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类别:
【中文名称】尾斑瘰螈
【拉丁学名】Paramesotriton caudopunctatus
【命名时间】Liu et Hu,1973
【英文名称】Spot-tailed Warty Newt
【种属分类】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有尾目、蝾螈科、瘰螈属
尾斑瘰螈(学名:Paramesotriton caudopunctatus)是蝾螈科、瘰螈属有尾两栖动物。雄螈全长134毫米,雌螈144毫米左右。头部略扁平,前窄后宽。全身满布小痣粒,背中央及两侧有3纵行密集瘰2;吻长明显大于眼径;指、趾宽扁,两侧均有缘膜。雄瘰螈尾部两侧有镶黑边的紫红色圆斑或长条形斑。
尾斑瘰螈生活在海拔800~1800米的回水凼、小流溪及大河边,有时亦见于溪边静水域内。主要分布于中国重庆、贵州、湖南、广西。
物种学史:弗赖塔格(Freytag,1983)依据斯巴鲁博姆(Sparreboom,1981)报道的在室内人工饲养条件下尾斑瘰螈的繁殖行为,结合对该种骨骼系统的透视研究,提出尾斑瘰螈的繁殖行为特殊;其吻部宽扁与其他瘰螈属物种有区别;头骨窄长,骨化较弱,头背面骨质嵴发育较差等特征,建议将尾斑瘰螈作为模式种定立为新属Allomesotriton,该新属仅含尾斑瘰螈一种。庞家庆等(1992)对其曾做过讨论,认为:尾斑瘰螈的特征符合瘰螈属的特征;其繁殖行为是在饲养下观察的,缺乏自然条件下的观察,而且繁殖行为与瘰螈属模式种 Mesotritondeloustali的极为相似;瘰螈属物种的骨骼形态差异较大,不应过分强调这种差异的系统发育意义等,因此,认为将Allomesotriton改隶为瘰螈属的亚属。费梁(执行主编,1999)一书对蝾螈科各属的外部和骨骼形态做了对比研究,并参考Chang与Boring(1934、1935),Chang(1935、1936),斯巴鲁博姆(Sparreboom,1981、1983、1986)和庞家庆等(1992)文献,认为根据现有资料将其作为瘰螈属的一个种组为宜。后采用后者将尾斑瘰螈作为瘰螈属的一个种组的意见。
形态特征:
外部形态
成体:雄螈全长134毫米,雌螈144毫米左右。头部略扁平,前窄后宽,呈梯形,长大于宽;吻较长,吻端平切,突出于下唇,吻棱明显,颊部向外倾斜;鼻孔位于吻两侧端,眼中等大小,口角位于眼后下方,上唇褶甚明显;上、下颌有细齿,犁骨齿列呈“∧”形;舌小,长圆形,两侧游离,前后端粘连于口腔底部。
躯干浑圆。四肢适中,前肢比后肢略细长,前肢贴体前伸,指端超过眼前角;前后肢贴体相对时,多数标本指、趾末端互达掌、蹠部,个别的仅相遇。指、趾宽短,两侧有缘膜,末端钝圆、基部无蹼,指4个,第一指极短小,第三指最长,第二、四指略等长;趾5个,趾长顺序为3、4、2、5、1;掌突、蹠突均不明显。
尾较头体短,雄螈尾长为体长的91%(雷山)、77%(江口),雌螈为84%(雷山)、82%(江口);尾基部圆柱状,向后逐渐侧扁,尾背腹鳍褶较薄而几乎平直,尾末端钝圆。肛部圆丘状隆起,雌螈更为明显,肛孔成纵裂。
皮肤较粗糙。背脊棱明显隆起,其前端在枕部分叉达眼后角。体侧及尾前段有不规则的横沟,横沟之间密布小痣粒。从头的背面至躯干两侧,达尾基部两侧自背脊中央至尾背鳍褶和四肢的背面痣粒密集,较粗大者成为瘰疣;下颌的痣粒较少,唇褶及腹中线、指、趾、掌、蹠的皮肤较光滑;颈褶明显。
生活时头部、躯干和四肢背面的瘰疣部位为土黄色,其余部位为橄榄绿色,因而在躯干部的背脊和两侧形成3条明显的土黄色纵纹,分别从眼后角、枕部延伸至肛后,尾部后段纵纹不清晰。在尾部橄榄绿色逐渐成浅土黄色,尾侧下方色浅,散有小黑斑点。雄螈近尾中段和尾末端两侧都有镶黑边的紫红斑点;末端多为1~2个窄长斑,中段有若干个大小不一的圆形斑;咽喉部灰绿略带紫色,有米黄色颗粒;自体侧到体腹面由浅绿过渡到桶红色,并有零星分散的黑点或黑纹。液浸标本背面棕筛色,凛粒与小痞、粒仍为土黄色;咽喉部为紫灰或浅灰黄色,体腹面橘红色转为灰黄或黄白色,黑色部位转为紫黑色。
