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翅目(Neuroptera)螳蛉科(Mantispidae)昆虫。螳蛉是脉翅目中比较独特的 1个类群 , 具有似螳螂的捕捉式前足和伸长的前胸等特征, 在南极洲以外的各个动物地理区系中都有广泛分布,分布热带和亚热带区。 成虫外表像螳螂(螳螂目〔Mantodea〕,但为全变态昆虫。螳蛉体长2~20cm不等,抓握式前肢(捕捉足),前胸发达,触角棒状,翅2对,翅脉丰富,有时模仿黄蜂进行拟态。幼虫有两种形态,多寄生于狼蛛的卵或幼虫体内。
- 螳蛉
- 螗螂、石螂、龅胧、食胧、刀螂、蟷螂
- 动物界
- 节肢动物门
- 六足亚门
- 昆虫纲
- 有翅亚纲
- 脉翅目
- 螳蛉科
- 热带及亚热带区域
- táng líng
种群分布
螳蛉mant
ispid,亦作mantisfly或mantidfly。在南极洲以外的各个动物地理区系中都有广泛分布 , 世界已知 4亚科 44属 413种, 中国已有纪录 1亚科 8属 37种,广泛分布各地区,许多属以至亚科有区域局限性。中国过去已记载18种;近年(杨集昆等1997)研究了福建等省的螳蛉,螳蛉又增加十多个新种。
形态特征
螳蛉,身体纤细,前腿
有刺,外形像小螳螂一样,它们的第一胸节延长,两对狭窄的翅大小基本相等。螳蛉实际上是草蜻蛉的亲缘动物,具有类似的娇弱的翅膀。它们还像螳螂一样利用前足捕捉猎物,但它们的猎物的个头要小得多。欧洲产的一种螳蛉以蠓和其他小飞虫为食,它们的幼虫则以蜘蛛为食。螳蛉的卵小,呈白色,有短柄,数百粒成块产在树皮上。幼虫活动性强,捕猎蜘蛛的卵囊并进入取食。在全世界几乎都可见到这类昆虫的踪影,在温暖的温带和热带地区更为常见。中至大型,很像小螳螂的特异脉翅目昆虫,前胸延伸数倍于宽,前端大有1对瘤突,前足为捕捉式,基节大而长,腿节粗大,腹缘有齿列及1大而粗的刺状齿,胫节细长而弧弯,跗
节短而紧凑。翅两对相似,翅痣长而特殊,前翅前缘在痣以前弧凸,翅有1或2组阶脉,翅基有轭叶。
欧洲螳蛉(Mantispa styriaca)长12∼20毫米。翅展约25毫米。螳蛉的卵玫瑰色,产於细柄上。幼虫有两型︰一型足发达,行动活泼,头方形;一型足短,白胖,形似蛴螬;都寄生在狼蛛属(Lycosa)的卵或幼蛛体内。幼虫长大後(7∼10毫米长)织一丝茧化蛹而进入第一蛹期。但第二蛹期能活动,无茧。巴西螳蛉(Symphasis varia)寄生在黄蜂体内,在蜂巢中化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