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洲云豹(学名:Neofelis diardi borneensis):是马来云豹的一个亚种,头体长61-106厘米、尾长55-91厘米;体重16-23千克。马来云豹的皮毛颜色比较暗,具灰色或灰黄色的毛皮和较小的云状纹,这些斑纹的椭圆形部分边缘黑色,四肢和腹部都有黑色的大椭圆形纹,颈背部明显标有两道黑色条纹。尾巴通常相当于体长,并有黑色环纹。
主要栖息于婆罗洲的低地热带雨林,伐木森林和油棕种植园周边地区。独居动物,只有在繁殖季节才聚集在一起。善攀爬,能利用粗长的尾巴保持身体的平衡。通常白天在树上睡眠,晨昏和夜晚活动,在晚上异常活跃。是肉食性动物。捕杀各种陆生和树栖猎物,包括猴子、鹿、野猪、果子狸、鱼和豪猪。分布于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
- 婆罗洲云豹
- Neofelis diardi borneensis
- 动物界
- 脊索动物门
- 脊椎动物亚门
- 哺乳纲
- 真兽亚纲
- 食肉目
- 裂脚亚目
- 猫科
- 豹亚科
- 云豹属
- 马来云豹
- 婆罗洲云豹
- Wilting, Buckley-Beason,
- Feldhaar, Gadau,
- O'Brien & Linsenmair, 2007
- Bornean Clouded Leopard
形态特征
婆罗洲云豹是马来云豹的2个亚种之一。是婆罗洲岛最大的食肉动物,大小与小型美洲狮相当,头体长61-106厘米、尾长55-91厘米;体重16-23千克。外形以及体表的花纹都与亚洲其他地方地方云豹相似,只是体表的斑纹的色彩要暗很多,其犬齿长度相对于体型来说,居猫科动物之首。据科学家对比后发现,基于外部形态的对比,科学家发现婆罗洲云豹皮毛颜色要比大陆云豹更深更暗,身上的云状斑纹比大陆云豹小些,并出现了双背脊线。而大陆云豹的云状斑纹较大(其中尼泊尔云豹斑块最大),但在斑纹内斑点较少,毛色比婆罗洲云豹更加亮丽,双背脊线不连贯。
生活习性
主要生活在婆罗洲沿海地区及内陆高山,在密林低洼地带和山地雨林地带。独居动物,只有在繁殖季节才聚集在一起。善攀爬,能利用粗长的尾巴保持身体的平衡。通常白天在树上睡眠,晨昏和夜晚活动,在晚上异常活跃。具有敏锐的视力以及良好的嗅觉和听觉。会通过挠抓树木、喷洒尿液、刮蹭等行为来标记它的地盘。有着灵敏的触须,用以检测触觉信息,尤其是在晚上。
是肉食性动物。捕杀各种陆生和树栖猎物,包括长鼻猴、灰叶猴、幼鹿,赤麂、鼷鹿、加里曼丹岛须猪、果子狸、鱼和豪猪。花在树上睡觉的时间比狩猎的时间长。
分布范围
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洲和加里曼丹,马来西亚东部(沙巴,沙捞越)。
保护级别
该物种在苏门答腊、加里曼丹、沙巴、沙捞越和文莱获得国家保护,也在沿着苏门答腊山脊的大多数保护区以及婆罗洲的大多数保护区得到保护。 然而,鉴于该物种范围内的栖息地丧失的严重性以及正在发生的非法狩猎,迫切需要采取更多的保护措施。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易危(V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