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爱的动物园 > 昆虫及其他动物 > 直翅目
直翅目
西藏飞蝗
发表时间:2021-12-21 08:59:08

西藏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tibetensis Chen)属于蝗总科昆虫。主要分布西藏阿里地区狮泉河流域、象泉河流域、孔雀河流域、日喀则地区、山南地区、林芝地区雅鲁藏布江流域,四川西部甘孜州雅砻江流域、阿坝州、青海省南部玉树州通天河流域。以为害青稞、小麦、狗尾草、蒿草、异针茅、披碱草、芦苇、燕麦、白羊草、早熟禾等作物和杂草为主。由于其食量大、繁殖力强,已成为川西高原农作物和草场的一种重要害虫,严重影响当地农牧业的生产和发展,进行综合防治已迫在眉睫。

西藏飞蝗.jpg


中文名
西藏飞蝗
动物界
节肢动物门
亚    门
六足亚门
昆虫纲
亚    纲
有翅亚纲
直翅目
亚    目
蝗亚目
飞蝗科
飞蝗属
西藏飞蝗

















形态特征

成虫的体长,雄虫为32.4~48.1毫米,雌虫为38.6~52.8毫米;体色常为绿或黄褐色,可因型别、性别和羽化后时间长短,以及环境不同而有所变异。触角丝状;具1对复眼和3个单眼,咀嚼式口器,后足明显较长,善跳跃。前翅透明狭长,具有光泽和暗色斑纹;后翅透明,静止时折起,为前翅覆盖。腹部第1节背板两侧具鼓膜器。腹部末端雄虫下生殖板短锥形,雌虫为1对产卵瓣。卵囊黄褐或淡褐色,长筒形,长约45毫米,中间略弯,上端为胶液,卵粒在下部微斜排列成4行。每块卵囊一般含卵50~80粒,卵粒长6~7毫米,直径约为1.5毫米左右。若虫称蝗蝻或跳蝻,共5龄。龄期识别是进行预测预报指导防治适期的重要依据。1龄体长5~10毫米,触角13~14节,翅芽很小,不明显。2龄体长8~14毫米,触角18~19节,翅芽稍现,前后翅芽相差不大,翅尖指向下方。3龄体长10~20毫米。触角20~21节。翅芽明显,前翅芽明显小于后翅芽,后翅芽略呈三角形,翅尖指向后下方。4龄体长16~25毫米。触角22~23节。翅芽翻向背面靠拢,黑色,长达腹部第2节左右;翅尖指向后方。5龄体长20~40毫米。触角24~25节。翅芽显著增大,长达腹部第4、5节。前翅芽狭长并为后翅芽所掩盖,向背上合拢,翅尖指向后方。
两种不同生活型西藏飞蝗特征:
散居型:成虫体色常为绿色或随环境变异,头部较狭,复眼较小,前胸背板稍长,沟前区不明显狭,后足腿节较长,通常长于前翅长度的一半,后足胫节通常呈淡红色,两种类型可以因生活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体色。

群居型:成虫体黑褐色、较固定,头部较宽,复眼较大,前胸背板略短,沟前区明显收缩变狭,沟后区宽平,前胸背板前缘近圆形,后缘呈钝贺形,前翅较长,超过腹未较多,后足腿节较短,后足腿节较短,后足胫节淡黄色,略带红色。

生活习性

食性

取食具有选择性,1—3龄幼蛹取食茅草、白茅、雀麦等禾本科杂草。4—5 龄高龄蝗纳取食小麦、青棵等。西藏飞蝗成虫喜食小麦、青棵、禾本科杂草、豌豆、蚕豆,苦昔等阔叶植物,喜食嫩绿叶片,对萎焉的植株取食较。夜间将身体贴于网笼上或植株茎叶上或缓慢移动,白天随着温度升高,活动频繁,8、9点开始取食,晴朗、温度较高时,活动频繁,取食量较大。中午和傍晚是西藏飞蝗的取食旺盛期。

蜕皮

外骨骼不能随着蝗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在蝗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脱掉原来的外骨骼的现象,也就是蜕皮。若虫一生要蜕皮4 次。少数蜕皮5 次,由卵孵化到第一次蜕皮,是1 龄,以后每蜕皮一次,增加1 龄,3龄以后,翅芽显著,5龄以后,变成能飞的成虫,蜕皮前后均停食。各龄历期为:1龄8—13 d ,2龄10—18d ,3龄12—15 d ,4龄15—20d ,5龄15—26 d。蜕皮时,头下足上倒挂于植株茎叶上,腹部、头部向中间收缩。前胸、中胸薄膜逐渐脱离身体,膜沿背脊中线纵裂。头部先脱离薄膜伸出,前足、中足、腹部及后足先后脱离。蜕皮过程在l 个小时以上。

