR)























动物学史

圆犁头鳐(Rhina ancylostoma)是由德国博物学家布洛赫(Marcus Elieser Bloch,1723-1799)与德国博物学家施耐德(Johann Gottlob Schneider,1750-1822)在1801年的著作《系统鱼类学(Systema Ichthyologiae)》里,根据采自印度科罗曼德尔(Coromandel)的标本,以Rhina ancylostoma之学名发表的,为首次描述。
圆犁头鳐学名的由源,属名Rhina是希腊语“rhinē”的拉丁语“rhin”,意思是“锉”;而种名ancylostoma是希腊语“ankylos”的拉丁语“ancyl”及希腊语“stoma”的并合,意思分别是“弯”或“曲”的“口”。
该种的先定同物异名为Rhina ancylostomaRhina cyclostomusSquatina ancyclostoma,次定同物异名有Rhina cyclostomus
中国国内早期文献,如《中国软骨鱼纲》(1960)、《南海鱼类志》(1962)、《南海诸岛海域鱼类志》(1979)和《福建鱼类志》(上卷)(1984)将圆犁头鳐归入鳐目中的犁头鳐科《中国鱼类系统检索》(上册)(1987)和《中国动物志——圆口纲、软骨鱼纲》(2001)已将圆犁头鳐归入鳐目中的圆犁头鳐科。

形态特征

体平扁延长。体盘长约为全长的1/3,宽比长为大。吻短宽,背视呈半圆形。眼卵圆形,瞬褶不发达,眼间隔约与吻长相等或稍大。喷水孔大,椭圆形,与眼径大小约相同。鼻孔狭长,几横列,宽约等于鼻间隔的4/5或几等长,前鼻瓣中部具一圆形突出,后鼻瓣外侧具一扁狭薄膜,内侧具一袜状突出,转入于鼻腔中。口中大,比鼻间隔为宽,前部稍呈弧形;齿细小,铺石状排列,齿面波曲,上下凹凸相承,在凸出处的齿较大。鳃孔狭小,斜列于胸鳍基底里方。体盘具粗大结刺多行,每侧在眼的上方至头后1纵行;眼的前方1短行,体盘正中脊椎线上1纵行;肩区里外2纵行,里行有时与眼上的纵行连接。
胸鳍中大,基底前延,几伸达下颌角隅的水平线;前缘和后缘都斜直,外角和里角都圆钝。腹鳍颇小,距胸鳍比距第二背鳍为近,后缘凹入,外角钝尖,里角钝圆。背鳍2个,中大,上下角钝尖,后缘凹入;第一背鳍起点前于腹鳍起点;第二背鳍稍小,与第一背鳍的距离比其基底长约大1.7-2倍。尾平扁,渐狭小,每侧具一皮褶。尾鳍短宽,略呈叉形。尾椎轴稍上翘;上叶延长,比下叶大,下叶前部三角形突出,后缘宽而凹入。

体褐色,体上鳍上散布着白色斑点;头和背上常具暗色横纹;胸鳍基底上常有1-2行条纹;长大者一般灰褐色。体长达2米余。

生活习性

圆犁头鳐为独居的暖水沿岸海水鱼类,于沿岸浅海域至陆棚内约五十米浅水生活,偶入沙泥底潮间带、河口咸淡水及泻湖。性格温顺,行动滞缓,昼间多匍匐于水底,多在入夜才开始活跃,肉食性,主要摄食底栖甲壳及软体动物。

分布范围

海域范围

广泛分布太平洋西岸至印度洋西岸的南北半球(即除了南北美洲)热带、亚热带至温带沿岸浅海,东北至中国台湾、日本与朝鲜,东南至澳洲,西至于非洲东岸至南岸,较集中于赤道区。在中国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台湾沿岸海域和南海。

国家地区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西澳大利亚州、北领地、新南威尔士州)、巴林、孟加拉国、文莱、柬埔寨、中国、吉布提、埃及、厄立特里亚、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拉克、以色列、日本、肯尼亚、韩国、朝鲜、科威特、马达加斯加、马来西亚、马尔代夫、毛里求斯、莫桑比克、缅甸、新喀里多尼亚、阿曼、巴基斯坦、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卡塔尔、留尼汪岛、沙特阿拉伯、塞舌尔、新加坡、索马里、南非(夸祖鲁-纳塔尔省)、斯里兰卡、苏丹、坦桑尼亚、泰国、东帝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越南、也门。

繁殖方式

卵胎生,受精卵于雌体内孵化,胚胎最初以卵黄为食,然后通过特殊结构间接吸收富含粘液、脂肪或蛋白质的子宫液,从而从母亲那里获得额外的营养,每胎产约,4尾,长约45厘米,幼鱼于浅海成长。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 ver 3.1)——极危(CR)。



上一篇:及达尖犁头鳐
下一篇:许氏犁头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