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荒漠雕鸮
【拉丁学名】Bubo ascalaphus
【命名时间】Savigny, 1809
【英文名称】Pharaoh Eagle-owl
【科属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鸮形目、鸱鸮科、雕鸮属
荒漠雕鸮(学名:Bubo ascalaphus):共有二个亚种,其中之一叫“法老雕鸮”。体长46-50厘米,是一种体型较小的鹰类。面盘和其他猫头鹰一样很显著,淡棕黄色,杂以褐色细斑;耳孔周缘有明显的耳状簇羽,有助于夜间分辨声响与夜间定位。胸部体羽多具显著花纹。喙坚强而钩曲,嘴基蜡膜为硬须掩盖。翅的外形不一,第五枚次级飞羽缺。尾短圆,尾羽12枚,有时仅10枚。脚强健有力,常全部被羽,第四趾能向后反转,以利攀缘。爪大而锐。尾脂腺裸出。
属夜行猛禽,营巢于树洞或岩隙中。雏鸟晚成性。多栖息于人迹罕至的密林中,全天可活动,飞行时缓慢而无声,通常贴着地面飞行。食性很广,主要以各种鼠类为食,也吃蛇、蜥蜴、鸟、虫、蝎子和鸟蛋。叫声深沉。分布于北非和中东地区,包括埃及、伊拉克、撒哈拉沙漠、苏丹、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阿拉伯半岛和阿曼等地。
形态特征:荒漠雕鸮体长46-50厘米,是一种体型较小的鹰类。面盘显著,淡棕黄色,杂以褐色细斑;眼先和眼前缘密被白色刚毛状羽,各羽均具黑色端斑;眼的上方有一大形黑斑,面盘余部淡棕白色或栗棕色,满杂以褐色细斑。皱领黑褐色,两翈羽缘棕色,头顶黑褐色,羽缘棕白色,并杂以黑色波状细斑;耳羽特别发达,显著突出于头顶两侧,长达55-97mm,其外侧黑色,内侧棕色。后颈和上背棕色,各羽具粗著的黑褐色羽干纹,端部两翈缀以黑褐色细斑点;肩、下背和翅上覆羽棕色至灰棕色,杂以黑色和黑褐色斑纹或横斑,并具粗阔的黑色羽干纹;羽端大都呈黑褐色块斑状。腰及尾上覆羽棕色至灰棕色,具黑褐色波状细斑;中央尾羽暗褐色,具6道不规整的棕色横斑;外侧尾羽棕色,具暗褐色横斑和黑褐色斑点;飞羽棕色,具宽阔的黑褐色横斑和褐色斑点。
颏白色,喉除皱领外亦白,胸棕色,具粗著的黑褐色羽干纹,两翈具黑褐色波状细斑,上腹和两胁的羽干纹变细,但两翈黑褐色波状横斑增多而显著。下腹中央几纯棕白色,覆腿羽和尾下覆羽微杂褐色细横斑;腋羽白色或棕色,具褐色横斑。 虹膜金黄色,嘴和爪铅灰黑色。
该物种共有二个亚种,指名亚种(法老雕鸮)和荒漠亚种。后者较前者体型更小,羽色苍白并有沙质着色。
栖息环境:栖息于山地森林、平原、荒野、林缘灌丛、疏林,以及裸露的高山和峭壁等各类环境中。在干旱的生境,包括空旷的沙漠平原,祼露的岩石,山崖和河谷都普遍发现。
生活习性:通常远离人群,活动在人迹罕到的偏僻之地。除繁殖期外常单独活动。夜行性,白天多躲藏在密林中栖息,缩颈闭目栖于树上,一动不动。但它的听觉甚为敏锐,稍有声响,立即伸颈睁眼,转动身体,观察四周动静,如发现人立即飞走。飞行慢而无声,通常贴地低空飞行。听觉和视觉在夜间异常敏锐。白天隐蔽在茂密的树丛中休息。不能消化的鼠毛和动物骨头会被雕鸮吐出,丢弃在休息处周围,称为食团。
荒漠雕鸮在夜间常发出“狠、呼,狠、呼”叫声互相联络,感到不安时会发出响亮的“嗒、嗒”声威胁对方。以各种鼠类为主要食物。被誉为“捕鼠专家”。也吃蛇、蜥蜴、鸟、虫、蝎子和鸟蛋。
分布范围:原产地:阿尔及利亚、埃及、厄立特里亚、伊拉克、以色列、约旦、科威特、利比亚、马里、毛里塔尼亚、摩洛哥、尼日尔、阿曼、卡塔尔、沙特阿拉伯、苏丹、突尼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西撒哈拉。
游荡:塞内加尔。
繁殖方式:荒漠雕鸮是一夫一妻制,终身相伴。繁殖期在2-3月,此时雌雄鸟成对栖息在一起,拂晓或黄昏时相互追逐戏耍,并不时发出相互召唤的鸣声。3-5天后进行交配,交配后约1周雌鸟即开始筑巢。通常营巢于树洞、悬崖峭壁下的凹处,岩石裂缝间,这个物种甚至被观察到在埃及金字塔上筑巢。由雌鸟用爪刨一小坑即成,巢内无任何内垫物,产卵后则垫以稀疏的绒羽。巢的大小视营巢环境而不同,每窝产卵2枚。卵白色,卵呈椭圆形,卵的大小为55-58×44-47.2毫米,重50-60克。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化期31-35天。这期间由雄鸟带回食物给雌鸟。雏鸟20-35天即可离巢,但羽毛还未完全丰满,要依赖亲鸟达半年之久,才会完全独立。
亚种分化:
荒漠雕鸮曾经是雕鸮(B. bubo.)的亚种之一,1993年被确立为独立物种。该物种包括二个亚种:
荒漠雕鸮(2亚种) | |||
中文名称 |
学 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1 |
指名亚种(法老雕鸮) |
Bubo ascalaphus ascalaphus |
Savigny, 1809 |
2 |
荒漠亚种 |
Bubo ascalaphus desertorum |
Erlanger, 1897 |
种群现状:荒漠雕鸮的天敌是金雕等大型雕类,中大型食肉哺乳类也会吃雕鸮,荒漠雕鸮骨头被认为能接骨,所以遭到大量捕杀,极少数的是因为偷吃家禽,袭击人工驯养的雀鹰等遭人痛恨而被杀死,不过,荒漠雕鸮和其他猛禽一样都是对人类有无害的,只有在十分饥饿难忍时才会偷吃鸡鸭等家禽。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但是,因为传统偏方认为雕鸮骨骼泡酒能够接骨,所以遭到捕杀,应该多加保护。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Ⅱ级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