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爱的动物园 > 哺乳动物 > 啮齿目
啮齿目
蒙古旱獭
发表时间:2021-12-21 08:59:03

草原旱獭(学名:Marmota bobak),是松鼠科、旱獭属的动物。草原旱獭是松鼠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体长而肥,四肢短粗,头短而宽,颈粗,耳壳短小,背部毛色呈黄褐或淡褐色,腹部土黄色。

蒙古旱獭.jpg

草原旱獭为白昼活动的鼠类,警觉性高,视觉和嗅觉都很发达,具有冬眠习性,除食多种植物的绿色部分外,有时也食取昆虫,1年繁殖1次,每次产仔4-6只,多栖息在草原地带低山丘陵地区,分布于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联邦、乌克兰。
中文名
草原旱獭
拉丁学名
Marmota bobak
别    名
土拔鼠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亚    门
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纲
亚    纲
真兽亚纲
啮齿目
亚    目
松鼠亚目
松鼠科
亚    科
非洲地松鼠亚科
旱獭属
草原旱獭
亚    种
3个
分布区域
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联邦、乌克兰
命名者及年代
Müller,1776
保护级别
无危(LC)IUCN标准
外文名
Bobak Marmot



























形态特征

草原旱獭是一种大型地栖的啮齿动物。成体体重2200-5500克。体长而肥大,一般成体体长大于400毫米。四肢短粗,前爪尤其发达,善挖洞。头短而宽,颈粗,耳壳短小,两颊有须8-19根,长为30-50毫米。尾长相当后足长的2倍,尾端略扁平。前足4趾以第三趾为最长,拇趾十分退化,前掌具2掌垫,3指垫;后足5趾,具2蹠垫与5趾垫。乳头5对。阴茎骨外形近“S”形,末端有不规则的齿状突起。
草原旱獭背部毛色呈黄褐或淡褐色,春毛较秋毛色淡,毛基为灰色,毛端为褐色。腹部土黄色,腹毛基部灰色,毛端土黄色。头顶前至鼻端,旁至眼上缘,后达耳前,在这个区域内为栗色或深棕色,以鼻端最暗。尾端具有较长的黑褐色毛。
草原旱獭头骨基实,近三角形。额骨后面较为平直,没有凹陷痕迹;眶后突发达,向外下方弯曲的弧度较小;颧弓前部外侧面呈显著的棱形;枕大孔背缘为方圆形。幼兽头骨,在眶上突后部的脑颅部并不收缩,几乎与眶上突之间的宽度相等。
草原旱獭上门齿后无切迹。上下门齿前面内侧具一纵沟槽,甚显著。第二上前臼齿与第一臼齿冠相等,而小于最后两枚臼齿齿冠,幼崽于当年秋即开始脱换前臼齿。

栖息环境

草原旱獭多栖息在草原地带低山丘陵地区,平均海拔在600-700米。在中国新疆主要栖息于高山草甸、森林草原和山地草原中植被比较茂密的地方,在内蒙古主要栖息于针茅羊草为主的典型草原的低山丘陵。

