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类别:
【中文名称】普通鵟
【拉丁学名】Buteo buteo
【命名时间】Linnaeus, 1758
【英文名称】Common Buzzard
【科属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隼形目、鹰科、鵟亚科、鵟属
普通鵟(学名:Buteo buteo)属中型猛禽,体长50-59厘米。体色变化较大,上体主要为暗褐色,下体主要为暗褐色或淡褐色,具深棕色横斑或纵纹,尾淡灰褐色,具多道暗色横斑。飞翔时两翼宽阔,初级飞羽基部有明显的白斑,翼下白色,仅翼尖、翼角和飞羽外缘黑色 (淡色型)或全为黑褐色 (暗色型),尾散开呈扇形。翱翔时两翅微向上举成浅‘V’字形。
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和林缘地带,从海拔400米的山脚阔叶林到2000米的混交林和针叶林地带均有分布,常见在开阔平原、荒漠、旷野、开垦的耕作区、林缘草地和村庄上空盘旋翱翔。以森林鼠类为食。分布于欧亚大陆,往东到远东、朝鲜和日本;越冬在繁殖地南部,最南可到南非和马来半岛。
形态特征:普通鵟体色变化较大,有淡色型、棕色型和暗色型3种色型。
淡色型
上体多呈灰褐色,羽缘白色,微缀紫色光泽;头具窄的暗色羽缘;尾羽暗灰褐色,具数道不清晰的黑褐色横斑和灰白色端斑,羽基白色而沾棕色。外侧初级飞羽黑褐色,内翈基部和羽缘污白色或乳黄白色,并缀有赭色斑;内侧飞羽黑褐色,内翈基部和羽缘白色,展翅时形成显著的翼下大型白斑,飞羽内外翈均具暗色或棕褐色横斑;翅上覆羽通常为浅黑褐色,羽缘灰褐色。下体乳黄白色,颏和喉部具淡褐色纵纹,胸和两胁具粗的棕褐色横斑和斑纹,腹近乳白色,有的被有细的淡褐色斑纹,腿覆羽黄褐色,缀暗褐色斑纹,肛区和尾下覆羽乳黄白色而微具褐色横斑。
暗色型
全身黑褐色,两翅与肩较淡,羽缘灰褐;外侧5枚初级飞羽羽端黑褐色,内翈乳黄色,其余飞羽黑褐色,内翈羽缘灰白色。尾羽棕褐色,具暗褐色横斑和灰白色端斑。眼先白色,颏、喉、颊沾棕黄色,髭纹和整个下体黑褐色,翼下和尾下覆羽乳白色,覆腿羽黄白色。 [4]
棕色型
上体包括两翅棕褐色、羽端淡褐色或白色,小覆羽栗褐色,飞羽较暗色型稍淡,尾羽棕褐色,羽端黄褐色,亚端斑深褐色,往尾基部横斑逐渐不清晰,代之以灰白色斑纹。颏、喉乳黄色,具棕褐色羽干纹;胸、两胁具大型棕褐色粗斑,体侧尤甚、腹部乳黄色,有淡褐色细斑。尾下覆羽乳黄色,尾羽下面银灰色,有不清晰的暗色横斑。幼鸟上体多为褐色,具淡色羽缘。喉白色,其余下体皮黄白色,具宽的褐色纵纹。尾桂皮黄色,具大约10道窄的黑色横斑。
大小量度
体重♂575-950克,♀750-1073克;体长♂500-590毫米,♀482-560毫米;嘴峰♂21-24毫米,♀21-25毫米;翅♂365-408毫米,♀363-419毫米;尾♂220-288毫米,♀235-250毫米;跗蹠♂70-76毫米,♀73-78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繁殖期间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和林缘地带,在中国东北长白山,从海拔400米的山脚阔叶林到2000米的混交林和针叶林地带均有分布,有时甚至出现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顶苔原带上空,秋冬季节则多出现在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
生活习性:
迁徙
部分迁徙,部分留鸟。在中国大小兴安岭及其以北地区繁殖的种群为夏候鸟,在吉林省长白山地区部分夏候鸟部分留鸟,辽宁、河北及其以南地区部分为冬候鸟、部分旅鸟。春季迁徙时间3-4月,秋季10-11月。
习性
常见在开阔平原、荒漠、旷野、开垦的耕作区、林缘草地和村庄上空盘旋翱翔。多单独活动,有时亦见2-4只在天空盘旋。活动主要在白天。性机警,视觉敏锐。善飞翔,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空中盘旋滑翔,宽阔的两翅左右伸开,并稍向上抬起成浅‘V’字形,短而圆的尾成‘扇’形展开,姿态极为优美。
食性
森林鼠类为食,食量甚大,曾在1只胃中发现6只老鼠。除啮齿类外,也吃蛙、蜥蜴、蛇、野兔、小鸟和大型昆虫等动物性食物,有时亦到村庄捕食鸡等家禽。捕食方式主要通过在空中盘旋飞翔,通过锐利的眼睛观察和寻觅,一旦发现地面猎物,突然快速俯冲而下,用利爪抓捕。此外也栖息于树枝或电线杆上等高处等待猎物,当猎物出现在眼前时才突袭捕猎。
