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北鲵,俗名娃娃鱼又叫水四脚蛇,是目前新疆惟一存活下来的有尾两栖动物,栖息于新疆温泉县境内,仅生活在海拔2100-3200米的高山泉水小溪、湖泊浅水处,是天山和阿拉套山由地面抬升时幸存下来的孓遗动物。
物种简介:新疆北鲵是距今3-4亿年前最原始的两栖动物物种,在脊椎动物系统演化的研究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小鲵科的分类、系统演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因此是极为珍贵的“活化石”;新疆北鲵栖息地极为狭窄,仅生存在新疆温泉县西部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阿拉套山和天山局部泉涌地区,中心地带约为500平方公里,数量稀少,有捷麦克沟和苏鲁别珍两个栖息地约存3500—4000余尾。新疆北鲵作为濒危动物早已被列入列入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YCN)红皮书和前苏联红皮书。1998年,新疆北鲵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濒危等级为“极危”,成为中国珍贵的种质资源,已列入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行列。
新疆北鲵属两栖纲,有尾目,小鲵科隐腮鲵亚目,是与恐龙同处一个发展年代,距今3.2亿年前的古珍稀动物。1994年6月,新疆师范大学教授王秀玲首次人工繁育北鲵成功。
物种发现:1866年俄国动物学家凯塞尔在新疆阿拉套山发现一种长约20多厘米、手指粗细、浑身光滑、水陆两栖有点像蜥蜴的动物。这是他从未见过的,他断定这是一个重大发现,于是把这种动物带回了实验室并作了种属描述。
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间,中国的、外国的专家曾多次考察新疆和哈萨克斯坦的天山、阿拉套山地区试图找到这种神秘的动物。一次次的失败后人们断定这种凯塞尔见过的动物已经灭绝了,不会再有人见到它们了。
1989年9月,新疆师范大学生物系的一名温泉县的学生从家里带来一只四脚蛇,生物系教师王秀玲一下就想到了整天给学生们讲的100年前俄国人发现的但谁也没见过的那个家伙。第二天她和几个同事直奔温泉县,1989年9月6日,距凯塞尔最后一次见到这种动物已经过去了123年。1990年又发现了北鲵的第二个栖息地。在王秀玲的不懈努力下,1997年12月29日,自治区批准建立自治区级北鲵保护区,她也成为中国国内实地研究培育北鲵唯一的学者,所以人们形象的称她“北鲵之母”,她因此获得2001年地球奖教育组地区个人奖。
物种介绍:
新疆北鲵的祖先生活在两亿四千年前,和侏罗纪的恐龙、翼龙生活在同一时代。后来,由于地壳上升,湖水干枯,它们被挤压在地层中,成历史上已灭绝的古生物化石。令人感到稀罕的是,居然还有一部分鲵鱼生活了下来,而且就在新疆塔城、温泉县一带。只是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新疆鲵鱼比它的祖先小了许多。
形态特征
四亿年前的鲵鱼大的有40多厘米,而现代的北鲵,最多不过10厘米。新疆北鲵属两栖纲有尾目小鲵科,身长仅有6-8厘米,体重数克。它身体苗条、圆滑而细长,脑袋圆平,皮肤光滑柔软,长有四肢,外形看和四脚蛇非常相似,只是四肢短小无力,几乎撑不住身子,所以大部分时间在水中生活。
别看它长的短小,器官却比一般鱼类完善,它胸腔里长有肺,能在陆地上呼吸,属于两栖类动物。奇妙之处还在于皮肤也是它呼吸的器官,这对它长期潜藏水中非常有利。
生活习性
在温泉县苏鲁别珍山中,北鲵生存的环境也很有限,仅有20公顷的小溪及泉水沼泽地中有它们的踪影,穴居在水中的石块下或石洞里。偶尔爬到岸上,便靠后肢推动身体,摇头摆尾的缓慢爬行,因嫩滑的身体害怕干燥,所以很快便会回到水中。
在水中,北鲵的身体便灵活多了,这时它们宽大的尾巴成了游动的动力,为了减少阻力,四肢紧紧缩在了身侧,游动的速度比在岸上快的多。