羽化

五龄以后脱皮变成成虫,这个过程叫做羽化。羽化后柔软的翅垂直挂于身体下方,迅速伸长,为原翅的4—5倍,并用足轻轻拨动前后翅,使其贴于身体,前翅覆盖在后翅上,体壁与翅逐渐硬化,颜色逐渐加深。呈现成虫的色泽。
晴天中午羽化较多,阴天、雨天较少,由于食物短缺等因素影响,羽化时间会提前,羽化一般在一个小时以上。由于雄虫发育较快,同时发育的蝗蜿,雄虫提前一周羽化。

交配

西藏飞蝗的交配方式被称为假上位交配,雌虫在下位背负雄虫,雄虫的生殖器向下伸再往上翘,再进行交配。交配器常隐藏于体内,交配时才伸出体外。由精子输入雌性的阳茎及交配时挟持雌体的抱握器组成,交配时,在血液压力的作用下,阳茎端膨胀插人雌虫体内。5 龄蝗蜻羽化后,一般一周后开始交配,交配持续7 个小时左右,有的甚至更长。雌虫要进行多次交配,多次产卵。但雌虫也能进行孤雌生殖。一般交配高峰期7—8 月,中午气温较高的12 点到16 点。

产卵

雌蝗虫的产卵器呈凿状,由3 对产卵瓣和2 对载瓣片组成,腹产卵瓣由第8 节腹板生出,背产卵瓣由第9 腹节生出,内瓣着生于第9 腹节上,很小,无甚作用。产卵器是由背产卵瓣和腹产卵瓣组成,背瓣和腹瓣因张开与合拢活动而插入土中产卵;产卵孔开口于产卵器内方基部,在腹瓣之间,产卵孔下方还有一个小三角形薄片,称导卵器。产卵管插人4—7 cm 深的土中,通过导卵器缓缓产出卵粒,同时分泌胶液把卵粒粘住,形成蝗卵。蝗卵形成后,收缩腹部,直至腹部完全脱离产卵孔。卵产于土壤中一般为棒状。产于墙角、石头、养虫笼中均为不规则形状。

发生规律

西藏飞蝗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青海东南部和四川省西部等省( 区),是唯一一个分布于高海拔区域的亚种,由于其地理分布的特殊性,其形态学、生物学和生态学方面具有独特的特性。西藏飞蝗是1963 年发现并记述的世界飞蝗10 亚种中分布最高的亚种,可称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飞蝗亚种。西藏飞蝗1 年发生1 代,生长发育随着水平和垂直分布空间不同有显著差异,种群动态取决于生境植被种类、植被覆盖率及生态与环境因素。西藏飞蝗取食玉米、青稞、小麦、芦苇、稗草、狗尾草、披碱草等禾本科植物叶片或茎杆,喜欢在光照和温度较高的场所栖息或取食,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4.6℃和787.8日度。主要发生在林带和荒地、河床,这些地方一般土壤碱性较重,植被较稀少,适合曝日取暖,并且翌年气温回升后,地面吸热快,植物萌发早,便于蝗卵较早孵化,是成虫主要产卵的场所。

危害特点

西藏飞蝗对作物、牧草的为害主要有三方面的典型特点。一是发生面积大,密度高;二是蝗卵孵化出土间隔时间和蝗蝻历期长;三是繁殖能力和迁飞能力较强。
西藏飞蝗的取食范围和取食喜好随虫龄的增大而有较大的变化。低龄蝗蝻仅取食禾本科与莎草科的牧草和农作物;4龄后取食范围逐渐扩大,沙棘和白菜有被取食的现象,但频率相对较低;西藏飞蝗终生不取食狼毒和沙蒿。1~2龄蝗蝻嗜食蒿草,取食相对频率为57%,其次是披碱草,为20% ,对冬小麦和青稞的取食频率都非常低;3 龄蝗蝻仍喜食蒿草,取食相对频率为29% ,但较1~ 2龄蝗蝻显著下降,对冬小麦和青稞的取食频率较1~ 2龄显著增加,分别为20% 和16% ;4龄后喜食青稞,其次是冬小麦,而对蒿草和披碱草的取食频率相对较低。
西藏飞蝗属于我国发生的三大飞蝗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阿里和昌都地区、四川甘孜州和阿坝州、青海等地,近年来暴发成灾,并有向四周蔓延趋势,主要危害青稞、燕麦等作物及牧草,给当地的农牧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尽管1963年就对西藏飞蝗进行命名,但对这一新型亚种所知较少,其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至今还是一个谜,甚至这一新型亚种是本土原生抑或外来的,学术界尚不得而知。



上一篇:稻蝗
下一篇:亚洲飞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