分布范围:原产地:阿富汗、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安道尔、安哥拉、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巴林、孟加拉国、白俄罗斯、比利时、不丹、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博茨瓦纳、保加利亚、布隆迪、柬埔寨、中非共和国、中国、刚果民主共和国、科特迪瓦、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国、丹麦、吉布提、埃及、厄立特里亚、爱沙尼亚、埃塞俄比亚、芬兰、法国、加蓬、格鲁吉亚、德国、直布罗陀、希腊、匈牙利、印度、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爱尔兰、以色列、意大利、日本、约旦、哈萨克斯坦、肯尼亚、韩国、朝鲜、科威特、吉尔吉斯斯坦、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拉脱维亚、黎巴嫩、莱索托、利比里亚、利比亚、列支敦士登、立陶宛、卢森堡、马其顿、马拉维、马耳他、毛里塔尼亚、摩尔多瓦、摩纳哥、蒙古、黑山、摩洛哥、莫桑比克、缅甸、纳米比亚、尼泊尔、荷兰、北马里亚纳群岛、挪威、阿曼、巴基斯坦、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卢旺达、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南非、南苏丹、西班牙(加那利群岛)、斯里兰卡、苏丹、斯威士兰、瑞典、瑞士、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泰国、突尼斯、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干达、乌克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乌兹别克斯坦、越南、西撒哈拉、赞比亚、津巴布韦。
旅鸟:文莱达鲁萨兰国、喀麦隆、乍得、法罗群岛、冈比亚、加纳、冰岛、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马尔代夫、马里、尼日利亚、菲律宾、卡塔尔、塞拉利昂、新加坡、索马里、多哥。
产地不确定:关岛、帕劳。
繁殖方式:繁殖期5-7月。通常营巢于林缘或森林中高大的树上,尤喜针叶树。通常置巢于树冠上部近主干的枝桠上,距地高7-15米。也有营巢于悬岩上的,有时也侵占乌鸦巢。巢结构较简单,主要由枯树枝堆集而成,内垫有松针及细枝条和枯叶,有时也垫有羽毛和兽毛。巢的大小为外径60-90厘米,内径20-30厘米,高40-60厘米,深10厘米。5-6月产卵,每窝产卵2-3枚,偶尔也有多至6枚和少至1枚的,卵为青白色、被有栗褐色和紫褐色斑点和斑纹,大小为50-61毫米×41-48毫米。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以雌鸟为主,孵化期约28天。雏鸟晚成性,孵出后由雌雄亲鸟共同喂养,经过40-45天的巢期生活后,雏鸟即能飞翔和离巢。
亚种分化:
普通鵟(12亚种) | |||
中文名称 |
学 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1 |
普通鵟科西嘉岛亚种 |
Buteo buteo arrigonii |
Picchi, 1903 |
2 |
普通鵟佛得角群岛亚种 |
Buteo buteo bannermani |
Swann, 1919 |
3 |
普通鵟指名亚种 |
Buteo buteo buteo |
Linnaeus, 1758 |
4 |
普通鵟马德拉亚种 |
Buteo buteo harterti |
Swann, 1919 |
5 |
普通鵟加那利群岛亚种 |
Buteo buteo nsularum |
Floericke, 1903 |
6 |
普通鵟普通亚种 |
Buteo buteo japonicus |
Temminck & Schlegel, 1844 |
7 |
普通鵟高加索亚种 |
Buteo buteo menetriesi |
Bogdanov, 1879 |
8 |
普通鵟大东岛亚种 |
Buteo buteo oshiroi |
Kuroda, 1971 |
9 |
