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鸮(学名:Tyto longimembris)是中等体型的鸮类,体长35厘米,夜行猛禽。面庞心形。似仓鸮,但脸及胸部的皮黄色色彩甚深,上体深褐。喙坚强而钩曲。嘴基蜡膜为硬须掩盖。翅的外形不一,第五枚次级飞羽缺。尾短圆,尾羽12枚,有时仅10枚。脚强健有力,常全部被羽,第四趾能向后反转,以利攀缘。爪大而锐。尾脂腺裸出。无副羽,间或留存。耳孔周缘具耳羽,有助于夜间分辨声响与夜间定位。营巢于树洞或岩隙中。雏鸟晚成性。
外形特征:草鸮是中型猛禽。体长32厘米,翼展116厘米,体重450克。上体暗褐,具棕黄色斑纹,近羽端处有白色小斑点。似仓鸮,面盘灰棕色,呈心脏形,有暗栗色边缘。飞羽黄褐色,有暗褐色横斑;尾羽浅黄栗色,有四道暗褐色横斑;下体淡棕白色,具褐色斑点。嘴黄褐色。爪黑褐色。虹膜-褐色;嘴-米黄色;脚-略白。
栖息环境:栖息于山麓草灌丛中,经常活动于茂密的热带草原,沼泽地,特别是芦苇荡边的蔗田,隐藏在地面上的高草中。有时也在幼松的顶部脆弱的树枝上栖息。
生活习性:栖息于山麓草灌丛中,以鼠类、蛙、蛇、鸟卵等为食。叫声响亮刺耳。白天,草鸮躲在树林里养精蓄锐,夜间却非常活跃。草鸮的身体结构和功能都适应于黑夜捕捉老鼠。第一,草鸮的眼睛内的视锥细胞密度是人眼的八倍。加上草鸮眼睛的瞳孔很大,感光能力强,所以草鸮能看清黑夜里活动的老鼠。第二,草鸮有一对听力极强的大耳朵。不论在空中飞翔,还是在树枝上“守株待鼠”,老鼠在地面活动时发出的微弱响声,都能听得一清二楚。第三,草鸮的头部可以自由地旋转270度,也就扩大了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的“扫描探测”范围。第四,草鸮全身羽毛尤其是翅膀上的羽毛特别柔软蓬松。飞行的时候无声无息,能出鼠不意而捕杀之。加上它有钩子般的趾爪和利喙,捕杀老鼠是百发百中。
草鸮性格凶猛、残暴,抓到老鼠后,个小的整头吞食,对个大的老鼠则先啄食其头部,然后撕其身体,即使吃得饱饱的,见到老鼠也仍不会放过。一般来说,某一个地区老鼠多,该地区的草鸮每窝就会产较多的卵,反之则产较少的卵,很会“计划生育”。
分布范围:草鸮分布于澳大利亚、中国、斐济、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尼泊尔、新喀里多尼、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日本、越南。
地区灭绝:孟加拉国、斐济。旅鸟:香港、日本。
中国安徽(屯溪)、浙江(温岭)、江西(泰和、峡江)、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繁殖方式:如果条件有利,草鸮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时间繁殖。但是,在澳大利亚北部沿海地区,通常会选择在3月至6月间产卵。覆巢放置在地面上,隐蔽在密密的草丛或芦苇中,每窝产卵3~8枚,乳白色。卵的大小约40毫米×30毫米,孵化时间约42天,和非洲猫头鹰的孵化时间大致相当。雏鸟有白色的羽绒,先变成金黄色,再变成成鸟的羽毛。雏鸟两个月后离巢自营生活,母鸟继续喂养,幼鸟徘徊在高高的草丛间,到了晚上,它们回到巢中领取食物。当它们终于离开了窝,会换上略暗的羽毛,无法和成年雌鸟区分。
亚种分化:
草鸮(6亚种) | ||
中文名称 |
拉丁学名 |
|
1 |
草鸮菲律宾亚种 |
Tyto longimembris amauronota |
2 |
草鸮新几内亚亚种 |
Tyto longimembris baliem |
3 |
草鸮休恩半岛亚种 |
Tyto longimembris capensis |
4 |
草鸮华南亚种 |
Tyto longimembris chinensis |
5 |
草鸮指名亚种 |
Tyto longimembris longimembris |
6 |
草鸮台湾亚种 |
Tyto longimembris pithecops |
种群现状:该物种分布范围很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2020年2月23日,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六横公安分局民警及时救助一只草鸮。
保护级别: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濒危等级:附录II 生效年代:1997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二级,生效年代:1989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