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袋鼠
荒漠袋鼠(拉丁学名Caloprymnuscampestris)产于澳大利亚,外观与兔子有许多相像的地方,因此荒漠袋鼠的英文名中,称其为“兔袋鼠”。荒漠袋鼠于1935年灭绝。
形态特征:荒漠袋鼠雄性的体长在270~440mm之间,尾长在350~380mm之间,体重1千克左右。相对雄性而言,荒漠袋鼠雌性的体形较小,体长约300mm,体重约0.8千克。荒漠袋鼠的皮毛非常密集、柔软,呈灰白色,背部的斑纹呈浅黄色,荒漠袋鼠的毛色与其栖息地的环境非常匹配,起到了很好的保护色作用。
与同一科其他种的袋鼠相比,荒漠袋鼠的耳朵又窄又长,非常特别。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荒漠袋鼠的前后腿,荒漠袋鼠的前腿非常精致小巧,标本显示它们的前腿骨骼重仅一克,反之它们的后腿骨骼却有12克重,差别巨大。
生活习性:荒漠袋鼠的栖息地非常贫瘠,栖息地中只有很少的植物,如滨藜和其他灌木。荒漠袋鼠是巢居者而非穴居者,它的巢是用树叶和草做成的,非常简陋。荒漠袋鼠主要以树叶和植物茎干为食,其妊娠期不详,幼仔的出生在每年的4月到12月,时间跨度较大。
有关历史:人类是从1843年开始认识荒漠袋鼠的,但是直到1931年,人类对荒漠袋鼠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认知上而已。1930年以前,荒漠袋鼠一直处于珍稀状态,虽然干旱直接威胁着它们的生存,但还是能够听到一些荒漠袋鼠的信息,不知为什么,1935年后就突然没有了任何荒漠袋鼠活动的信息,直到今天,人类也没有弄明白是什么原因导致荒漠袋鼠走向灭亡的,只是猜测可能是在引进的食肉动物,比如狐狸、猫的攻击下,在家畜的争食中,在突发的自然灾害中灭绝的,但因缺少有力的证据,可信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