普通鵟撒丁岛亚种 |
Puteo buteo pojana |
Savi, 1831 |
10 |
普通鵟亚速尔群岛亚种 |
Buteo buteo rothschildi |
Swann, 1919 |
11 |
普通鵟小笠原岛亚种 |
Buteo buteo toyoshimai |
Momiyama, 1927 |
12 |
普通鵟中亚亚种 |
Buteo buteo vulpinus |
Gloger, 1833 |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①普通鵟科西嘉岛亚种
普通鵟科西嘉岛亚种(学名:Buteo buteo arrigonii (Picchi, 1903))是普通鵟的亚种之一,属中型猛禽。体长50-59厘米。体色变化较大,上体主要为暗褐色,下体主要为暗褐色或淡褐色,具深棕色横斑或纵纹,尾淡灰褐色,具多道暗色横斑。飞翔时两翼宽阔,初级飞羽基部有明显的白斑,翼下白色,仅翼尖、翼角和飞羽外缘黑色 (淡色型)或全为黑褐色 (暗色型),尾散开呈扇形。翱翔时两翅微向上举成浅‘V’字形。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和林缘地带,从海拔400米的山脚阔叶林到2000米的混交林和针叶林地带均有分布,常见在开阔平原、荒漠、旷野、开垦的耕作区、林缘草地和村庄上空盘旋翱翔。以森林鼠类为食。
外形特征:普通鵟科西嘉岛亚种为中型猛禽,体长51-59厘米,体重575-1073克。上体深红褐色;脸侧皮黄具近红色细纹,栗色的髭纹显著;下体主要为暗褐色或淡褐色,具深棕色横斑或纵纹,尾羽为淡灰褐色,具有多道暗色横斑,飞翔时两翼宽阔,在初级飞羽的基部有明显的白斑,翼下为肉色,仅翼尖、翼角和飞羽的外缘为黑色(淡色型)或者全为黑褐色(暗色型),尾羽呈扇形散开。在高空翱翔时两翼略呈"V"形。另外,它的鼻孔的位置与嘴裂平行,而其他鵟类的鼻孔则与嘴裂呈斜角。虹膜黄色至褐色;鸟喙灰色,端黑,蜡膜黄色;脚黄色。
栖息环境:繁殖期间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和林缘地带,在中国东北长白山,从海拔400米的山脚阔叶林到2000米的混交林和针叶林地带均有分布,有时甚至出现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顶苔原带上空,秋冬季节则多出现在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
生活习性:常见在开阔平原、荒漠、旷野、开垦的耕作区、林缘草地和村庄上空盘旋翱翔。多单独活动,有时亦见2-4只在天空盘旋。活动主要在白天。性机警,视觉敏锐。善飞翔,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空中盘旋滑翔,宽阔的两翅左右伸开,并稍向上抬起成浅‘V’字形,短而圆的尾成‘扇’形展开,姿态极为优美。叫声为响亮的咪叫声peeioo。
以森林鼠类为食,除啮齿类外,也吃蛙、蜥蜴、蛇、野兔、小鸟和大型昆虫等动物性食物,有时亦到村庄捕食鸡等家禽。捕食方式主要通过在空中盘旋飞翔,通过锐利的眼睛观察和寻觅,一旦发现地面猎物,突然快速俯冲而下,用利爪抓捕。此外也栖息于树枝或电线杆上等高处等待猎物,当猎物出现在眼前时才突袭捕猎。
分布范围:分布于科西嘉岛和撒丁岛。
繁殖方式:繁殖期5-7月。通常营巢于林缘或森林中高大的树上,尤喜针叶树。通常置巢于树冠上部近主干的枝桠上,距地高7-15m。也有营巢于悬岩上的,有时也侵占乌鸦巢。巢结构较简单,主要由枯树枝堆集而成,内垫有松针及细枝条和枯叶,有时也垫有羽毛和兽毛。5-6月产卵,每窝产卵2-3枚,偶尔也有多至6枚和少至1枚的,卵为青白色、被有栗褐色和紫褐色斑点和斑纹。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以雌鸟为主,孵化期约28天。雏鸟晚成性,孵出后由雌雄亲鸟共同喂养,经过40-45天的巢期生活后,雏鸟即能飞翔和离巢。
种群现状: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②普通鵟佛得角群岛亚种
普通鵟佛得角群岛亚种(学名:Buteo buteo bannermani(Swann, 1919))是普通鵟的亚种之一,属中型猛禽。体长50-59厘米。体色变化较大,上体主要为暗褐色,下体主要为暗褐色或淡褐色,具深棕色横斑或纵纹,尾淡灰褐色,具多道暗色横斑。飞翔时两翼宽阔,初级飞羽基部有明显的白斑,翼下白色,仅翼尖、翼角和飞羽外缘黑色 (淡色型)或全为黑褐色 (暗色型),尾散开呈扇形。翱翔时两翅微向上举成浅‘V’字形。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和林缘地带,从海拔400米的山脚阔叶林到2000米的混交林和针叶林地带均有分布,常见在开阔平原、荒漠、旷野、开垦的耕作区、林缘草地和村庄上空盘旋翱翔。以森林鼠类为食。
