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麝凤蝶(学名:Byasa confusa)是凤蝶科、麝凤蝶属昆虫。翅展72-81毫米。翅黑色、灰黑色或灰褐色。前翅脉纹两侧灰色或灰褐色,中室内有4条黑褐色纵纹。后翅一般都比前翅色深。雄性外生殖器上钩突长,基部宽,尾突大。抱器瓣椭圆或近似长方形。雌性外生殖器产卵瓣略呈半圆形,具少量强刺。交配囊卵形,囊突长矛形,由小突起组成有规则的波状褶痕。
在近山平原及海拔1800-2300米的山区都可见活动,多取食灌木花蜜,飞翔慢,常做滑翔飞行。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越南。
- 中华麝凤蝶
- Byasa confusa
- 动物界
- 节肢动物门
- 六足亚门
- 昆虫纲
- 有翅亚纲
- 鳞翅目
- 锤角亚目
- 凤蝶科
- 凤蝶亚科
- 麝凤蝶属
- 中华麝凤蝶
- Rothdchild,1895
形态特征
成虫
翅展72-81毫米。翅黑色、灰黑色或灰褐色,灰黑色及灰褐色的个体脉纹都呈黑色。前翅脉纹两侧灰色或灰褐色,中室内有4条黑褐色纵纹。后翅一般都比前翅色深,脉纹不明显;外缘波状,有尾突,外缘区及臀角有7个红色或浅红色月牙形斑。翅反面色淡,但是红色斑纹更明显;有时内缘近臀角处有斑纹,但不规则。
雄性外生殖器上钩突长,基部宽,端部细长,末端钝。尾突大,猪耳形,膜质具毛。抱器瓣椭圆或近似长方形,内突上端呈锥形突,末端尖锐,下基端有1个小齿突。阳茎短,楔形,基端很宽,先端分两瓣,其中1瓣强度骨化而末端尖。
雌性外生殖器产卵瓣略呈半圆形,具少量强刺。交配孔开口宽大,再深入则小而呈三角形。前阴片两侧呈弯月状;囊导管膜质,基部皱折而部分轻度骨化,形成明显的棱脊状;囊导管比交配囊短。交配囊卵形,囊突长矛形,由小突起组成有规则的波状褶痕。
雄性外生殖器上钩突长,基部宽,端部细长,末端钝。尾突大,猪耳形,膜质具毛。抱器瓣椭圆或近似长方形,内突上端呈锥形突,末端尖锐,下基端有1个小齿突。阳茎短,楔形,基端很宽,先端分两瓣,其中1瓣强度骨化而末端尖。
雌性外生殖器产卵瓣略呈半圆形,具少量强刺。交配孔开口宽大,再深入则小而呈三角形。前阴片两侧呈弯月状;囊导管膜质,基部皱折而部分轻度骨化,形成明显的棱脊状;囊导管比交配囊短。交配囊卵形,囊突长矛形,由小突起组成有规则的波状褶痕。
卵
幼虫
初龄幼虫体橙红色,头部黑色。2龄幼虫起体黑褐色,上有灰色纹,各节有红色突起。第3-4腹节有白色斑,使第3腹节的侧面突起及3、4腹节的亚背突也呈白色。第7腹节也有白斑使其侧面突起及亚背突呈白色。气门黑色,臭角橙红色。1-3龄群居,4-5龄分散。
蛹
第1代蛹黄色,越冬蛹橙色,中胸背部的棱突橙色。头部有1对棱形突;中胸背部有1对“<”形棱突;第4-9腹节亚背部有板状突起,突起的末端呈方形;第4腹节侧面有弧形棱突。体长24-29毫米。
栖息环境
在近山平原及海拔1800-2300米的山区都可见活动,多取食灌木花蜜,飞翔慢,常做滑翔飞行。生活习性
1龄幼虫出壳后即吃掉卵壳, 而后爬上枝条, 啃食少量寄主植物嫩叶, 极少活动。2龄幼虫食量增加,仍以新鲜嫩叶为食, 开始进行少许活动, 喜欢停留在叶片背面等隐蔽场所。1-2龄幼虫会先选取较嫩的叶片, 在叶片边缘啃咬出圆洞, 沿着这个圆洞不断扩大啃咬范围。3龄以后, 幼虫直接啃咬叶缘, 直至叶片食完。1-3龄幼虫大部分时间伏于寄主植物叶背, 只有取食时活动增加, 野外1-3 龄幼虫具明显群集性。中华麝凤蝶可长时间飞行而不停歇, 成虫在林中或灌丛中飞舞。成虫主要的访花蜜源植物有: 合欢、香樟、诸葛菜、红花酢浆草、马鞭草等。中华麝凤蝶交尾行为属巡游型。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日本、韩国、越南、中国。
中国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四川、云南、江苏、江西、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各省区。
繁殖方式
1年2-3代,以蛹越冬。成虫分别于4-5月、6-7月及8-9月出现。卵1-10粒产在寄主植物叶的背面。初龄幼虫大多有群集性,栖息在叶的背面。动作迟缓,受刺激后臭角不伸出。夏季多在低洼处化蛹,越冬蛹多在高大树木的枝下出现。
中华麝凤蝶在南京地区1年发生2代,越冬代成虫翌年4月上旬羽化、交尾、产卵,幼虫共五龄。4-5月羽化成虫,为春型,7-8月羽化成虫,为夏型,10月中旬开始进入越冬状态,以蛹越冬。第一代成虫4月上旬即可羽化,4 月中旬到5月中旬为高峰期。第一代成虫5月下旬结束。第二代成虫6月下旬出现,7月下旬到9月上旬为高峰期,以后数量减少,但直到10月上旬仍可见到少量成虫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