生活习性

草原旱獭为白昼活动的鼠类,警觉性高,视觉和嗅觉都很发达。出洞时,先在洞口外的土丘上直立瞭望,观察周围动静,若无危险,才离开洞口到附近活动。如遇到危险时,常发出叫声,通报同类,并很快跑向洞口附近的土丘上陈望,或迅速钻入洞内,如遇到人为惊吓,会较长时间不出洞。草原旱獭白天在洞外活动、取食,在晴朗无风的早晨和傍晚,活动十分频繁,雨过天晴更为活跃。
草原旱獭为冬眠动物,每年9-10月,以家族共栖息在1个洞里准备过冬,第2年4月初出蛰,冬眠和非冬眠的时间约各占一半,有年间差异。草原旱獭每年换毛一次,换毛持续时间,开始于5月末至6月初,结束于7月末至8月初。雄成体较雌成体和亚成体换毛较早,一般相差10天左右。当年幼獭无换毛现象。当年进行生殖的雌獭换毛时间明显推迟。其换毛次序是自后向前,由背部至腹部。一般先从臀部开始,依次是背部、肩部、头部、四肢,以腹部、尾部和吻端最晚。新毛色灰而暗,且短而少绒;秋季被毛丰满,色泽黄褐,并富有光泽。
草原旱獭造洞于坡麓和丘间谷地。洞道离地面深达1.5-3.45米,长10-15米,直径平均19厘米,巢室不多,通常只有一个,但较大,洞道曲折与分支较其他旱獭少,窝巢面积1.90×1.80平方米。草原旱獭的每个家族,常有几个到十几个洞穴,各洞道之间有明显的跑道,洞穴按其用途分为“冬眠洞”、“夏眠洞”和“临时洞”。冬眠洞是冬眠时家族成员都同居的洞,洞系结构比较复杂。在冬眠洞周围有数个夏居洞,供夏季产仔和育幼用,洞系构造较冬眠洞简单。临时洞是1-2米的盲洞,供幼獭玩耍和临时避难用。在幼獭分居后常被改造为居住洞。和其他旱獭一样,挖洞所抛出的土在洞口形成小的土丘(旱獭丘),高0.8-1米,直径1.5-2米。
草原旱獭最喜食针茅、隐子草等。但食谱较广,除多种植物的绿色部分外,有时也食取昆虫,冬季贮藏少量食物,其中包括草、根和种子。
草原旱獭的天敌有狼、赤狐、沙狐、黄鼬、艾虎以及某些猛禽。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联邦、乌克兰。
在中国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和内蒙古中、东部的草原区。

繁殖方式

草原旱獭1年繁殖1次,出蛰后不久便进入交尾期,怀孕期约40天,每胎产仔4-6只。幼兽出生3周后即可出洞活动。第3年性成熟,寿命较长,有的可超过10年。

亚种分化


草原旱獭3亚种
序号
中文名
学名
命名人及年代
1
草原旱獭指名亚种
Marmota bobak bobak
Müller, 1776
2
草原旱獭四川亚种
Marmota bobak kozlovi
Fokanov, 1966
3
草原旱獭乌拉尔亚种
Marmota bobak schaganensis
Bazhanov, 1930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

种群分布不零散。1940年之前,该种分布很广泛,而且常见。1940年,欧洲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该种仅分布在人迹罕见的地区和自然保护区。1960年,在俄罗斯和乌克兰,该种被禁止狩猎,种群数量随之增加,而在哈萨克斯坦北部地区,相比之下,种群数量还没有恢复,密度仍然很低,但在哈萨克斯坦中部地区种群数量正在增加。草原旱獭种群发展趋于稳定。

为害特点

草原旱獭栖息于良好的牧场,在草原上挖洞营巢,食取优质牧草,而且食量甚大,对牧场和畜牧业危害很大,是草原害兽。草原旱獭是中国呼伦贝尔高原旱獭鼠疾自然疫源地的主要宿主。从该旱獭体内曾分离出森林脑炎、蜱传立克次体、布鲁氏菌、土拉伦菌、李斯特氏菌沙门氏菌病、鼠疫菌、巴斯德菌、类丹毒的病原体、钩端螺旋体病的病原体或血清学阳性结果。

治理策略

  1. 捕捉:人工捕捉或放养蛇、猫等动物。
  2. 药物诱杀:在老鼠出没的洞口行道投放毒饵诱杀。
  • ①敌鼠钠盐0.05%饵料:每100公斤谷物拌入事先溶解的敌鼠钠盐50克,翻拌均匀。
  • ②杀鼠迷0.04%饵料:每100公斤谷物拌入事先溶解的杀鼠迷40克。



上一篇:温哥华岛旱獭
下一篇:奥林匹亚旱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