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旱獭(学名:Marmota broweri):大型啮齿动物,体型粗壮,体重2.5-4千克,体长539- 652毫米。尾短为110毫米。四肢粗短,前爪发达,适于掘土。背部毛呈黄褐或淡褐色。春季毛色淡。腹部土黄色。
栖息于草原、低山丘陵区。以牧草嫩芽、根为食。秋季啃食茎、叶。一般清明出蛰。早晚活动。出蛰后十天左右开始交配,年产1次,胎产2-9仔。集群穴居,挖掘能力甚强,洞道深而复杂,多挖在岩石坡和沟谷灌丛下。从洞中推出的大量沙石堆在洞口附近,形成旱獭丘。白天活动,草食,食量大。取食时,有较老个体坐立在旱獭丘上观望,遇危险即发出尖叫声报警,同类闻声迅速逃回洞中,长时间不再出洞。秋季体内积存大量脂肪,秋后闭洞处蛰眠状态,冬眠,次年春季3-4月份出洞活动。
分布于阿拉斯加北部的布鲁克斯山脉。
- 阿拉斯加旱獭
- Marmota broweri
- 动物界
- 脊索动物门
- 脊椎动物亚门
- 哺乳纲
- 真兽亚纲
- 啮齿目
- 松鼠亚目
- 松鼠科
- 地松鼠亚科
- 地松鼠族
- 旱獭属
- 阿拉斯加旱獭
- Alaska Marmot
形态特征
阿拉斯加旱獭体重2.5-4千克,体长539- 652毫米。具一系列适于掘洞穴居的形态特征:头部短而阔,粗壮结实,略呈方形,具圆形的小眼睛,眶间部宽而低平,眶上突发达,骨脊高起。上唇开裂,上门齿微向前方突出。颈部又粗又短,毛茸茸的耳朵短宽圆形,仅存皮褶。乳头有5对。尾短而稍扁平。体短身粗,身体各部肌腱发达有力。四肢短而粗壮,前足4趾,趾端具发达的爪,适于掘土筑巢;后足有5趾。有颊囊,由于冬季处于休眠状态,体重在不同的季节不尽相同。臼齿(包括前臼齿)在颌的两侧各为5/4,上臼齿5枚,前后肢间无皮翼。不冬眠。
体毛短而粗,毛色有地区、季节和年龄变异。可以通过该物种头顶的黑色皮毛,黑毛从鼻子延伸到颈部的前端与其他物种区别。这些土拨鼠有粗糙的毛发,颜色范围从褐色、黑色到白色。脑后通常有棕色的头发,皮毛棕色但发梢是黑色针毛。这些黑暗的毛皮提供给它们在栖息地的树叶上和岩石区有用的伪装。阿拉斯加土拨鼠形体相当大,雄性大于雌性,颈短头顶稍扁平,有毛茸茸的尾巴。尾部通常占身体总长度的五分之一。有黑色的嘴唇和黑色的脚。前脚有时有白色斑纹。腿很短,粗,肌肉发达。
栖息环境
栖息于平原、山地的各种草原,高山草甸,高山草甸草原,高山草原山地的阳坡、山助、斜坡、阶地、谷地、山麓平原等环境。
生活习性
穴居
营家族性的同居生活,通常一个家族占据由各种类型的洞穴组成的洞群,称为家族洞群。由邻近数个家族共同组成一个群聚。家族之间的个体相互之间和睦相处。一个群聚中的个体活动小区及取食领地,可以互相重叠。个体之间的接触是相当频繁与密切的,彼此之间常常有互相迁入或迁出,重组家族的现象时常发生。至于家族洞群间所分布的一些临时洞,则更是成为各个家族成员暂时息小憩的共用场所。
一般在不同季节挖掘不同的洞穴,有主洞、副洞、临时洞等多种型。主洞又叫冬眠洞,主要作为冬眠之用,但也可以作为养育幼仔的洞巢,洞道的结构极为复杂,就像一个地下宫殿,工程十分浩大,需要搬出数量惊人的土石,洞深可达数米之长,洞道的分支也较多,总长度可以达到十多米,在洞道的深处还有一个椭圆形的巢室,巢室内铺垫着干草,而且要定期清理、更换和变动位置,一般都有好几个出入的洞口,洞口十分光滑,并有一股特殊的骚味,常招引很多蝇类和其他昆虫营集,附近还常常设有厕所,其中往往堆积着大量的粪便。
冬眠的时候在洞中存有大量食物并铺有干草,里面用干草、湿泥和粪便等将洞口堵住。副洞的洞道比较浅,结构也较为简单,分支极少,或仅仅只有一个单一的洞道,出入口一般也只有一个,多为雄性成年个体夏季的居住之所。临时洞构造更是极为简单,洞道极浅,仅仅作为临时休息或应急避敌之用。
活动
属于白昼活动的动物,尤以早晨和黄昏最为活跃。早上出洞的时间随季节而异,一般依太阳照射到洞口来确定。每次出洞之前总是先探出头来四处张望,觉得安全后,先露出半个身子,扒在洞口晒晒太阳,然后发出鸣叫声。此时,临近的同类立即响应,一起鸣叫。此后不久,即开始取食,除非是遇有敌害外,则在这以后的一天内完全不再发声鸣叫。日落之前进入洞中休息,夜间不再出来活动。
食物
主要以草本植物为食,喜欢吃带有露水珠的嫩草茎叶、嫩枝或草根,尤其是莎草科、禾本科和豆科植物的地上绿色的部分,偶尔也取食一些昆虫和小型啮齿动物。在农作区,它也常常偷食青裸、燕麦、油菜、洋芋等作物的禾苗、茎叶。早春,在青草尚未发芽时,则也可挖食草根。
冬眠
集群穴居,秋季体内积存大量脂肪,秋后闭洞处蛰眠状态,次年春季3-4月份出洞活动。
分布范围
阿拉斯加土拨鼠只能在世界的新北区区域发现。在阿拉斯加北部一个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沿北冰洋海岸,包括在阿拉斯加北部的布鲁克斯山脉,也可能生活在育空地区。
亚种分化
单一物种,无亚种。
繁殖方式
出蛰后不久即交配繁殖。幼獭于第3年性成熟。一年繁殖一次,出蛰后不久即进入繁殖期,开始交配,延续约1个月左右,个体活动极其频繁,经常串洞、追逐,以进行性活动为主,吃食时间很短,很少警戒,活动范围很大,其中尤以成年雄兽参与繁殖的个体的活动性最强。4月中旬即可发现怀孕的雌兽,怀孕期约为35天左右,每胎产1-9仔,而以4-6只为最多见。幼仔出生后,雌兽吃食时间与范围逐渐增加,为保护幼兽守望警诫增多,串洞和交往则显减少。6月底即可见到幼仔出洞活动,十分活跃,取食频繁。幼体与母兽一直生活至第2年的7月才分居出去,独立生活。3岁时达到性成熟。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ver 3.1——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