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蝠鲼(学名:Mobula japanica)是蝠鲼科、蝠鲼属的一种鱼类。体盘宽为体盘长之2.3倍;前缘圆凸,后缘凹入,内缘圆凸;前角尖而下弯,后角尖突。头颅颇大,微突起,前缘扁薄平切,头鳍中大,侧扁,长比宽为大,前端圆钝,作角状突出于眼前,能自由摇动,又能从下向外翻卷,呈"S"形。眼侧位,向腹面里侧稍斜;眼球大,较出水孔大许多;眼间隔很宽,约与喷水孔后缘至头鳍前端之距离相等。出水孔中大,呈三角形,部分露出于背面上,外缘几乎扩展于体盘外侧。鼻孔并前位,是在上颔隅角前方,鼻间隔几乎与口宽相等;后缘游离,薄膜状,盖于上颔牙带前方;前鼻瓣呈三角形状突出于口隅。口下位,平宽,近前端,口宽比口前头鳍长稍大。鳃孔宽大,距离约相等,第三鳃孔约等于第五鳃孔间距离3/4。腹鳍小而狭长,背鳍一个,腹鳍稍小;前缘斜直,后缘凹入,内缘短直。尾细长,且为体长之3倍;尾刺一个,短小;无侧褶,上下皮褶退化。背面粗糙,尾的两侧具白色小鳞。背部青褐色;头鳍内侧青褐色,外侧白色,腹面白色。
日本蝠鲼为暖温性中上层大型鱼类,主食浮游甲壳类,也食小型成群鱼类,借助头鳍纳食入口;具发达筛板状鳃耙,以滤取食物。分布于西太平洋日本、朝鲜半岛海域和中太平洋夏威夷群岛海域。在中国分布于中国沿南海、东海。
- 中文名
- 日本蝠鲼
- 外文名
- Spinetail mobula
- 别 名
- 飞鲂仔、鹰鲂、燕仔魟
- 拉丁学名
- Mobula japanica
- 界
- 动物界
- 门
- 脊索动物门
- 亚 门
- 脊椎动物亚门
- 纲
- 软骨鱼纲
- 亚 纲
- 板鳃亚纲
- 目
- 鲼目
- 科
- 蝠鲼科
- 属
- 蝠鲼属
- 种
- 日本蝠鲼
- 亚 种
- 无
- 保护级别
- 濒危(IUCN物种红色名录)
- 命名者及年代
- Müller & Henle,1841
- 同义学名
- Cephaloptera japanica Müller & Henle, 1841
- 总 目
- 鳐形总目
形态特征
体盘宽达2米多。体盘宽为体盘长之1.8-2.3倍;前缘圆凸,后缘凹入,里缘圆凸;前角尖而下弯,后角尖突。头颅宽大,微突起,前缘扁薄平切。头鳍中大,侧扁,长比宽为大,前端钝圆,作角状突出于眼前,能自由摇动,又能从下向外转卷,呈“S”形。眼侧位,向腹面里侧稍斜;眼球很大,比喷水孔大许多,眼间隔很宽,约与喷水孔后缘至头鳍前端之距离相等。前囟宽,三角形,前缘平切,侧缘向里倾斜,后端尖形。喷水孔中大,呈三角形,部分露出于背面上,外缘几扩展于体盘外侧。鼻孔亚前位,适在上颌隅角前方,鼻间隔几与口宽相等;后缘游离,薄膜状,盖于上颌齿带前方;前鼻瓣呈三角状突出于口隅。口下位,平宽,近前端,口宽比口前头鳍长稍大。上下颌各具细齿横带,几伸达口隅,每横带约由150波曲纵行组成,每行前面的齿较小,平扁圆形,疏散地列着,后面的齿渐大,椭圆形成横条状,每齿具1-3齿尖,相当紧密地排列,呈铺石状。鳃孔宽大,距离约相等,第三鳃孔宽约等于第五鳃孔间距离的3/4。每鳃弓上的鳃耙具85-100个鳃板,每一鳃板的游离端呈双羽状,横行突起小叶状。
腹鳍小而狭长,稍伸出于胸鳍里角之后,后缘斜直而圆形,里缘分明,外角圆,里角尖;鳍脚在幼小标本中,呈扁管状,后端钝圆,尚未伸达腹鳍里角。背鳍1个,比腹鳍稍小;前缘斜直,后缘凹入,里缘短直;上角钝尖,下角尖突;起点前于腹鳍基底,后端几与胸鳍后端在同一水平线上。尾细长,几为体盘长之3倍;尾刺1个,短小;无侧褶,上下皮褶退化。背面粗糙,尾的两侧具白色小鳞。
背面青褐色;头鳍里侧青褐色,外侧白色;腹面白色。
生活习性
日本蝠鲼为暖温性中上层大型鱼类,主食浮游甲壳类,也食小型成群鱼类,借助头鳍纳食入口;具发达筛板状鳃耙,以滤取食物。分布范围
海域范围
分布于西太平洋日本、朝鲜半岛海域和中太平洋夏威夷群岛海域。在中国分布于中国沿南海、东海。
国家地区
