髭蟾属(Vibrissa phora)是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无尾目、锄足蟾科、角蟾亚科的一属。
形态特征:肩带弧胸型。头部极宽扁;口大、舌大,后端缺刻深;眼大,眼球虹彩上半约1/3为蓝绿色,下半2/3深棕色,两种色彩的界限线截然分明。瞳孔纵置;上颌有齿;胁腺明显,背面皮肤有小细疣粒,构成网状细肤棱;四肢背面多成纵行,指、趾腹面有粗的纵肤棱;胯部多有一月牙形浅色斑。雄蟾上唇缘的角质刺在繁殖期后脱落,仅基部有突起的软组织,以后再角化成刺,每年周期性更替;雌蟾相应部位有橘红色或米色点。主要种类为中国特有属,现有5种:①峨眉髭蟾,上唇缘每侧有角质刺5~8枚;②崇安髭蟾,每侧多为1枚,产于福建武夷山;③雷山髭蟾,每侧2枚,无声囊,产于贵州雷山;④瑶山髭蟾,每侧多为2枚,有声囊,产于广西瑶山、湖南和浙江等地,⑤哀牢髭蟾,每侧有10~16枚;产于云南。
生活习性:成蟾栖息在海拔700~1800米林木繁茂的山区。白昼隐匿在石隙、土洞、杂草或树根下。夜出觅食,多以蟋蟀、蝗虫、蝽象、叩头虫等为食。一般11月下旬至12月产卵,但峨眉髭蟾和哀牢髭蟾在2月底至3月中旬。卵一般产在水深10~20厘米缓流处的大石下。每一雌蟾产卵350粒左右。卵团多呈圆环状,紧贴在石底面。蝌蚪大而粗壮,全长可达100毫米以上。后背与尾基交界处一般均有醒目浅色的Y字形斑。角质颌强。以藻类等为主要食物,也吞食小蝌蚪。一般昼伏夜出。经1~2年才能完成变态。
①峨眉髭蟾
峨眉髭蟾(学名:Leptobrachium boringii(Liu,1945) )是角蟾科、拟髭蟾属两栖动物。成蟾体长约59-89毫米。头部、躯干部和四肢背面均呈蓝褐色或青灰色,雄蟾上唇缘有黑色角质刺10-16枚(在繁殖期后脱落),雌蟾则为米色小点。头部扁而宽,鼓膜不明显。眼很特别,上半呈蓝绿色,下半深棕色。前肢长,后肢短;趾间有蹼。雄蟾无声囊和指垫。卵群近圆形,中央略凹或不凹。卵动物极灰色,植物极乳白色,卵径为约3.5毫米。蝌蚪发育期体长差异很大,体长20-120毫米;蝌蚪尾基部上方的“Y”斑较窄,尾部有相当数量深色的斑纹,尾部“Y”斑较明显。
峨眉髭蟾生活于栖息于海拔700-1700米植被丰富、水源充足、气候温和的常绿阔叶林带,以昆虫为食。蝌蚪生活在高海拔水域,以植物碎屑和水生昆虫为食。分布于中国贵州(印江、江口)、四川(峨眉山、都江堰、筠连、雅安)、云南(大关)、重庆(酉阳)、湖南(桑植、石门)、广西(田林岑王老山)。
形态特征:雄蟾体长70-89毫米,雌蟾体长59-76毫米。头扁平,头长宽几乎相等,吻极宽圆而扁,瞳孔纵置;鼓膜隐蔽或略显,有耳柱骨;上颌有齿,无犁骨齿。背部皮肤具痣粒组成的网状肤棱,四肢背面细肤棱斜行,体和四肢腹面满布白色小颗粒;腋腺大,股后腺不显,胯部有一个月牙形白色斑。前肢长,前臂及手长超过体长之半;后肢短,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口角;内跖突具游离刃,无外跖突;指、趾端圆,第四趾具微蹼,趾下具肤棱。体背面蓝棕色略带紫色;眼睛上半蓝绿色,下半深棕色;背面和体侧有不规则深色斑点;四肢背面斑纹不规则;体腹面紫肉色,满布乳白色小点。雄性上唇缘具10-16枚锥状大黑刺(雌蟾相应部位为橘红色点),沿上唇缘排列,无声囊,无雄性线。卵径3毫米左右,灰白色。第38-40期蝌蚪全长117毫米,头体长39毫米左右,尾长约为头体长的200%;背面棕灰色,体尾交界处有一浅色“Y”形斑,尾肌很发达,尾末端钝圆,尾部有灰黑色小云斑;唇齿式多为Ⅰ:6+6/5+5:Ⅰ;唇缘窄,仅上唇中央微缺乳突,口角部副突较多。
生活习性:峨眉髭蟾生活于海拔700-1700米的植被繁茂的山溪附近。成蟾在山坡草丛中营陆栖生活,不善跳跃,爬行缓慢。蝌蚪多在流溪回水凼内石间活动。小蝌蚪一般多生活在山溪的水坑边缘,大蝌蚪则生活在较大山溪的深水坑内,白昼常隐于水底石缝内,不易发现。
分布范围:分布于中国贵州(印江、江口)、四川(峨眉山、都江堰、筠连、雅安)、云南(大关)、重庆(酉阳)、湖南(桑植、石门)、广西(田林岑王老山)。
繁殖方式:繁殖季节雄蟾能发出低沉的“咕-咕-咕”的鸣声。成蟾进入流水较缓而石块甚多的溪段内产卵,雌蟾产卵250-340粒,卵群贴附在石块底面,呈圆环状。
峨眉髭蟾的繁殖季节为2-4月,不同地区气候条件下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但集中表现为在最冷的冬季和初春进入产卵期。随着繁殖季节的来临,雄蟾体态变得较为肥胖,皮肤增厚而松弛,前臂变粗为平时的几倍,上颌缘角质刺开始生长并角化。黑色角质刺的功能是为了争夺雌性和领地。雄性峨眉髭蟾会在水下斗争,用头顶对方的腹部并试图将自己的黑色角质刺插入对方腹部里。雄蟾有筑巢护卵习性,选择在水流平缓、砂底且有较大石块的地方筑巢,等待雌蟾。雌蟾在产卵前才进入产卵场与雄蟾配对产卵,雌蟾产卵完毕即离水上岸,雄蟾仍留守石下护卵并可与其他雌蟾继续配对产卵。