第二性征:雄螈尾端及尾中段靠近腹侧均有镶黑边的紫红色圆形或长条状斑,而雌螈尾部全无紫红色斑;肛部均肥厚隆起,雌螈隆起部位小而高,肛裂小,椭圆形,内侧无指状乳突;雄螈隆起部位大而矮,肛裂为一纵缝,长约5毫米,其内侧有指状乳突。
头骨:头骨长明显大于头骨宽,约为头骨宽的1.44倍;前颌骨单枚,上颌骨外侧间距略小于方骨外侧间距;左右鳞骨后突连线超过枕髁后缘水平位置。犁骨齿列呈“∧”形,前端会合;前颌骨一枚,其鼻突长,与额骨连接;鼻骨大,左右鼻骨被前颌骨鼻突分开,位于前颌骨鼻突和上颌骨之间;额骨大,顶骨相对较小,额鳞弧较窄,额鳞窝较小;上颌骨较短,不与方骨连接,且相距甚远,翼骨前端与上颌骨连接,不连接者间距甚窄;方骨外侧无钩状突。角舌骨中部较宽为软骨质,左右不相连;上舌骨骨化;基舌软骨有1对辐射状的指状突;鳃弧2对,角鳃骨2对,均骨化;上鳃骨1对,为硬骨。
卵:椭圆形,卵径3毫米×2毫米。动物极棕黑色,植物极乳黄或乳白色;卵胶膜3层,外层坚韧,生活时卵胶膜透明。
变异:尾斑瘰螈各个体色斑变异较大。雄螈尾部中段下方及尾末端,从无斑到最多的有8个斑点,有的成为长条状,左右侧的斑纹不对称,分布亦不均匀,大小也不一致,有的镶有黑缘,有的则没有或不全,大多数标本圆斑分散,有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圆斑彼此相连或形成长条状;尾末端窄长斑之前缘有的有圆斑,有的则无。成体腹部的斑纹变异也很大,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
黑斑点大,排列成两纵行;数目有多有少,一般在10对左右,腹面橘红色较为明显。
黑斑点较小,也有较大者,但满布于腹面;腹面的橘红色相对不明显。
黑斑窄长形,在腹面有成两纵行的趋势。
斑点不明显。
尾斑瘰螈成体量度(贵州:雷山) | ||||||
总长度 |
眼 径 |
头体长 |
尾长 |
头长 |
头宽 |
|
雄性 |
122-145.5毫米 |
3.0-3.8毫米 |
66.5-78.5毫米 |
55.0-68.5毫米 |
6.9-23.0毫米 |
13.0-16.5毫米 |
雌性 |
131毫-154毫米 |
3.0-3.9毫米 |
69.0-79.0毫米 |
56.5-79.0毫米 |
16.0-21.5毫米 |
12.0-14.5毫米 |
尾基宽 |
尾高 |
头高 |
前肢长 |
吻长 |
后肢长 |
|
雄性 |
8.4-10.4毫米 |
9.2-11.2毫米 |
9.0-12.1毫米 |
21.3-25.3毫米 |
6.6-8.5毫米 |
21.0-23.6毫米 |
雌性 |
7.5-10.6 |
8.2-10.2毫米 |
8.5-11.3毫米 |
18.7-24.0毫米 |
6.2-8.5毫米 |
21.1-24.9毫米 |
解剖结构
尾斑瘰螈的心脏位于胸腔中端,呈桃形,粉红色,心室和心房之间有瓣膜,两心室之间的隔膜不完善。肝脏较发达,位于腹腔前部偏右侧,呈紫黑色,表面有灰色小点,分为纵向狭长的左右两叶,右叶稍大,左叶偏小,约为右叶的2/3,胆囊在肝脏右叶的右下方。脾脏位于腹腔右侧,呈紫红色,柳叶状。肺脏呈囊状,形状纤细,壁薄。肾脏位于体腔背壁、脊柱的两侧,呈带状,宽约4毫米,最厚处约为3毫米,有许多皱褶,肾脏发达的血管与中央一条大血管相连,呈紫红色。两条输尿管细小而明显,蜿蜒曲折。胃位于腹腔左侧,起于围心腔后壁,上端与食管相连,胃与体轴平行末发生扭转,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胃呈灰白色,长囊状,其下端由左向右稍弯曲,呈“J”字形。尾斑瘰螈的肠分前、中、后段,前段稍细,呈灰白色,向左方弯曲;后段较粗。泄殖腔膨大呈纺锤形。
