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氏躄鱼(学名:Antennarius commersoni)是躄鱼科、躄鱼属的一种鱼类。康氏躄鱼是璧鱼类中个体较大的种类,最大体长可达291毫米。体侧扁,卵圆形,腹部稍膨大。具尾柄。头较高大。吻部短。眼甚小,仅为体长的2.6-3.9%。鼻孔每侧2个。口裂大,上位,下颌突出。体褐露无鳞,头、体密被双叉形的皮刺。背鳍2个。臀鳍与第二背鳍相对,起点在第二背鳍后部下方,全为分支鳍条。胸鳍宽大,假臂构造发达。腹鳍喉位,仅最后1鳍条为分支鳍条。尾鳍圆形,全为分支鳍条。鲜活标本浅红色或淡黄色,体上有许多褐色斑点。液浸标本体淡灰、绿色等,吻触手上有横纹。眼周常有深色条纹排成放射状,体上有许多褐色小斑点。在第三背鳍棘及第二背鳍、臀鳍基部常有深褐色到黑色的圆斑,尾鳍上也有2-3个不规则形的圆斑。尾鳍上常有横行带纹。
康氏躄鱼是近海热带底层鱼类,栖息于潟湖或向海礁区栖息水层自表层到45米深的海域,大多在20米左右深的海域生活。康氏躄鱼利用吻触手顶端的衍生物-钓饵(Esca)及配合极具保护色作用的身体,可吸引别种小鱼来觅食,然后出其不意地予以吞食。广泛分布于印度洋、红海及太平洋热带海域中;西起非洲东岸、红海,东至巴拿马,北至日本及夏威夷,南至罗得岛及社会群岛。在中国仅分布于台湾沿海(南部、北部、东北部、澎湖)。
- 康氏躄鱼
- Antennarius commersoni
- 动物界
- 脊索动物门
- 脊椎动物亚门
- 硬骨鱼纲
- 辐鳍亚纲
- 鮟鱇目
- 躄鱼亚目
- 躄鱼科
- 躄鱼亚科
- 躄鱼属
- 康氏躄鱼
- 无
- Latreille,1804
- Commerson's Frogfish
形态特征
背鳍Ⅲ,11-13;臀鳍8;胸鳍10-11;腹鳍1-5;尾鳍9。
康氏躄鱼是璧鱼类中个体较大的种类,最大体长可达291毫米。体侧扁,卵圆形,腹部稍膨大。具尾柄。头较高大。吻部短。眼甚小,仅为体长的2.6-3.9%。鼻孔每侧2个。口裂大,上位,下颌突出。上下颌、犁骨、愕骨具绒状细齿。鳃孔小,圆孔状,位于胸鳍基底下方。脊椎骨19-20。
体褐露无鳞,头、体密被双叉形的皮刺。
背鳍2个,第一背鳍3鳍棘,第一鳍棘为吻触手,其长约为第二鳍棘的2倍,为体长的19.3-25.2%,吻触手基部的支鳍骨的前缘位于上颌联合的后方;拟饵体为一较宽大的皮瓣,其外侧有一些短的侧扁形的皮瓣,钓饵体长为吻触手长的20%以下;第二鳍棘较短,紧位于第一鳍棘的后方,其长为体长的10.2-16.9%,棘较直或后方稍弯曲,棘后方的皮膜比较厚,向后伸达第三鳍棘基部,皮膜上密布皮刺;第三鳍棘向后稍弯曲,其长为体长的22.4-28.1%。第二背鳍较长大,后方数枚为分支鳍条。臀鳍与第二背鳍相对,起点在第二背鳍后部下方,全为分支鳍条。胸鳍宽大,假臂构造发达,所有鳍条均为不分支鳍条。腹鳍喉位,仅最后1鳍条为分支鳍条。尾鳍圆形,全为分支鳍条。
鲜活标本浅红色或淡黄色,体上有许多褐色斑点。液浸标本体淡灰、绿色等,吻触手上有横纹。眼周常有深色条纹排成放射状,体上有许多褐色小斑点。在第三背鳍棘及第二背鳍、臀鳍基部常有深褐色到黑色的圆斑,尾鳍上也有2-3个不规则形的圆斑。尾鳍上常有横行带纹。
栖息环境
康氏躄鱼是近海热带底层鱼类,栖息于潟湖或向海礁区栖息水层自表层到45米深的海域,大多在20米左右深的海域生活。
生活习性
康氏躄鱼利用吻触手顶端的衍生物-钓饵(Esca)及配合极具保护色作用的身体,可吸引别种小鱼来觅食,然后出其不意地予以吞食。
康氏躄鱼是潜伏的猎人,它可以保持静止不动数小时并等待猎物。康氏躄鱼用它们的第一个背鳍脊柱捕捉其他猎物,然后将其转变成钓鱼竿。如果猎物咬住了康氏躄鱼的模拟钓鱼杆,它就会用嘴将猎物吸到嘴里。
康氏躄鱼爬在大海绵上时将其肤色更改为与海绵相同的色调,可以完美地伪装并且几乎看不到。似乎喜欢有一些电流的裸露区域。
分布范围
广泛分布于印度洋、红海及太平洋热带海域中;西起非洲东岸、红海,东至巴拿马,北至日本及夏威夷,南至罗得岛及社会群岛。在中国仅分布于台湾沿海(南部、北部、东北部、澎湖)。
繁殖方式
康氏躄鱼所产之卵,形成丝状团状,具有漂浮力。躄鱼家族的一个独特特征是,将挤出的卵包裹在带状浮力的粘液团中,称为“卵筏”。这种结构可以作为在远距离上运输大量卵的一种手段。在产卵之前,雄性和雌性分别穿过底部,雌性在前,雄性在后部。雄性的鼻子通常与雌性的排气口直接接触。在此期间,雌性鱼会因产卵而肿胀,通常会膨胀到正常大小的两倍。两鱼冲向水面,卵块从雌体中排出。在接下来的几周里,这种鱼可能会产卵好几次。
主要价值
康氏躄鱼鱼体小型,除学术研究外,不具食用价值。或有人将其展示供人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