可能存在:美属萨摩亚、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哈马、巴巴多斯、博内尔、圣尤斯特歇斯和萨巴、英属印度洋领地(查戈斯群岛)、开曼群岛、科摩罗、库克群岛、古巴、库拉索、塞浦路斯、多米尼加、多明尼加共和国、法国、法属圭亚那、法属波利尼西亚、直布罗陀、格林纳达、瓜德罗普岛、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圭亚那、海地、伊拉克、牙买加、基里巴斯、马达加斯加、马拉维、马尔代夫、毛里求斯、马约特岛、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蒙特塞拉特、纳米比亚、瑙鲁、新喀里多尼亚、纽埃、诺福克岛、帕劳、皮特凯恩、波多黎各、俄罗斯联邦、留尼汪岛、圣巴托洛缪岛、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马丁岛(法国部分)、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萨摩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塞舌尔、塞拉利昂、圣马丁岛(荷兰部分)、所罗门群岛、西班牙、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东帝汶、托克劳、汤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图瓦卢、美国本土外小岛屿、瓦努阿图、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英属维尔京群岛、美属维尔京群岛、瓦利斯和富图纳群岛。
存在: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阿鲁巴岛、澳大利亚、孟加拉国、伯利兹、贝宁、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巴西、佛得角、柬埔寨、喀麦隆、中非共和国、智利、中国、圣诞岛、科科斯(基林)群岛、哥伦比亚、刚果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哥斯达黎加、克罗地亚、科特迪瓦、厄瓜多尔、萨尔瓦多、赤道几内亚、厄立特里亚、斐济、加蓬、冈比亚、加纳、希腊、关岛、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以色列、意大利、日本、肯尼亚、韩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黎巴嫩、利比里亚、利比亚、马来西亚、马耳他、马绍尔群岛、毛里塔尼亚、墨西哥、摩纳哥、黑山共和国、摩洛哥、莫桑比克、缅甸、新西兰、尼加拉瓜、尼日利亚、北马里亚纳群岛、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国、巴拿马、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葡萄牙(亚速尔群岛)、圣海伦娜、阿森松和特里斯坦达库尼亚、塞内加尔、新加坡、斯洛文尼亚、索马里、南非、斯里兰卡、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泰国、多哥、突尼斯、土耳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美国(得克萨斯州、南卡罗来纳州、北卡罗来纳州、加利福尼亚州、佛罗里达州、乔治亚州、缅因州)、越南、西撒哈拉。
繁殖方式
雄性在200-220厘米的盘宽时性成熟,雌性在215-240厘米的盘宽时性成熟。卵胎生,妊娠期为12个月,每产1仔,子宫内壁有绒毛突起,分泌“乳汁”,供胎儿营养。生殖周期为1-3年。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8年 ver 3.1)——濒危(EN)。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
列入《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CMS)。
列入《关于地中海特别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的巴塞罗那公约议定书》(2001年)——附录Ⅱ。
主要价值
日本蝠鲼通常被捕抓鲔鱼之流刺网或鱼叉捕获,具食用价值,软骨及鱼皮可制品。为次要经济鱼类。肉可食、肝可提取鱼肝油,鳃耙、鱼脑均可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