近种区别:香港瘰螈头宽大于头长,而尾斑瘰螈头长大于头宽。织金瘰螈和龙里瘰螈体背脊棱上有横行的沟纹,织金瘰螈背侧棱相较平整,而尾斑瘰螈体背脊棱瘰粒大,背脊棱突凹不平,尾斑瘰螈的背侧棱由两行密集的瘰粒组成。广西瘰螈腹面缀以不规则的橘红、土黄或淡米黄大型板块;尾斑瘰螈腹面为橘红色或橘黄色,镶嵌以黑色斑纹,斑纹不规则。尾斑瘰螈尾腹部散布有大小不一的圆斑点,与织金瘰螈、龙里瘰螈雄螈尾部后端两侧无镶黑边的圆斑和长条形斑和粟海军曾报导的贵州省小鲵属新物种尾腹部缀有灰褐斑点有别。与其它物种存在明显差别,是独特的物种。
栖息环境:尾斑瘰螈生活在海拔800~1800米的回水凼、小流溪及大河边,有时亦见于溪边静水域内。产于贵州江口县月亮坝的尾斑瘰螈,所栖息的流溪坡大流急,底部全为较平滑的石板及大小石块,两岸杂生乔木与灌木,周围数十里无住户,植被较密,环境阴湿。成体多分散匍匐于不同深度的水下较光滑之石滩上或水边腐枝烂叶下。
生活习性:气温20℃,水温14℃,出来活动的较多,翌日晨水温仅8℃,出来活动的很少。生活的尾斑瘰疣受到刺激时,皮肤即分泌出乳白色黏液,散发出似浓硫酸的气味,将活体投入70%的酒精中亦是如此。该螈捕食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蜻蜓目、蜉游目、直翅目、膜翅目、萤蠊目、半翅目、同翅目和革翅目等昆虫及其幼虫,亦食虫蜈蚣、虾、蟹、螺、蚯蚓、蛙卵等其他动物以及少量植物的叶片。雄螈比雌螈的食物量大,吞食的成虫多,幼虫少。
人工饲养条件下的尾斑瘰螈未见疾病发生和死亡现象,可安全过冬,无明显冬眠现象。当低温季节来临时,尾斑瘰螈通常钻入池底泥沙、假山石缝处隐藏不动,若给予机械刺激仍可见其缓慢爬动。尾斑瘰螈在人工饲养池中活动较为规律,一般其活动高峰期即觅食高峰期。尾斑瘰螈在冬季摄食量减小,活动频率较低;随着季节变化和温度的升高,其摄食量逐渐增大,活动频率明显增加。
尾斑瘰螈对给予饵料均采食。在摄食时,尾斑瘰螈边运动边搜索食物,若发现食物,立即快速爬向或游向食物,头对准食物,用嘴咬住并吞下。一般情况,尾斑瘰螈的性情较温和,但在摄食时存在因争抢食物而打斗的的现象,表现为直接对食物进行抢夺;相互攻击时,通常咬住对方的四肢或尾巴,身体盘卷相互缠绕在一起。
分布范围:分布于中国重庆(西阳)、贵州(雷山、江口县梵净山)、湖南(西南部的江永)、广西(富川)。
分布于贵州(雷山、梵净山)、湖南(西南部)。广西(富川)武陵山系的贵州江口县、重庆的酉阳县,以及湖南和广西两省交界的都庞岭地区。
繁殖方式:雌螈产卵63~72粒,卵单粒状,卵群呈片黏附在石缝内。在饲养情况下对尾斑瘰螈的繁殖行为做了观察,发现该螈的求偶行为与欧螈属物种的求偶行为相似,即雄螈以扇动尾部诱导雌螈,一旦雌螈应答,雄螈转身180度向前爬行,其尾部做波浪状运动,雌螈紧随其后,常用吻部触及雄螈尾部。此时,雄螈抬高和伸展尾部,仅尾端部弯曲显露出尾末端的鲜艳斑点,同时张开泄殖孔产出片状精子团,一端附于水底,其长约5毫米。随后,雌螈前行,其泄殖孔部位粘住精子团后并将其纳入泄殖腔内。雌螈在水内石洞或石穴间卵产,单粒粘附在石上,卵群多呈片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4年 ver 3.1——近危(NT)。 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颁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即中国“三有”保护动物名录。
主要价值:尾斑瘰螈吞食的有害动物种类为有益动物种类的2.3倍,数量达2.8倍,其有益系数为43.85%。可见,该螈是一种对农林业有益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