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类别:
【中文名称】斑尾鵟
【拉丁学名】Buteo albonotatus
【命名时间】Kaup, 1847
【英文名称】Zone-tailed Hawk
【科属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隼形目、鹰科、鵟亚科、鵟属
斑尾鵟(学名:Buteo albonotatus):体长56厘米,翼展117-140厘米,体重610-937克。是一种羽色很深的黑褐色鹰,缺乏在许多鹰科鸟类物种中常见的光泽形态。 从下面看时,尾部有2-3道白色的光带。下翼翅有双色黑翼尖。两性相同,但雌性体型比雄性略大。虹膜呈深棕色至红褐色,鸟喙蜡膜的轮廓浅黄色,鸟喙呈黑色至灰白色。腿爪部是明亮的黄色和柠檬色。
生活于深邃荒凉的峡谷和流经半干旱台地和山区的溪流。常常筑巢在暴露和被植被覆盖的高山斜坡。多单独活动,有时亦见2-4只在天空盘旋。活动主要在白天。性机警,视觉敏锐。善飞翔。食物包括鸟类、哺乳动物、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很少有鱼类。这些美洲大陆特有的物种。分布的地区覆盖美国西南部,从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中部,延续到整个中美洲和巴西东海岸。北美和墨西哥北部的物种正在迁徙。
形态特征:斑尾鵟体长56厘米,翼展117-140厘米,体重610-937克。是一种中型猛禽,头骨宽阔,上眼眶骨扩大,眼球较大,视野宽阔,视觉敏锐;听觉发达。是一种羽色很深的黑褐色鹰,羽毛为均匀的黑色,一些成鸟的上背部和胸部有棕色至灰色色调。缺乏在许多鹰科鸟类物种中常见的光泽形态。有一道发白的细线是分开头和颈。从下面看时,尾部有2-3道清晰的白色条带。下翼翅有双色黑翼尖。当斑尾鵟在空中飞行中时,翅膀下面有两种不同的色调:灰色的细条纹羽毛和黑色的宽尾带缘形成对比。
猛禽。嘴适中,喙基具蜡膜,嘴峰从蜡膜向下弯曲;鼻孔椭圆或偏斜;翅长,第4枚最长或等于第5、第3枚初级飞羽,第4枚外侧初级飞羽具缺刻;尾羽长而为圆形;跗跖长,前面部分被羽,后具盾状鳞;胫部远较跗踱长;趾短,通常3趾向前,1趾向后,内趾较外趾小,呈不等趾型。嘴、脚强健并具利钩,适应于抓捕及撕食猎物。翅强而有力,善疾飞及翱翔。索腭型头骨。脚和趾强健有力。
两性相同,但雌性体型比雄性略大。未成熟的亚成鸟有点黑,头部周围和下体有白色斑点,尾巴上有许多狭窄的黑带。虹膜呈深棕色至红褐色,鸟喙蜡膜的轮廓浅黄色,鸟喙呈黑色至灰白色。腿爪部是明亮的黄色和柠檬色。
亚成鸟与成鸟相似,但是整体的羽毛上出现多个小的不规则白点。尾部发白,下体呈褐色,最多7条黑色条带,最底端的条带最宽。翅膀下面的羽毛比成鸟更黑,条纹更少。
栖息环境:栖息地遍布整个北美和墨西哥北部。在这些地区,生活于深邃荒凉的峡谷和流经半干旱台地和山区的溪流。它常常筑巢在暴露和被植被覆盖的高山斜坡,驻足的树林取决于栖息区域,黄松、橡树、杜松和甚至典型沙漠地区的植物如牧豆树、龙舌兰和灌木丛。在亚利桑那州,这是猛禽栖息的树木。虽然它们可能狩猎于常见的河流附近林立的山峰。在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和尼加拉瓜,该物种与覆盖山区的松树和橡树不可分割。在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斑尾鵟主要流连于平原的干燥森林,而在委内瑞拉和南美,喜欢干旱落叶树木繁茂的地区。
生活习性:斑尾鵟在崎岖地形上的低空飞行,多单独活动,有时亦见2-4只在天空盘旋。活动主要在白天。性机警,视觉敏锐。善飞翔,在高度40-105米的区域盘旋,也在高度为15-60米的范围内搜寻和盯梢猎物。在看到猎物后,会继续盘旋。绕到掩体后面迅速转向,并在接近猎物0.5-2米范围内开始攻击和捕捉。
在繁殖期间,会在栖息地的上空盘旋、尖叫、格斗,互相将双方的爪子扣住纠缠翻滚也称为“旋转”。雌雄之间表演杂技求爱“舞蹈”。雄鵟和雌鵟在保卫巢穴时领地意识非常强。在筑巢季节,当雏鸟孵化时,它们就会在领地上很有攻击性。
食物包括许多小型脊椎动物,诸如鸟类,特别是雀鸟;哺乳动物,特别是地松鼠和花栗鼠;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特别是普通的红蜥蜴和裂隙刺蜥蜴;很少有鱼类。
分布范围:分布于阿根廷、伯利兹、玻利维亚多民族国家、巴西、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萨尔瓦多、法属圭亚那、危地马拉、圭亚那、洪都拉斯、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马、巴拉圭、秘鲁、苏里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美国、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
繁殖方式:斑尾鵟的巢很大,放置在各种高大的树木(杨树、橡树、松树或枫树)中。大多数时候,巢位于9-15米之间,高度离地面4米、20-30米或50米。巢的结构由35厘米长的松枝或橡木枝搭建,巢内衬有新鲜的青苔、树皮、树叶或松针,视地区而定。在北美和墨西哥北部,筑巢季节由3-5月。每巢产1-3卵。孵化期28-34天。雏鸟孵化后,雄鸟负责将食物带回巢穴和喂养雏鸟。雏鸟出生后的第一周增长缓慢,在7-21日之间身体成长速度变得相对较快。在大约5周后,幼鸟开始了第一次出游。直到第50天左右,才会离开巢穴。往往一个巢内仅有一只幼鸟成活,其余的小鸟由于太弱而无法得到食物并不罕见,这导致其迅速死亡。有时可以观察到同窝较大的雏鸟杀死另一只雏鸟的案例。
亚种分化:单一物种,无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