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爱的动物园 > 昆虫及其他动物 > 直翅目
直翅目
华北蝼蛄
发表时间:2021-12-21 08:59:08

昆虫,直翅目蝼蛄科。杂食性害虫常见于我国北方地区

华北蝼蛄.jpg


中文名
华北蝼蛄
别    名
土狗,蝼蝈
拉丁学名
Gryllotalpa unispina
动物界
节肢动物门
亚    门
六足亚门
昆虫纲
亚    纲
有翅亚纲
直翅目
亚    目
蝼蛄亚目
蝼蛄科
蝼蛄属
华北蝼蛄
分布区域
主要在北方地区
总    科
蝼蛄总科




















相关属性

【别名】土狗,蝼蝈,啦啦蛄等。
【目科】直翅目,蝼蛄科。
【学名】Gryllotalpa unispina
【分布】全国各地,但主要在北方地区,北纬32度以北。
【危害对象】华北蝼蛄,是一种杂食性害虫,能危害多种园林植物的花卉、果木及林木,和多种球根和块苇植物,主要咬食植物的地下部分。
【危害征状】成虫和若虫咬食植物的幼苗根和嫩茎,同时由于成虫和若虫在土下活动开掘隧道,使苗根和上分离,造成幼苗干桔死亡,致使苗床缺苗断垄。

















形态特征

(1)成虫:雌成虫体长45~50毫米,雄成虫体长39-45毫米。形似非洲蝼蛄,但体黄褐至暗褐色,前胸背板中央有1心脏形红色斑点。后足胫节背侧内缘有棘1个或消失。腹部近圆筒形,背面黑褐色,腹面黄褐色,尾须长约为体长之。
(2)卵:椭圆形。初产时长1.6~1.8毫米,宽1.1~1.3毫米,孵化前长2.4~2.8毫米,宽1.5~1.7毫米。初产时黄白色,后变黄褐色,孵化前呈深灰色。
(3)若虫:形似成虫,体较小,初孵时体乳白色,二龄以后变为黄褐色,五六龄后基本与成虫同色。

生物学及习性

生活习性

约3年1 代,若虫13 龄,以成虫和8 龄以上的各龄若虫在150cm 以上的土中越冬。来年3 - 4 月当 10cm 深土温达8 ℃ 左右时若虫开始上升危害,地面可见长约10cm 的虚土隧道,4 、5 月份地面隧道大增即危害盛期; 6 月上旬当隧道上出现虫眼时已开始出窝迁移和交尾产卵,6 月下旬 - 7 月中旬为产卵盛期,8 月为产卵末期 。越冬成虫于6 - 7 月间交配,产卵前在土深10 - 18cm 处作鸭梨形卵室、上方挖1 运动室,下方挖 1 隐蔽室;每室有卵50 - 85 粒,每头雌虫产卵50 - 500 粒、多为120 - 160 粒,卵期20 - 25 天。据北京观察,各龄若虫历期为 1至2 龄1-3天,3 龄5-10 天,4 龄8-14 天,5 至6 龄10-15 天,7 龄15-20 天,8 龄20 - 30 天,9 龄以后除越冬若虫外每龄约需20 - 30 天,羽化前的最后一龄需50-70 天。
初孵若虫最初较集中,后分散活动,至秋季达8 - 9 龄时即入土越冬;第二年春季,越冬若虫上升危害,到秋季达12 - 13 龄时,又入土越冬;第三年春再上升危害,8 月上、中旬开始羽化,入秋即以成虫越冬。成虫虽有趋光性,但体形大飞翔力差,灯下的诱杀率不如东方蝼蛄高。华北蝼蛄在土质疏松的盐碱地,沙壤土地发生较多。

种群分布

该虫在 1 年中的活动规律和东方蝼蛄相似,即当春天气温达8 ℃ 时开始活动,秋季低于8 ℃ 时则停止活动,春季随气温上升危害逐渐加重,地温升至10-13 ℃ 时在地表下形成长条隧道危害幼苗;地温升至20 ℃ 以上时则活动频繁、进入交尾产卵期 ;地温降至25 ℃ 以下时成、若虫开始大量取食积累营养准备越冬,秋播作物受害严重。土壤中大量施用未腐熟的厩肥、堆肥,易导致蝼蛄发生,受害较重。当深10 - 20cm 处 土温在16 - 20 ℃ 、含水量22 - 27% 时,有利于蝼蛄活动;含水量小于15% 时, 其活动减弱;所以春、秋有两个危害高峰,在雨后和灌溉后常使危害加重。

诱杀

蝼蛄的趋光性很强,在羽化期间,晚上7-10 点钟可用灯光诱杀;或在苗圃步道间每隔20m 左右挖一小坑,将马粪或带水的鲜草放入坑内诱集,再加上毒饵更好,次日清晨可到坑内集中捕杀。

保护天敌

鸟类是蝼蛄的天敌。可在苗圃周围栽植杨、刺槐等防风林,招引红脚隼、戴胜,喜鹊、黑枕黄鹂和红尾伯劳等食虫鸟以利控制虫害。

林业措施

施用厩肥、堆肥等有机肥料要充分腐熟;深耕、中耕也可减轻蝼蛄危害。

化学防治

作苗床 ( 垅 ) 时用40 %乐果乳油或其它药剂0.5Kg 加水5Kg 拌饵料 50Kg ,傍晚将毒饵均匀撤在苗床上诱杀;饵料可用 多汁的鲜菜、鲜草以及蝼蛄喜食的块根和块茎,或炒香的麦麸、豆饼和煮熟的谷子等 。 用 25% 西维因粉100 - 150g 与25g 细土均匀拌和,撒于土表再翻入土下毒杀。



上一篇:非洲蝼蛄
下一篇:刻点铁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