鳇鱼是黑龙江省的特产鱼类之一,鳇鱼体重一般在50~150公斤。据1979年测量142尾的资料统计,平均每尾长2.4米,重 140公斤,年龄以22~40龄的个体为主。其中一尾长达3.9米,重501公斤,年龄54岁。1980年还捕到一尾重达542公斤的个体。鳇为生活于江河中下层的鱼类。常年栖居于淡水,不作长距离洄游。
古称“鳣”。硬骨鱼纲,鲟科。体形和鲟相似,唯口裂大,有时达头侧;鳃盖膜与峡部相连;体侧骨板小;吻须4条,侧扁。长达5m以上,重达1000kg。背部青绿色,腹部白色。幼鱼以枝角类、摇蚊幼虫为食,成鱼以鱼为食。性成熟年龄在16龄以上,5-7月在水流平稳、水深2-3m的沙质江段产卵。中国产于黑龙江水系。肉味鲜美,卵盐渍成的“鳇鱼粒”更是名贵,鳔和脊索可制成鱼胶
- 鳇
- 鳇鱼、东亚鳇鱼、牛鱼(古名)
- Huso dauricus
- 动物界
- 脊索动物门
- 辐鳍鱼纲
- 鲟形目
- 鲟科
- 鳇属
- 鳇
- 黑龙江
-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形态特征
鳇成鱼个体很大,体重可达1 000kg以上。全身被以5列骨板,吻长占头长的70%以下,吻须4根;吻端锥形,两侧边缘圆形,头部有喷水孔;嘴大,呈星月形,开口向前,吻须平扁,左右鲍膜相互连接;吻须不呈叶状,身体最高点在第一背骨板处,第一背骨板最大,有背鳍后骨板,身体背部呈黑绿色至浅灰色,体侧呈淡黄色,腹部呈白色。此外,钟早期形态与施氏鲜较为相似。
体粗长成圆锥形,头、尾尖细。头略呈三角形,吻长而较尖锐。口下位,宽大,新月形。口的前方有2对触须,内侧一对较向前。眼小,距吻端近。左右鳃膜相互连结。身上有5行纵列的菱形骨板,上有尖锐而微弯的刺。鱼体其它部分的皮肤粗糙无鳞。背骨板10~16个,较大,在体的背部正中,从头后直至尾鳍前方。左右侧骨板各为32~46个,从鳃孔上角后面直至尾鳍基部。腹侧骨板各为8~12个,自胸鳍基部直至腹鳍基部。背鳍位置远在体后方。尾鳍歪形,上叶长而尖。体表为黑青色,两侧黄色,腹面呈灰白色,背骨板为黄色,侧骨板为黄褐色。背鳍条33-35,臀鳍条22-39,鲍把数16-24。性成熟个体全长为头长的3.55-6.04倍,为体高的6.05-10.60倍,为尾柄长的13.9-23.1倍。尾为歪型尾,上叶大,向后方延伸。
濒危等级:易危。
生活习性
鳇生活为于江河中下层的鱼类。常年栖居于淡水,不作长距离洄游。喜生活在大江夹心子、江岔等水流较缓慢或者是急流漩涡处的砾粒质和砾质水底。不喜群集,常分散活动。风大和涨水时游动异常活跃,常见有翻滚跃动的现象。退水时活性较差。冬季在大江深处越冬,初春开始向产卵场洄游。性成熟需16年以上,体长1.6~2米时,才能达到性成熟开始繁殖。产卵期为5~7月份,水温为15~17℃,产卵在水流平稳、水深2~3米的砂质江段处,卵粘着在砂砾上。其怀卵量依鱼体大小而不同,一般为40~300万粒,卵巢重量多为17~38公斤左右,大型个体的卵巢重达75公斤。成熟卵呈灰黑色,每粒似豌豆大小。鳇的幼鱼以底栖无脊椎动物及水生昆虫幼体为食;一龄后转食鱼类。鳇的食量相当大,它的肥育期正值大马哈鱼溯河而上,常窜入鱼群中捕食大马哈鱼。有人曾解剖一尾250公斤重的鳇鱼,发见其胃内食物竟有15公斤之多。生殖期间停止取食。
鳇最初被认为是淡水定居种群,随着捕获地域的扩大,现通常认为存在着半洄游性和河道定栖型两个种群(Shmigirilovetal.,2007)。河道定居型种群产卵后不作降海洄游,就近摄食栖息。另一种群为半洄游性种群,该种群在河口及黑龙江河口海边咸水一带育肥,产卵季节进入黑龙江河道产卵,幼鱼作降海洄游;钟是底层性鱼类,性情很凶猛,喜欢分散活动,成年个体较少进入浅水区,幼鱼则在河道浅水区及附属湖、泡育肥,平时则栖息在江忿、江心洲等水流较缓慢的砂烁底质的地方。
