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爱的动物园 > 哺乳动物 > 偶蹄目
偶蹄目
印度羚
发表时间:2021-12-21 08:58:58

印度羚(Antilope cervicapra):是哺乳纲、 偶蹄目、牛科、印度羚的动物。雄性大于雌性。头体长约为120厘米,肩高约73.7-83.8厘米。体重31-45千克。上体为深棕色或黑色,下体为白色;雄性遍体青黑,雌性的体色则清淡得多,形态相差悬殊,但是都长着犄角和白眼圈。雌体和雄体相差较大,雌体为黄褐色,样子很像高角羚,无角且体型较小;长度45-65厘米,身体大部分为黑棕色,眼眶、腹部、小腿、颈的下部和喉咙部分为白色。

印度羚.png

该物种是典型的草原羚羊。群居动物,但不与其它动物混群。活动于开阔的平原和稀树草原。印度羚性机敏,智力很高。擅长跑跳。主要以草本植物为食,兼食树叶。

原产于印度、巴基斯坦等中南亚地区,后因为引入,所以在北美平原、南美亚马逊甚至加勒比海的一些岛屿都能见到其踪影。

中文学名
印度羚
拉丁学名
Antilope cervicapra
别    称
印度黑羚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亚    门
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纲
亚    纲
真兽亚纲
偶蹄目
亚    目
反刍亚目
牛科
亚    科
羚羊亚科
印度羚属
印度羚
亚    种
2亚种
命名者与年代
Linnaeus, 1758
同义学名
Capra cervicapra Linnaeus, 1758
英文名称
Blackbuck
保护级别
无危(LC)IUCN标准















形态特征

印度羚体型苗条,头体长约为120厘米,肩高约73.7-83.8厘米。雄性大于雌性。成年雄性体重在34-45千克之间;雌性体重31-39千克。尾巴短。腹部、眼睛周围和腿内侧均为白色。雌雄的头部和背部的颜色不同。雌性和幼鹿的后侧和四肢外侧为淡黄褐色,下体为白色,两种颜色由明显的浅色侧边带锐利地分开。雄鹿的背部、颈部侧面和正面为黑褐色,随着年龄的增长,几乎变成黑色,只有颈背保持棕褐色或红褐色,而苍白的侧带消失了。雄性有V形长角呈螺旋状,角长45.6–68.5厘米,最长可达71厘米。角圆柱形呈发散状,螺旋形和环状,一般扭转3-5圈。雌羊通常无角。


栖息环境

该物种居住在开阔的草原、干刺灌木丛、灌木丛和次生林地以及农田边缘,通常在田间觅食。印度羚每天都需要饮水,这将限制它们在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活动在具有可用地表水的地区。主要是放牧动物,但是当缺乏草而被迫更多地依赖落叶、花朵和果实时会进行游走和迁徙。它们主要是留居的,但在夏季可能会移动较长的距离以寻找水和草料。生活的最大海拔高度可达3500米。


生活习性

印度羚感观灵敏,生性机警,善于奔跑和连续跳跃,是羚羊中最敏捷的一种。为群居动物,但不与其它动物混群。活动于开阔的平原和稀树草原。
该物种是群居和社会性动物,族群一般为5-50只。每群只有一个成年雄性和一些成年雌性及其后代。在凉爽的季节,它们往往是昼行性的。在炎热的季节,清晨和傍晚活跃,其他时间则在树荫下休息。生性非常害羞和警惕。嗅觉和听觉不是高度发达,主要依靠视力来发现危险。处于危险之中时,一只动物会腾跃到空中,不久之后便是其余的黑羚群。这些动物具有极大的速度和耐力;处于危险中时,它们可以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保持大约24千米的奔跑距离。它们通常保持沉默,但有时雌性会发出嘶嘶声,警告族群将面临的危险。
印度羚避开森林地区。每天都需要饮水,夏季可能会长途跋涉寻找水和草料。以短草和各种耕种的谷物为食。主要以草本植物为食,兼食树叶。但偶尔会在塔尔沙漠(Cholistan Desert)中的相思树上觅食。在维拉瓦达尔国家公园(Velavadar National Park),观察到它们在季节性草料缺乏时会以牧豆树(Prosopis juliflora)的豆荚为食。


分布范围

现存(居民):印度和尼泊尔。
灭绝: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
引进(常驻):阿根廷和美国。
印度羚曾经分布于喜马拉雅山以南的几乎整个印度次大陆。它们的范围在20世纪减小,在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已灭绝,仍然存在于尼泊尔的一些地区。该物种已被引入美国(得克萨斯州)和阿根廷。

繁殖方式

印度羚可全年进行交配,发情的活跃期发生在3-4月和8-10月。在发情期间,成年雄性通过定期将粪便排放在特定的地方来划分领地。在这段时间内,雄性极具侵略性,并通过喉咙的咕噜声和不定期的角斗将其他所有雄性赶出自己的领地。雌性的妊娠期约为6个月,大多数情况下,每胎仅有一个幼仔出生。幼黑羚出生后不久就可以奔跑。记录的最长寿命为16年,平均为12年。


亚种分化

印度羚(2亚种)

中文名称 学名 命名者与年代
1 印度羚指名亚种 Antilope cervicapra cervicapr Linnaeus, 1758
2 印度羚拉杰普坦亚种 Antilope cervicapra rajputanae Zukowsky, 1927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8年 ver 3.1——近危(NT)。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1996年 ver 3.1——易危(VU)。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Ⅲ 附录级保护动物。

种群现状

据推测,几个世纪前该物种的数量可能已达400万只,但在1947年估计只有80,000只。印度的数量从1970年代的估计的22,000-24,000增加到了估计的50,000(大约35,000只成熟个体),到2000年,在拉贾斯坦邦、旁遮普邦、中央邦,马哈拉施特拉邦和古吉拉特邦数量最多(Rahmani 2001)。尼泊尔约有200只居住(Bashistha等人,2012)。阿根廷和美国的引进物种数量可能分别达到8,600只和35,000只(Mallon和Kingswood 2001)。截止2016年,由于尚未进行系统的物种数量普查,因此无法获得物种规模的可靠数量估计。但是,它们在许多地方仍然广泛存在。该物种已经适应了农业用地的边缘,并且有一些证据表明,清除灌木丛和林地可以通过创造合适的栖息地而使其受益。在某些地区,该物种增长如此之快,以至于印度羚已经成为一种农业害兽,尽管还没有达到大蓝羚的规模。

保护措施

印度羚在印度受到法律的完全保护。该物种生活在许多保护区,包括古吉拉特邦的“维拉瓦达尔印度羚保护区”(Velavadar Blackbuck Sanctuary)和印度最南端的“古吉拉特邦和卡利米尔角野生动物保护区”(Gujarat and Point Calimere Wildlife Sanctuary)。

文化内涵

克里希那神(Krishna Mrugam)的皮肤在印度教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按照惯例,婆罗门的男孩在表演“圣线仪式”(Upanayanam Samskara)之后必须穿一条没有经过皮革鞣制的生皮。根据印度神话,印度羚或克里希那被认为是月亮神“ Chandrama”的媒介。根据印度神话中的“大鹏往世书”(Garuda Purana)的说法,“克里希纳”给人们居住的地区带来了繁荣。




上一篇:瞪羚
下一篇:跳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