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斑啄木鸟(学名:Dendrocopos major)又名赤䴕、臭奔得儿木、花奔得儿木、花啄木、白花啄木鸟、啄木冠、叼木冠。小型鸟类,体长20-25厘米。上体主要为黑色,额、颊和耳羽白色,肩和翅上各有一块大的白斑。尾黑色,外侧尾羽具黑白相间横斑,飞羽亦具黑白相间的横斑。下体污白色,无斑;下腹和尾下覆羽鲜红色。雄鸟枕部红色。本物种未列入保护目录,但受到非法捕猎的威胁,中医传统理论认为本物种全体有滋养补虚、消肿止痛的功效,刺激了对本物种的捕猎。另外由于本物种喜食很多林业害虫,因此被誉为“森林医生”。有很多机构在研究对本物种的人工饲养和招引,有一些机构还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 大斑啄木鸟
- Dendrocopos major
- 赤䴕、臭奔得儿木、花奔得儿木、花啄木、白花啄木鸟、啄木冠
- 动物界
- 脊索动物门
- 脊椎动物亚门
- 鸟纲
- 今鸟亚纲
- 鴷形目
- 啄木鸟科
- 啄木鸟亚科
- 啄木鸟属
- 大斑啄木鸟
- 14亚种
- 无危(LC) IUCN标准
形态特征
栖息环境
栖息于山地和平原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阔叶林中,尤以混交林和阔叶林较多,也出现于林缘次生林和农田地边疏林及灌丛地带。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中国分布
生活习性
食性
习性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繁殖后期则成松散的家族群活动。多在树干和粗枝上觅食。觅食时常从树的中下部跳跃式地向上攀缘,如发现树皮或树干内有昆虫,就迅速啄木取食,用舌头探入树皮缝隙或从啄出的树洞内钩取害虫。如啄木时发现有人,则绕到被啄木的后面藏匿或继续向上攀缘,搜索完一棵树后再飞向另一棵树,飞翔时两翅一开一闭,成大波浪式前进,有时也在地上倒木和枝叶间取食。叫声‘jen-jen-’。
繁殖方式
繁殖期4-5月。3月末即开始发情,期间常用嘴猛烈敲击树干,发出‘咣咣咣……’的连续声响,用以引诱异性。有时亦见3只 (两雄一雌)在一起为争偶而争斗,彼此搅作一团,上下翻飞,边飞边叫,直至另一雄鸟被赶走为止。营巢于树洞中,巢洞多选择在心材已腐朽的阔叶树树干上,有时也在粗的侧枝上。由雌雄鸟共同啄凿而成。每年都要啄新洞,不用旧巢。每个巢洞约需15天完成。巢洞距地高多在4-8米,有时亦高至10多米和低至2米。洞口圆形,直径为4.5-4.6厘米,洞内径为8.5-10厘米,洞深18-28厘米。巢内无任何内垫物,仅有少许木屑。每窝产卵3-8枚,多为4-6枚。卵白色,椭圆形,光滑无斑,大小为24-27毫米×16-21毫米。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13-16天。雏鸟晚成性,雏鸟孵出后通体赤裸无羽,肉红色。雌雄亲鸟共同育雏,经过20-23天的喂养,雏鸟即可离巢和飞翔。
亚种分化
中文名称 | 拉丁学名 | 命名人及时间 | |
---|---|---|---|
1. | 大斑啄木鸟指名亚种 | Dendrocopos major major |
Linnaeus, 1758 |
2. | 大斑啄木鸟北方亚种 | Dendrocopos major brevirostris |
Reichenbach, 1854 |
3. | Dendrocopos major kamtschaticus |
Dybowski, 1883 |
|
4. | Dendrocopos major pinetorum |
C. L. Brehm, 1831 |
|
5. | Dendrocopos major hispanus |
Schlüter, 1908 |
|
6. | Dendrocopos major harterti |
Arrigoni, 1902 |
|
7. | Dendrocopos major canariensis |
König, 1889 |
|
8. | Dendrocopos major thanneri |
le Roi, 1911 |
|
9. | Dendrocopos major mauritanus |
C. L. Brehm, 1855 |
|
10. | Dendrocopos major numidus |
Malherbe, 1843 |
|
11. | Dendrocopos major poelzami |
Bogdanov, 1879 |
|
12. | 大斑啄木鸟东北亚种 | Dendrocopos major japonicus |
Seebohm, 1883 |
13. | 大斑啄木鸟华北亚种 | Dendrocopos major cabanisi |
Malherbe, 1854 |
14. | 大斑啄木鸟西南亚种 | Dendrocopos major stresemanni |
Rensch, 1924 |
- 大斑啄木鸟西北亚种,学名:Picoides major beicki。Stresemann于1927年命名。
- 大斑啄木鸟海南亚种,学名:Picoides major hainanus。Hartert et Hesse于1911年命名。
- 大斑啄木鸟东南亚种,学名:Picoides major mandarinus。Malherbe于1857年命名。
- 大斑啄木鸟新疆亚种,学名:Picoides major tianshanicus。Buturlin于1910年命名。
- 大斑啄木鸟乌拉山亚种,学名:Picoides major wulashanicus。Cheng et al.于1975年命名。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
相关研究
李国宏等调查发现,当大斑啄木鸟种群密度约为0.37-0.55只·hm⁻²时,对桑天牛越冬幼虫的平均啄食率可达24.71%,在很大程度上起到抑制桑天牛种群密度的作用。朱元龙等调查了杨树林内啄木鸟对黄斑星天牛自然控制作用,发现黑枕绿啄木鸟和大斑啄木鸟均为黄斑星天牛的优势天敌鸟类,可以有效抑制黄斑星天牛的种群密度,实现“有虫不成灾”的良好控制效果。李刚等调查了农田林网中大斑啄木鸟对光肩星天牛的控制作用,发现1头啄木鸟平均每天可以啄食23头天牛幼虫,对光肩星天牛的平均啄食率达72.3% 。其他国家对利用大斑啄木鸟控制害虫的报道极为少见。Kobayashi通过调查发现:在松天牛低虫口密度情况下,大斑啄木鸟能够对虫口起重要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