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大蟋Tarbinskiellus portentosus,是直翅目、蟋蟀科的一类动物。是已知台湾体形最大的蟋蟀,属杂食性,多半在晚上觅食,观察饲养时以两尺高的水族箱为佳。因其体形较大,居于众多品种的蟋蟀之首而得此名;又因其危害花生等农作物而又被称为“花生大蟋”。大蟋蟀的体色以深暗的为好,也体现其体质的结实。
- 花生大蟋
- Tarbinskiellus portentosus
- Big Cricket
- 动物界
- 节肢动物门
- 有颚亚门
- 昆虫纲
- 有翅亚纲
- Orthoptera
- 长角亚目
- Grylloidea
- Gryllinae
- Gryllini
- Tarbinskiellus
- Tarbinskiellus portentosus (Lichtenstein, 1796)
- 印度,中国,中国台湾地区。
名称来历
由于它体形较大,又常危害花生等农作物,因而被称为花生大蟋。
基本信息
又名“大蟋蟀”、“巨悉”、梆子头”、“大土狗”。花生大蟋是目前已知台湾体形最大的蟋蟀,属杂食性,多半在晚上觅食,观察饲养时以两尺高的水族箱为佳,因为它会挖很深的洞,沙土的铺设至少需高20厘米。花生大蟋一放到水族箱内,会马上往下挖,若不受到干扰,它会长期居住在里面,只有到了晚上,雄虫才会爬至洞口,发出巨大的声音。当雄虫及雌虫在洞穴内死亡后,容器中的沙土依然要保持水分,三至五个月后会有许多小蟋蟀从土中钻出,而这些花生大蟋的宝宝也和父母一样,天生有挖洞的好本领。
外形特征
栖息环境
大蟋蟀常栖息于土质疏松,植被稀少的沙质旱地或花生、豆类等多种农作物的田畦、果园、苗圃的地面上。它常在土中挖深穴而居,主穴可深达80~100厘米。此虫危害植物的根、茎和嫩叶,咬食松、杉、樟、橡等树木及麦、稻、花生、豆类等农作物和蔬菜,是一种著名的害虫。雌虫、雄虫大多分穴而居,雌虫将卵产在洞穴内。大蟋蟀昼伏夜出,夜间雄虫在洞穴口处以鸣声引诱雌虫出洞而进行交配。其洞为如手指粗的圆洞,洞口用松土堆盖,不易寻得。其鸣声浑厚而洪亮,为“句句句句”,节奏较快,连续不断,常可持续20~30分钟,粗听象似蝉鸣。
生活习性
捕捉时机
种群分布
大蟋蟀在我国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海南、贵州、云南及台湾都有分布,巴基斯坦、马来西亚、越南等国也有分布。
饲养
大蟋蟀宜饲养在较大的瓦盆或透明的塑料质、有机玻璃质的长方形盒箱内,总之要以宽敞些为原则,必须使它在饲养器内有较多的活动空间。但此虫有白天不大鸣叫的习性,若想是用它白天鸣叫,则可用黑布盖在透明的饲养箱上,它就会鸣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