全长大于40cm的个体摄食底栖鱼类和浮游鱼类,并且直接有赖于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丰度进行摄食(Polyaninovaetal.,1999)。1龄以下的鳇主要摄食无脊椎动物,但也吞食鱼类幼体(如蛇钩仔鱼、鲇鱼仔鱼);3-4龄的鳇开始捕食蛇鲍、七鲍鳗、圆腹雅罗鱼、大麻哈鱼、鲤、鲫等。在河口和海岸水域缠捕食鳕和鱼。在冬季和产卵洄游期间鳇停止摄食。钟种内相残现象也时有发生。
鳇河口种群雄性14-21龄达性成熟,雌性17-23龄达性成熟。雄性每34年繁殖一次,雎性每4~5年繁殖一次。水温影响着雌性成熟的时间:同一年代的雌鳇,温暖年份早于寒冷年份提前进入性成熟。雌鳇的平均绝对怀卵量为977 000 (范围186 000-4 225 000),相对怀卵量为3 300~15 100粒kg。鳇中游种群比河口种群较早进入性成熟,雌性初次性成熟年龄在11-16龄。中游种群平均绝对怀卵量238 000-4868 000,相对怀卵量 5 000-11 000 粒.kg。产卵从5月底至7月初,水位略有增加,水温为12-2rC时进行。产卵高峰通常发生在六月中旬,产卵场底质往往为卵石,带有大的侧槽江段。河口种群往往在产完卵后离开产卵场返回河口摄食(Krykhtinand Svirskii,1997),这一特征大体上类似于中华鲟。
在14-22°C情况下,胚胎发育耗时82-112h,初孵自由胚到初次摄食的仔鱼历时7.5- 14d。河口种群的自由胚和仔鱼从产卵场向下漂移散布,抵达黑龙江的下游和河口。一些稚鱼依然停留在下游江段直到2~4龄,在那里与下游种群的稚鱼汇聚在一起摄食。
分布情况
鳇鱼是黑龙江省的特产鱼类之一,鳇鱼体重一般在50~150公斤。据1979年测量142尾的资料统计,平均每尾长2.4米,重140公斤,年龄以22~40龄的个体为主。其中一尾长达3.9米,重501公斤,年龄54岁。1980年还捕到一尾重达542公斤的个体。与鲟鱼的鱼籽都可制成国际市场上抢手的名菜“黑鱼籽酱”。保护现状
根据资料,至19世纪末,黑龙江的鲟和鳇的资源几乎尚未开发利用,自然存在的种群数量较大。从20世纪始,一经开发捕捞,便存在捕捞过度问题,资源遭受破坏,产量急剧下降。本种个体大,性成熟年龄甚迟,加上幼稚鱼期成活率特别低,补充群体数量小,恢复期缓慢。
资源由于滥捕亲幼鱼而致使处于易危状态种群。鳇不仅是我国黑龙江流域特有的大型鱼类,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而且在学术研究上也具有重要意义。
鲟鳇鱼[Huso dauricus]。属于鲟科的一种鱼,产于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等处,体长约四米。本属其他各种产于欧、亚一些大河流中,形状像鲟鱼,古名“鳣”。体形为长纺锤状,唇突出,背面色在茶褐与黄灰之间,腹面灰黄,有斜方形硬鳞,尾鳍不正,头有软骨,叫鲟骨,生活在近海。如:鳇糟(糟渍的鳇鱼);鳇冰(鳇鱼的软骨)。
鳇鱼属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是黑龙江省特有的保护品种。由于江河污染和枯水等原因,该鱼种严重衰退,现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