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蟾鱼(Oyster Toadfish),学名Opsanustau,分布于西太平洋、美国麻萨诸塞州至佛罗里达州。除丑陋之外,毒棘豹蟾鱼还以其独特方式上了太空。1997年,美国宇航局有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带了一条毒棘豹蟾鱼上太空,以研究微重力效应。此鱼能在很差的条件下生存,只需一点点食物就能活命。
- 豹蟾鱼
- Opsanustau
- Oyster Toadfish
- 动物界
简介
豹蟾鱼长着大而扁平的头,嘴部也很大,身体上有许多肉状突起。它主要活动在暗礁和石缝之间,以软体和甲壳类动物为主。是二十种最怪异的鱼类之一。
用歌声吸引异性
研究人员曾在《科学》杂志上撰文说,许多动物用声音交流,例如鸟的喳喳声、青蛙的低哼声和鲸鱼的口哨声等。通过比较各种各样脊椎动物的神经网络,他们发现发声起源于远古鱼类。
研究负责人、康奈尔大学的安德鲁·巴斯接受采访时表示,鲸鱼和海豚的声音众所周知,但许多人并不知道鱼也能发声。巴斯是神经生物学和行为学教授,他说:“我的意思并不是说鱼能讲一种语言,或有更发达的脑。但是,它们脑中的一些神经网络和神经细胞都很古老。”
他指出,致使发声的整个神经系统起源于亿万年前的鱼类。巴斯研究了豹蟾鱼幼虫的后脑,结果发现它们成长时制造了多种声音。他说:“它并不和你从哺乳动物和鸟那里听到的声音那样复杂,只是一种最简单的交流声音,但是产生声音的神经系统却是鱼中最容易进行研究的。”巴斯的研究小组发现了两种主要声音,一种是哼曲声,雄性用它吸引异性来它们的巢穴。他说,这种声音就像蜜蜂的嗡嗡声或发动机发出的声音。第二种是带有威胁性的声音,更像是为了保护巢穴领地所发出的咆哮声。
形态学
豹蟾鱼
鳃孔狭,裂缝状,位于胸鳍基部前方,具3个全鳃。鳃盖骨上有硬棘。体无鳞,或具圆鳞,隐于厚的粘液之下,个别种类具发光器。背鳍2个,臀鳍具15~19鳍条。胸鳍宽圆,有4~5鳍条基骨其末端扩大。胸鳍腋部有些具1孔。腹鳍I-2~3,喉位。尾鳍小,圆形。有鳔。主要摄食虾、蟹、软体动物、蠕虫和小鱼。大的蟾鱼生活力强,其背鳍棘和鳃盖棘可竖起,刺具毒液。
分布
豹蟾鱼目分布于世界各地,几乎所有的海洋。主要产于美洲两侧,如自哥伦比亚(阿特拉托河)河和亚马逊河。大部分是热带、亚热带暖水性和暖温性近岸底层小型鱼类少数种类生活于淡水。
习性
豹蟾鱼
豹蟾鱼栖于沿岸浅水、河口或随潮汐上溯江河。他们往往是杂食性,吃海蠕虫,甲壳类动物,软体动物及其他鱼类。他们往往隐藏在岩石裂缝,底部之间的植被,甚至是挖窝点的底泥,从他们的伏击猎物。大的豹蟾鱼生活力强,离水后数小时不死。离水时能发声。其背鳍棘和鳃盖棘可竖起,刺具毒液。人被刺后可引起剧烈痛肿,并向四周扩展,严重者可引起手指和脚趾关节僵硬。经济价值
豹蟾鱼,一般都不会商业利用,但是,当地渔民将其作为作为食用鱼,是的鱼粉和鱼油一个一种来源。一些较小的蟾蜍鱼从半水生境已出口作为淡水水族馆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