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丛杜鹃(学名:Cacomantis variolosus)小型鸟类,体长21-25厘米。嘴形侧扁、尖削。雄鸟整个头、颈深灰色,背至尾上覆羽暗灰褐色。肩和两翅表面褐色而具青铜色反光。尾淡黑色,具白色端斑,外侧尾羽外缘具一系列白色横斑。胸、腹至臀部淡棕栗色。尾下覆羽黑色,密被窄的白色横斑。雌鸟上体为褐色和栗色相间横斑;颏、喉和胸淡栗色,被以褐色狭形横斑。其余下体近白色,具极细的暗灰色横斑。
喜开阔林地、次生林及农耕区,包括城镇村庄。分布于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新加坡、所罗门群岛、泰国和东帝汶。
- 灌丛杜鹃
- Cacomantis variolosus
- 动物界
- 脊索动物门
- 脊椎动物亚门
- 鸟纲
- 今鸟亚纲
- 鹃形目
- 杜鹃科
- 八声杜鹃属
- 灌丛杜鹃
- 12亚种
- Vigors & Horsfield, 1826
- Brush Cuckoo
形态特征
灌丛杜鹃体长21-28厘米,体重34克。雄鸟整个头、颈深灰色,背至尾上覆羽暗灰褐色。肩和两翅表面褐色而具青铜色反光。外侧翼上覆羽杂以白色横斑;尾淡黑色,具白色端斑,外侧尾羽外缘具一系列白色横斑。胸、腹至臀部淡棕栗色。尾下覆羽黑色,密被窄的白色横斑。
雌鸟上体为褐色和栗色相间横斑;颏、喉和胸淡栗色,被以褐色狭形横斑。其余下体近白色,具极细的暗灰色横斑。
虹膜深褐色,有红棕色眼圈。嘴深褐色至灰黑色,下嘴基部橙色(夏季)。脚黄色,雌鸟深黄色。
栖息环境
栖息于低山丘陵、草坡、山麓平原、耕地和村庄附近的树林与灌丛中。有时也出现于果园、公园、庭园和路旁树上。
生活习性
性孤独,常单独或成对活动。不断地在树枝间飞来飞去。常躲藏在茂密的枝叶丛中鸣叫。尤以清晨和黄昏鸣叫频繁,有时夜间也鸣叫,鸣声清脆有力。不断反复鸣叫。有时也边飞边叫和在夜间鸣叫。鸣声低沉,单调,为二音节一度。
飞行迅速,常低飞。每次飞翔距离较远。无固定栖息地。常在一个地方栖息几天又迁至它处。主要以昆虫为食,包括蚱蜢、甲虫、黄蜂、蜘蛛和蜗牛,但主要吃毛虫。
分布范围
原产地: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新加坡、所罗门群岛、泰国和东帝汶。
繁殖方式
灌丛杜鹃自己不营巢和孵卵,将卵产于其它鸟巢中。无固定配偶,也不自己营巢和孵卵。常将卵产于短翅树莺、灰脚柳莺、冠纹柳莺、冕柳莺、灰头鹪莺、缝叶莺、白喉短翅莺、灰背燕尾、黄喉鹀、树鹨等雀形目鸟类巢中,由这些鸟代孵代育。卵的颜色也常随寄主卵色而变化。但大小明显不同,孵化期也多较寄主卵短。通常灌丛杜鹃的幼鸟会先孵出,雏鸟会将寄主的卵推出巢穴,而寄主全然不知,仍然会喂养不是自己的雏鸟。繁殖期较长。
亚种分化
中文名称 | 学 名 | 英文名称 | |
1 | 灌丛杜鹃所罗门群岛亚种 | Cacomantis variolosus addendus | Rothschild & Hartert, 1901 |
2 | 灌丛杜鹃苏拉群岛亚种 | Cacomantis variolosus aeruginosus | Salvadori, 1878 |
3 | 灌丛杜鹃阿德米勒尔蒂群岛亚种 | Cacomantis variolosus blandus | Rothschild & Hartert, 1914 |
4 | 灌丛杜鹃澳大利亚亚种 | Cacomantis variolosus dumetorum | Gould, 1845 |
5 | 灌丛杜鹃苏鲁群岛亚种 | Cacomantis variolosus everetti | Hartert, 1925 |
6 | 灌丛杜鹃新几内亚亚种 | Cacomantis variolosus infaustus | Cabanis & Heine, 1863 |
7 | 灌丛杜鹃俾斯麦群岛亚种 | Cacomantis variolosus macrocercus |
Stresemann, 1921 |
8 | 灌丛杜鹃高地亚种 | Cacomantis variolosus oreophilus | Hartert, 1925 |
9 | 灌丛杜鹃中南亚种 | Cacomantis variolosus sepulcralis | S. Muller, 1843 |
10 | 灌丛杜鹃指名亚种 | Cacomantis variolosus variolosus | Vigors & Horsfield, 1827 |
11 | 灌丛杜鹃苏拉威西亚种 | Cacomantis variolosus virescens | Bruggemann, 1876 |
12 | 灌丛杜鹃新汉诺威亚种 | Cacomantis variolosus websteri | Hartert, 1898 |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