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鹮(学名:Pseudibis papillosa):是鹳形目鹮科动物。体长600-680毫米,是一种大型涉禽。特征为头裸出,皮肤黑;体羽几乎全为深褐色,内侧小覆羽白,肩部具白色斑块,腿红色,颈背具浅蓝色斑块。通体体羽深褐,两翼及尾黑色具蓝色金属光泽,下体无栗色。 虹膜橙红色,嘴铅蓝黑色,脚和趾淡粉红色。
- 黑鹮
- Pseudibis papillosa
- 动物界
- 脊索动物门
- 脊椎动物亚门
- 鸟纲
- 今鸟亚纲
- 鹳形目
- 鹮科
- 黑鹮属
- 黑鹮
- 无亚种
- Temminck, 1824
- Red-naped Ibis
- 无危(LC) IUCN标准
物种简史
该物种最初由托明克(Temminck)于1824年命名,他将其置于鹮属中。根据优先原则将物种的属名放在首位。黑鹮(P. papillosa)包括一个亚种——黑鹮白肩亚种(P. papillosa davisoni)。从1970年开始,这两个亚种被视为不同的物种,即黑鹮和白肩黑鹮(Pseudibis davisoni)。尽管它们的属性密切相关,在冠部和上颈部可以看到两个物种之间的主要形态差异。黑鹮在冠后部有一片红色裸皮,但白肩朱鹮缺失。成年黑鹮头部中间有一段狭窄明亮的红色,在后枕上变得更宽,而成年白肩朱鹮有头部中间裸露部分是淡蓝色,延伸到身后,并在上颈部形成一个完整的项圈。
形态特征
栖息环境
栖息于湖边、河岸、沼泽、河床、水稻田、浅的水塘和农耕地上。
生活习性
留鸟。常单独活动。性孤僻而宁静,不爱鸣叫,活动时悄然无声。习性类似白鹮,但较少结群,通常成对或一家族群活动,有时则单个。当从地上起飞时,叫声奇怪而具特性。在繁殖季节,鸣声则响亮而特别。觅食时,在沼泽地和沿着泥泞的河岸,天热时亦见于收割后的稻田中。通常在湿地边缘觅食少量。主要以蝗虫,蚱蜢、蜗牛、甲壳类小蛇和青蛙为食,也啄食多种成熟的农作物和植物种子。
分布范围
原产地: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游荡:孟加拉国和中国;不确定:缅甸。
繁殖方式
黑鹮通常在树上筑巢,单独或在同一棵树上由3-5对组成的小群落。繁殖季节是变化的,但最常见的是在3-10月之间,并且趋向于季风之前。当成对结合时,雌鸟会从雄鸟口中获取食物。雄鸟选择巢址。巢穴主要是一个大型平台,直径35-60厘米,深约10-15厘米。老巢被重复使用,也重复采用秃鹰等鸟类的弃巢。巢内铺有松散的稻草,即使在孵卵时也会时常添加新鲜材料。巢穴通常位于地面以上6-12米的高度,位于巨榕或菩提榕树上,通常靠近人类居住地。近代,这些鸟类也采用了在拉贾斯坦邦部分地区的电力铁塔筑巢。在树上交配,从不在地上。每窝产卵2-4枚,颜色为浅蓝绿色,被有稀疏的淡红色斑点。卵的大小为63毫米×43.2毫米。雄雌亲鸟共同孵化,孵化期3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