外形特征:普通鵟佛得角群岛亚种为中型猛禽,体长51-59厘米,体重575-1073克。上体深红褐色;脸侧皮黄具近红色细纹,栗色的髭纹显著;下体主要为暗褐色或淡褐色,具深棕色横斑或纵纹,尾羽为淡灰褐色,具有多道暗色横斑,飞翔时两翼宽阔,在初级飞羽的基部有明显的白斑,翼下为肉色,仅翼尖、翼角和飞羽的外缘为黑色(淡色型)或者全为黑褐色(暗色型),尾羽呈扇形散开。在高空翱翔时两翼略呈"V"形。另外,它的鼻孔的位置与嘴裂平行,而其他鵟类的鼻孔则与嘴裂呈斜角。虹膜黄色至褐色;鸟喙灰色,端黑,蜡膜黄色;脚黄色。
栖息环境:繁殖期间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和林缘地带,从海拔400米的山脚阔叶林到2000米的混交林和针叶林地带均有分布,有时甚至出现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顶苔原带上空,秋冬季节则多出现在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
生活习性:常见在开阔平原、荒漠、旷野、开垦的耕作区、林缘草地和村庄上空盘旋翱翔。多单独活动,有时亦见2-4只在天空盘旋。活动主要在白天。性机警,视觉敏锐。善飞翔,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空中盘旋滑翔,宽阔的两翅左右伸开,并稍向上抬起成浅‘V’字形,短而圆的尾成‘扇’形展开,姿态极为优美。叫声为响亮的咪叫声peeioo。
以森林鼠类为食,除啮齿类外,也吃蛙、蜥蜴、蛇、野兔、小鸟和大型昆虫等动物性食物,有时亦到村庄捕食鸡等家禽。捕食方式主要通过在空中盘旋飞翔,通过锐利的眼睛观察和寻觅,一旦发现地面猎物,突然快速俯冲而下,用利爪抓捕。此外也栖息于树枝或电线杆上等高处等待猎物,当猎物出现在眼前时才突袭捕猎。
分布范围:分布于佛得角岛。
繁殖方式:繁殖期5-7月。通常营巢于林缘或森林中高大的树上,尤喜针叶树。通常置巢于树冠上部近主干的枝桠上,距地高7-15m。也有营巢于悬岩上的,有时也侵占乌鸦巢。巢结构较简单,主要由枯树枝堆集而成,内垫有松针及细枝条和枯叶,有时也垫有羽毛和兽毛。5-6月产卵,每窝产卵2-3枚,偶尔也有多至6枚和少至1枚的,卵为青白色、被有栗褐色和紫褐色斑点和斑纹。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以雌鸟为主,孵化期约28天。雏鸟晚成性,孵出后由雌雄亲鸟共同喂养,经过40-45天的巢期生活后,雏鸟即能飞翔和离巢。
种群现状: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③普通鵟指名亚种
普通鵟指名亚种(学名:Buteo buteo buteo(Linnaeus, 1758))是普通鵟的亚种之一,属中型猛禽。体长50-59厘米。体色变化较大,上体主要为暗褐色,下体主要为暗褐色或淡褐色,具深棕色横斑或纵纹,尾淡灰褐色,具多道暗色横斑。飞翔时两翼宽阔,初级飞羽基部有明显的白斑,翼下白色,仅翼尖、翼角和飞羽外缘黑色 (淡色型)或全为黑褐色 (暗色型),尾散开呈扇形。翱翔时两翅微向上举成浅‘V’字形。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和林缘地带,从海拔400米的山脚阔叶林到2000米的混交林和针叶林地带均有分布,常见在开阔平原、荒漠、旷野、开垦的耕作区、林缘草地和村庄上空盘旋翱翔。以森林鼠类为食。
外形特征:普通鵟指名亚种为中型猛禽,体长51-59厘米,体重575-1073克。上体深红褐色;脸侧皮黄具近红色细纹,栗色的髭纹显著;下体主要为暗褐色或淡褐色,具深棕色横斑或纵纹,尾羽为淡灰褐色,具有多道暗色横斑,飞翔时两翼宽阔,在初级飞羽的基部有明显的白斑,翼下为肉色,仅翼尖、翼角和飞羽的外缘为黑色(淡色型)或者全为黑褐色(暗色型),尾羽呈扇形散开。在高空翱翔时两翼略呈"V"形。另外,它的鼻孔的位置与嘴裂平行,而其他鵟类的鼻孔则与嘴裂呈斜角。虹膜黄色至褐色;鸟喙灰色,端黑,蜡膜黄色;脚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