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氏魟(学名:Dasyatis kuhlii)的魟科、魟属的一种鱼类。体盘斜方形,前缘斜直或微凹,与吻端成60°-70°;前角钝尖,后角尖锐。体盘宽比体盘长大1.4-1.5倍,最宽处在于体盘的前半部。吻端圆钝,不突出,吻长等于体盘长的1/5-1/6。眼大,显著突起,比喷水孔为大。喷水孔狭小,呈“S”形,里侧被眼的后外部遮盖。前鼻瓣连合为口盖,伸达下颌;后缘细裂,中部微凹。口小,波曲。腹鳍稍呈三角形,后部鳍条比前部短,在雌体后缘与里缘分明;在雄体后缘与里缘连合。尾颇短,比体盘长大1.3-1.5倍;上皮膜短而显明,隐约地可见到退化的鳍条痕迹;下皮膜始于尾刺下方,几达到尾端。背面褐色,具不规则暗色斑块,常多少具黑缘蓝色圆斑;头的前部、在两眼前后区域,具一显著暗色横条,其中间具一狭小浅色横条;胸鳍后缘暗色;尾暗褐色,其后部具几个白色环纹,腹面淡白色,边缘灰褐色。
- 古氏魟
- Dasyatis kuhlii
- 古氏土魟
- 动物界
- 脊索动物门
- 脊椎动物亚门
- 软骨鱼纲
- 板鳃亚纲
- 鲼形目
- 魟亚目
- 魟科
- 魟属
- 古氏魟
- 无
- Müller & Henle,1841
- Bluespotted Stingray、Kuhl's Maskray
- (IUCN)2017年 ver 3.1——数据缺乏(DD)
- Neotrygon kuhlii Müller & Henle,1841
- Raya tribunoides Castelnau,1873
动物学史
古氏魟最初由穆勒和亨利(Müller & Henle)于1841年命名为Trygon kuhlii。后来该名称更改为有效学名Dasyatis kuhlii(Müller & Henle 1841)。属名Dasyatis源自希腊语“dasys”(意思是粗糙或密集)和“(b)atus”(意思是鲨鱼)。
形态特征
近种区别
古氏魟可能会与蓝斑条尾魟(Taeniura lymma)混淆,后者也生活在珊瑚礁的近岸。然而,古氏魟的特征在于其棱角分明的圆盘和更纤细的尾巴。
生活习性
分布范围
分布于印度至西太平洋地区,包括红海,东非至萨摩亚和汤加,朝鲜半岛、印度尼西亚、日本和澳大利亚南部。在澳大利亚水域,从新南威尔士州史蒂芬斯港的北部到澳大利亚西部的鲨鱼湾不等。在中国分布于台湾海域、东海、南海。
繁殖方式
古氏魟的繁殖方式是卵生的。卵保留在雌性体内,胚胎在那里发育,同时接受卵黄囊的营养。胚胎通过吸收含有脂肪和蛋白质的子宫液获得额外的营养。在未知的妊娠期后分娩1-2只幼鱼。幼鱼出生时约有16厘米的椎间盘宽度和33厘米的总长度。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7年 ver 3.1——数据缺乏(DD)。
主要价值
古氏魟具有经济价值。主要以拖网、缆车和捕鱼器捕获。肉有时被食用,但由于其体积小,食用价值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