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爱的动物园 > 哺乳动物 > 偶蹄目
偶蹄目
黑麝
发表时间:2021-12-21 08:58:58

黑麝(学名:Moschus fuscus)是鹿科、麝属动物。体形与林麝相似,体长70~80厘米,肩高小于500毫米,颅全长小于150毫米,体重7~9千克。小而深色的麝,比与之相近的林麝更小,体色更深。脸和颈部无白色斑点,有时肩部具浅褐色斑块,喉色深,常有两个不完全的黄色领圈,四肢黑,后肢长于前肢。

黑麝.jpg

黑麝多栖息于海拔2700~4200米的高山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高山杜鹃灌丛和草甸中。黑麝有夜行的习惯,晨昏活动较为频繁。主要以杜鹃、高山柳的枝叶、松萝、苔藓、禾本科植物等为食物。分布于不丹、中国、印度、缅甸、尼泊尔。


中文学名
黑麝
拉丁学名
Moschus fuscus
别    称
褐麂、黑獐子、獐子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亚    门
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纲
亚    纲
真兽亚纲
偶蹄目
亚    目
反刍亚目
麝科
麝属
黑麝
亚    种
命名者及年代
Li,1981
英文名
Black Musk Deer
保护级别
濒危(EN) IUCN标准
























动物学史

黑麝是中国科技工作者在20世纪80年代初发现并命名的新种。


形态特征

体形与林麝相似,体长70~80厘米,肩高小于500毫米,颅全长小于150毫米,体重7~9千克。小而深色的麝,比与之相近的林麝更小,体色更深。脸和颈部无白色斑点,有时肩部具浅褐色斑块,喉色深,常有两个不完全的黄色领圈,四肢黑,后肢长于前肢。
无角,耳的上半部及耳尖比林麝宽圆,四肢也比林麝明显粗壮。身上被有粗硬、疏松的体毛,长度可达2厘米左右。通体为黑褐色或深褐色,没有颈纹,仅背部的中央有一些不规则的微黄色,另外头后的颈背处有一个稍宽而模糊的淡黄色半圆环。


栖息环境

黑麝多栖息于海拔2700~4200米的高山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高山杜鹃灌丛和草甸中,中国西藏东南部甚至可达4200米以上冰雪覆盖的山坡上(冯祚建等,1988)。


生活习性

黑麝有夜行的习惯,晨昏活动较为频繁。通常单独活动,很少有2个一起活动。通常是通过尾、指间麝香的气味以及排尿和排便进行标记沟通。养殖时会打架,发出低沉的嘶嘶声。他们的大耳朵和眼睛暗示着敏锐的听觉和视力,并且依赖于这些感觉。主要以杜鹃、高山柳的枝叶、松萝、苔藓、禾本科植物等为食物。冯祚建等(1986)曾在黑麝胃中发现贝母、苔草和杜鹃等。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不丹、中国、印度、缅甸、尼泊尔。 在中国分布于西南部云南省和西藏自治区的部分地区。

繁殖方式

发情交配期多在10月,孕期6个月,次年7月产仔。雄性与多个雌性交配。雄性气味在繁殖季节标记并保卫领土。雄性上存在的气味腺暗示它们可能参与类似的行为。妊娠期从185天延长至195天。分娩是在6~7月,雌性通常产1~2仔。幼崽在出生时重约500克。长到3~4月大的时候断奶,并且在6个月大左右时达到成年黑麝的体型。雌性可能每年繁殖1次。雄性和雌性性都在18个月大左右时达到性成熟。在圈养中可以活到20年。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5年 ver 3.1——濒危(EN)。
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濒危(EN)。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Ⅱ级。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Ⅱ级。

种群现状

适生生境范围有限,属稀有种或濒危种。在中国云南的黑麝资源总量中,估计不多于林麝资源总量的10%。西藏的黑麝,远比云南西北部更少,数量稀少(王应祥,1998)。1988 年6月,西藏调查队在西藏察隅遇到三位猎人,据他们介绍,外出6天共猎获器黑麝7头,这7头中雌性5头,反映出猎人不分雌雄乱捕,这使资源破坏严重。

致危因素

主要为猎取麝香而捕杀黑麝,导致其种群数量下降。

保护措施

  1. 黑麝产香量高,香味浓而质量好,是十分有价值的药用动物,应考虑人工驯养。
  2. 在中国云南西北部高黎贡山地区,其栖息地被划入怒江自然保护区和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约499万公顷,对黑麝保护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黑麝的其他种群尚未划入自然保护区中。


上一篇:高角羚
下一篇:原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