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蚊鱼(学名:Gambusia affinis)是胎鳉科、食蚊鱼属鱼类。体长形,略侧扁,背缘浅弧形,腹部圆凸。头短宽,吻短。眼大。口小,上位,颌齿细小。体被圆鳞,无侧线。背鳍位于体中点之后。臀鳍位于背鳍前下方。雄鱼臀鳍的第3~5鳍条延长变成输精器。尾鳍圆形。体背灰黑,腹部白色。头背有1黑斑,沿背部及尾柄末端有黑色条纹。除腹鳍外,其余各鳍具小黑点。
- 食蚊鱼
- Gambusia affinis
- 柳条鱼,大肚鱼,山坑鱼等
- 动物界
- 脊索动物门
- 脊椎动物亚门
- 硬骨鱼纲
- 辐鳍亚纲
- 鳉形目
- 鳉形目
- 胎鳉科
- 食蚊鱼属
- 食蚊鱼
- 无
- (Baird & Girard,1853)
- IUCN标准:无危
- Mosquito fish
Western Mosquitofish
Live-bearing Tooth-carp
物种学史
食蚊鱼原产美国得克萨斯——瓜达鲁普河,后渐分布于美国南部和墨西哥北部大西洋沿岸的低洼地和沟渠等水体中,因嗜食蚊的幼虫而闻名。20世纪初在北美开始利用食蚊鱼来灭蚊,由政府部门大规模饲养繁殖,并传播至南美、菲律宾及其他各地,1925年由意大利传入俄罗斯。食蚊鱼引进中国先后有几次:1911年从夏威夷将600尾食蚊鱼经日本横滨运至台湾,大部途中死亡,最后尚存126尾,由于气候适宜,不久普及台湾全省。第二次在1924年由菲律宾医学科学研究所赠送一批食蚊鱼运至上海试养;1926年又从美国渔业局运来一批,通过较长期驯育和适应,食蚊鱼已在上海郊区小河、池塘大量自然繁殖。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广泛移植至中国南北许多省市,60年代在广州地区繁殖,已成为该区池塘、水沟、低洼地等小水体数量很多的优势种。
形态特征
背鳍Ⅰ-5~6;臀鳍Ⅲ-6~7。纵列鳞29~34。鳃耙12~15。椎骨26~35。体长24.5~37.3毫米:体长为体高3.7~5.9倍,为头长3.8~4.4倍。头长为吻长3.1~5.0倍,为眼径2.7~4.8倍。体长形,略侧扁,背缘浅弧形,腹部圆凸。头短宽,吻短。眼大。口小,上位,颌齿细小。体被圆鳞,无侧线。背鳍位于体中点之后。臀鳍位于背鳍前下方。雄鱼臀鳍的第3~5鳍条延长变成输精器。尾鳍圆形。体背灰黑,腹部白色。头背有1黑斑,沿背部及尾柄末端有黑色条纹。除腹鳍外,其余各鳍具小黑点。
栖息环境
食蚊鱼为暖温性小型鱼类,生活于水库、湖泊、坝塘、沼泽、稻田、水渠、洼地等各类静水水体。适应性强,能在3%盐水及含一定浓度的酸碱性水体中生活,当水中溶氧近于零时或在长期缺氧的臭水体中,部分个体仍能生存并吞食孑孓。适应水温范围为4.5~40℃,最适水温为18~30℃。夏季怕热,日出后就下降分散;冬季喜阳,天晴温暖时,常游至浅水处,在水深1米的水沟越冬。
生活习性
食蚊鱼集群游泳于水的表层,行动活泼、敏捷。以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幼鱼主食轮虫、纤毛虫,成鱼摄食昆虫、枝角类、桡足类、小球藻,特别喜食蚊的幼虫孑孓,一尾成鱼每天吞食孑孓2000余只。由于食蚊鱼无胃,消化道较粗短,在捕食蚊子幼体时极为贪食。当水温适宜时,每条鱼一昼夜可吞食蚊子幼体40~100只,最多能吞食200多只。
分布范围
原产美国,无食用价值,因它嗜食蚊子幼虫也有观赏价值被引入中国,分布于长江以南诸多省区。也被移殖于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