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鼠兔(学名:Ochotona curzoniae)是一种小型非冬眠的植食性哺乳动物,又称黑唇鼠兔,属兔形目鼠兔科。高原鼠兔身材浑圆,没有尾巴,体色灰褐色。高原鼠兔为青藏高原的特有物种,数量大,多栖息在土壤较为疏松的坡地和河谷栖息在高原地带。因被认为是草场退化的元凶,一直被当作灭杀的对象。
- 高原鼠兔
- Ochotona curzoniae
- 动物界
- 脊索动物门
- 脊椎动物亚门
- 哺乳纲
- 兔形目
- 鼠兔科
- 鼠兔属
- 高原鼠兔
- 西藏、青海、甘肃、四川
- Hodgson,1858
- 西藏南部
形态特征
高原鼠兔体形中等,体重可达178克,体长120-190毫米。耳小而圆,耳长20-33毫米。后肢略长于前肢,后足长25-33毫米,前后足的指(趾)垫常隐于毛内,爪较发达,无明显的外尾,雌兽乳头3对。吻、鼻部被毛黑色,耳背面黑棕色,耳壳边缘淡色。从头脸部经颈、背至尾基部沙黄或黄褐色,向两侧至腹面颜色变浅。腹面污白色,毛尖染淡黄色泽。 门齿孔与腭孔融合为一孔,犁骨悬露。额骨上无卵圆形小孔。整个颅形与达乌尔鼠兔相近,但是眶间部较窄而且明显向上拱突,从头开侧面观呈弧形,脑颅部前三分之一较隆起而其后部平坦。颧弓粗壮,人字脊发达,听泡大而鼓凸。上,下须每侧各具6颗颊齿。
生活习性
高原鼠兔终生营家族式生活,穴居,多在草地上挖密集的洞群,洞口问常有光秃的跑道相连,地下也有洞道相通,洞系分临时洞和冬季洞。其巢区相对稳定,每个巢区的家族成员平均为2.7只(最多为4只),配对前巢区面积平均1262.5平方米,配对后巢区面积略有扩大,平均2308平方米。各自的巢区比较稳定,有明显的护域行为。高原鼠兔很奇特,有的是一夫一妻制,有的是一夫多妻制,还有少数多夫多妻制,三种现象并存,这在其他动物身上是不可能发现的。高原鼠兔属白昼型活动的种类,活动距离一般距中心洞20米左右,以各种牧草为食,不冬眠,秋季也不贮存越冬用的牧草。主要取食禾本科、莎草科及豆科植物,平均每日采食鲜草77.3克,约占其体重的一半。高原鼠兔能发出六种不同的声音,成年鼠兔在求偶交配时发出长而急促的“咦”的声音,幼年鼠兔声音相对小而温柔。
生长繁殖
高原鼠兔繁殖从4月开始,5月为孕期高峰,至8月结束。孕期30天,每胎通常产3-4仔,多达6仔。每年可繁殖2胎,繁殖期雌雄同栖一洞,以后各自独立生活。在整个夏季,鼠兔中的成年雌性将会一连串成功产育窝生幼崽,这使它们的数量急剧攀升,稠密度大约能达到每公顷300只。
栖息环境
主要栖居于海拔3100-5100米的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地区,喜欢选择滩地、河岸、山麓缓坡等植被低矮的开阔环境,回避灌丛及植被郁闭度高的环境。
分布范围
高原鼠兔在高山草甸和草原上才有可见,是青藏高原特有种,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藏南部。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其毗邻的尼泊尔、锡金等地。在中国分布于青海境内的各州、县,省外见于甘肃南部、四川西北部和西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