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斑鹞鲼(学名:Aetobatus flagellum)是鹞鲼科、鹞鲼属的一种鱼类。最大体盘宽720毫米,体重13.9千克。体盘宽为体盘长的1.7-1.8倍;前缘微凸,后缘凹入,里缘圆凸;前角钝尖,稍下弯,后角广圆。吻较长,三角形,前端钝尖,向头前下斜,突出于腹面上,吻长等于体盘长的1/8-1/7(幼体吻较短)。眼圆形,侧位,稍突出。鼻孔平横,只露出一个小的圆形入水孔;前鼻瓣连合。后缘正中深凹,两侧斜突,盖于口隅上,前部里侧具一叶状皮瓣。口中大,平横,口宽小于口前吻长;腭膜圆襟形,后缘细裂,前部具显著乳突一大群,分作3横行;下颌中部向前突出,作连续弧形排列,第一至第二齿前端突出口外。鳃孔狭小,距离约相等,第三鳃孔的宽约等于第五鳃孔间距离的1/5。腹鳍狭长,后部伸出胸鳍里角之后,后缘圆凸,外角和里角圆形,里缘分明;鳍脚粗大,扁管状,后端圆锥形。背鳍1个,小型,近长方形,前缘斜直,后缘平切,里缘短而分明,上角和下角都圆钝;起点距腹鳍终点比其基底长稍小,后缘比腹鳍后端前许多。尾细长,为体长之3.5-4倍余;尾刺1或2个;无侧褶;上下皮褶都退化。
无斑鹞鲼为暖水性中小型鲼类,栖于近海底层,偶可进入咸淡水中。善于游泳。嗜食贝类。分布于红海、印度洋、太平洋西部之热带和温带各海区。在中国分布于东海、台湾海域和南海。
- 中文名
- 无斑鹞鲼
- 外文名
- longheaded eagle ray
- 别 名
- 燕鲂
- 拉丁学名
- Aetobatus flagellum
- 界
- 动物界
- 门
- 脊索动物门
- 亚 门
- 脊椎动物亚门
- 纲
- 软骨鱼纲
- 亚 纲
- 板鳃亚纲
- 目
- 鲼形目
- 科
- 鹞鲼科
- 属
- 鹞鲼属
- 种
- 无斑鹞鲼
- 亚 种
- 无
- 命名者及年代
- Bloch & Schneider,1801
- 保护级别
- (IUCN 2006年 ver 3.1)——濒危(EN)
形态特征
最大体盘宽720毫米,体重13.9千克。体盘宽为体盘长的1.7-1.8倍;前缘微凸,后缘凹入,里缘圆凸;前角钝尖,稍下弯,后角广圆。吻较长,三角形,前端钝尖,向头前下斜,突出于腹面上,吻长等于体盘长的1/8-1/7(幼体吻较短)。眼圆形,侧位,稍突出;眼径约与喷水孔长相等;眼间隔微凸;前囟近楔形,侧缘向里微斜。喷水孔背位,位于眼后,前部不伸达眼后半部下方。鼻孔平横,只露出一个小的圆形入水孔;前鼻瓣连合。后缘正中深凹,两侧斜突,盖于口隅上,前部里侧具一叶状皮瓣,边缘细裂,旋入于鼻腔内,能开闭出水孔;后鼻瓣前部里侧具一圆形皮褶,能开闭入水孔,后部转入于鼻腔与鼻口沟之间。口中大,平横,口宽小于口前吻长;腭膜圆襟形,后缘细裂,前部具显著乳突一大群,分作3横行,前行共8-9个,中间6-7个较大,两侧2个较小,有时正中一个较小;后行4个,比前行为大,端部有时分叉,两侧各2个;中行1个 口底在咽头前方具一系列细小不规则乳突15-16个。齿平扁,宽大,上下颌各一纵行;上颌齿比下颌齿为宽,每齿前后平横排行;下颌中部向前突出,作连续弧形排列,第一至第二齿前端突出口外。鳃孔狭小,距离约相等,第三鳃孔的宽约等于第五鳃孔间距离的1/5。
腹鳍狭长,后部伸出胸鳍里角之后,后缘圆凸,外角和里角圆形,里缘分明;鳍脚粗大,扁管状,后端圆锥形。背鳍1个,小型,近长方形,前缘斜直,后缘平切,里缘短而分明,上角和下角都圆钝;起点距腹鳍终点比其基底长稍小,后缘比腹鳍后端前许多。尾细长,为体长之3.5-4倍余;尾刺1或2个;无侧褶;上下皮褶都退化。
体光滑,背面暗褐色或赤褐色,无白色或蓝色斑点,尾隐具暗色和浅色条纹。腹面白色,边缘灰褐色。该种的显著特征是:①吻较长而狭尖;②体无白色斑点;③口底乳突细小而多。
生活习性
无斑鹞鲼为暖水性中小型鲼类,栖于近海底层,偶可进入咸淡水中。善于游泳。嗜食贝类。毒器由尾刺、外包皮膜和皮膜内毒腺组织构成。被刺后剧痛,红肿,阵痛。
分布范围
海域:分布于红海、印度洋、太平洋西部之热带和温带各海区。在中国分布于东海、台湾海域和南海。
国家: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贾瓦)、巴基斯坦。
繁殖方式
卵胎生,胚胎最初以卵黄为食,然后通过特殊结构间接吸收富含粘液、脂肪或蛋白质的子宫液,从而从母亲那里获得更多营养。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6年 ver 3.1)——濒危(EN)。
主要价值
无斑鹞鲼具有食用价值,但由于其稀有和体积小而食用价值有限。无斑鹞鲼一般被加工成干品或用于生产鱼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