繁殖季节结束后,雄蟾性征逐渐消失,上唇缘黑色角质刺脱落后,该处呈现须状软组织,渐被吸收而呈白色锥状突起,以后逐渐消失,最后只留下白色斑痕;10月所见雄蟾成体,黑色角质刺已出现。雌蟾上唇缘有相应数目的米色小点,无季节变化。雄蟾无声囊,无雄性线。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4年 ver 3.1——濒危(EN)。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濒危(EN)。
种群现状:该蟾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其种群数量很少。
濒危原因:随着环梵净山旅游公路的建成通车,保护区、核心区与实验区之间或非保护区之间的生境隔离更为严重,人为干扰加剧。调查发现,环梵净山旅游公路经常可以见到各种动物被碾压致死的尸体,尤其是两栖类和爬行类。背包客等自主游客避开保护区管理人员进入保护区,当地群众采取农药毒鱼、电鱼、炸鱼等非法捕鱼方式,同时也破坏了两栖动物,尤其是蝌蚪。保护区沿公路的旅游开发热潮带来大量工程建设,经常可以看到河水因为施工而变得浑浊不清,河床被破坏等现象。
保护措施
增强宣传和执法力度,加强保护意识
1. 建议相关部门,利用铜仁学院在铜仁地区的影响力,尤其是在教育部门、各中小学都有较多的毕业生成为教学管理的骨干,可以整合资源,组织在环梵净山地区的广大中小学校开展梵净山珍稀物种保护的长期宣传活动。发动广大中小学的教师和学生成为生态保护的志愿者,自觉自愿地宣传并参与到保护行动中来。
2. 相关管理部门和志愿者组织共同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的社区宣传。利用政府资源和国内外非政府组织(梵管局和铜仁学院等有相关的联系),探讨开展物种保护的宣传项目,深入社区与村寨的村民建立良好的关系,建立社区保护的第一道防线。
3. 充分利用高校每年的教学实习、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社会实践与三下乡等活动,由梵管局牵头,允许这些单位在保护区的活动中加入物种保护的宣传工作,探讨新的宣传保护机制。
4. 组织新闻传播媒体凝练好的宣传主题与活动,将宣传打造“梵天净土桃源铜仁”、“武陵之都仁义之城”的主题活动加入铜仁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的宣传。
5. 相关部门加强执法力度,严查严防火灾隐患,严厉打击各类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对违法贩卖野生峨眉髭蟾和恶意破坏环境的行为要给予严厉打击,以增强居民对环境和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建议各相关部门在执法队伍人力资源严重不够的情况下,通过灵活的方式征集社会志愿者等的参与。
加强环境保护和环境与资源监测
对野生两栖动物及各种动植物的生活环境加强保护,设立专项项目开展对其生活环境和资源情况的调查,防止外来物种入侵。根据有利环境条件开展峨眉髭蟾人工养殖实验。在生态环境较好、人为破坏较少的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或自然保护小区及森林公园。
加大对野生保护动物的科学研究
该项指标的使用方式是每个经营年度以全组中考勤最低分作为组内所有人在本经营年度的考勤得分,采用集体利益挂钩个人利益的方式进行考评。旨在以集体荣誉感督促、保障全员参与到课程中来,同时让学生充分理解系统论中个体与系统的关系。
加大对野生保护动物的研究,对其生活环境、生活习性、产卵、繁殖以及变态等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研究,以增加对各物种的了解和认识,并依据其特征提出保护建议和保护措施。
合理科学开发,适时开展增殖工作
在对梵净山旅游地区的开发时要注意科学合理,尽量保护动植物的生活环境,大力发展原生态旅游。认真实施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完善保护区管理机构和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等。
主要价值:峨眉髭蟾外形奇特,不仅可供陈列展览普及科学知识,而且对研究两栖动物结构功能的演化有一定的意义。此外,该蟾能捕食多种害虫,对防治农、林害虫有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