鲵鱼会被人误认为是胎生动物,其实它的繁衍仍靠下卵,无交接器官,交配繁殖习惯和蛙类基本相同。孵化出来的幼体形似蝌蚪,也有外腮,但比蝌蚪先进,长有平衡肢以利平衡。新疆北鲵的主要食物是水中昆虫、蠕虫、虫卵及水生植物,因体型较小,动作缓慢,不能捕捉大型食物。由于自卫能力也差,白天藏身于石缝里,晚上出来活动。
新疆北鲵和陕西鲵鱼属于同宗同种。但由于地理环境得不同,生活在北温带的鲵鱼便大些,而生活在高寒山区淡水的鲵鱼就小得多。对新疆北鲵的发现和研究是近几年的事情,原来当地牧民根本不知道它们是什么东西,叫它们“生活在水里的四脚蛇”。
新疆北鲵是新疆唯一的有尾目残留古生物,数量非常稀少。据有关资料披露,总数大约3000多尾,因它既无食用价值也无药用价值,才没受人类的“关注”。但作为濒临灭亡的物种,还需要人类去保护、关爱它们,让这种“化石”鱼类,永远和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
物种研究:科学工作者在新疆准噶尔盆地、乌鲁木齐等地均发现鲵的化石,说明在两亿多年前两栖类的全盛期,准噶尔盆地的广阔水域,鲵类很广泛地分布着。而有一批幸运者,随着天山的抬升上升到了海拔2000多米的山脊处,恰好天山在这里有无数的泉水涌出,这为鲵类的生存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更加侥幸的是这泉水一流就是上亿年。
中山大学的屈良鹄、新疆师范大学的王秀玲等人发表论文认为,新疆北鲵是一种有着近3亿年历史的古老动物。对北鲵的DNA提取和分析表明,它与鱼类中总鳍亚纲的矛尾鱼同源性非常高,而矛尾鱼被认为是出现在4亿年前淡水中的古老鱼类,是两栖类的直接祖先。这表明,新疆北鲵和矛尾鱼的分歧年代并不久远,可能是继矛尾鱼之后最早爬上陆地的两栖类的代表。它从而也应该是陆上生命的直接或间接的祖先。三四亿年前的生命进化线索竟然变得如此清晰,这是怎样的神奇和不可思议。
由于新疆北鲵栖息地生态环境恶劣,饵料贫乏,特别是近几年来人为的干扰和破坏,牲畜踩踏,违法捕捉,使新疆北鲵日趋濒危,数量急剧下降。据专家1989年9月6日考察,新疆北鲵约有600尾,种群密度为 0.12,1990年7月考察时仅有约200尾。1993年考察时约有150尾,1996年考察时不足100尾,种群密度为 0.02。
濒危现状:到过新疆北鲵自然保护区的人,都想亲眼看一看新疆北鲵的模样。新疆北鲵是一种怕热、怕光动物,白天躲在石块下,晚上出来觅食。白天,翻动石头,才能看见北鲵。当地的环保管理人员说,翻动石头,就好比掀了北鲵居住的房屋。自从发现北鲵以来,外地人都想到保护区内观看北鲵。明知会影响北鲵的栖息环境,来的人有关系,让保护区的管理人员无奈。
为加强对北鲵的保护,1997年底,新疆在温泉县苏鲁别珍建立了面积为1000公顷的新疆北鲵自然保护区。苏鲁别珍距温泉县城47公里,是北鲵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虽然成立了保护区,但保护区仅得到上级拨款20万元经费,无法加强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根本无钱进行人工驯养繁殖研究。新疆北鲵各栖息地相隔远,面积小,种群数量少,各种群间无法进行基因交流,种群生存能力较弱。苏鲁别珍是天然牧场,常年放牧,牲畜饮水时常踏死北鲵,对北鲵栖息地有极大破坏作用。
当地气候干旱降水少,也对北鲵的生存环境造成严重威胁。人为、自然的诸多因素,造成新疆北鲵的栖息范围逐渐缩小。当地环保部门的有关人士呼吁:不进一步加强保护北鲵,北鲵将遭灭顶之灾。
人工孵化:新疆北鲵RanodonSibiricus隶两栖纲、有尾目、小鲵科,是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前苏联红皮书和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1998)的濒危物种。对其进行的人工孵化技术研究表明,水温控制在12.5℃—16.8℃,孵化期为23—26天,孵化率为92.6%,成活率为99%(出膜后第四天统计)。
肌肉成分:新疆北鲵肌肉蛋白质含量为19.08%,氨基酸17种,无机元素有Ca等6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