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乌雕鸮
【拉丁学名】Bubo coromandus
【命名时间】Latham,1790
【英文名称】Dusky Eagle-owl
【科属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鸮形目、鸱鸮科、雕鸮属
乌雕鸮(学名:Bubo coromandus),为鸱鸮科、雕鸮属的鸟类。乌雕鸮为大型鸮类,体长53-60厘米,耳羽簇长而显著,黑色。通体大都灰褐色,具黑褐色羽干纵纹和虫蠹状斑;下体皮黄灰白色,具窄的黑色羽干纹。虹膜黄色,趾不被羽,或仅被刚毛状细羽。
乌雕鸮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中,特别是水源丰富的森林平原地区,昼行性,性较活跃,主要以鸦和各种鸟类为食。
乌雕鸮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形态特征:乌雕鸮通体大都灰褐色,具黑褐色羽干纹和细的虫蠹状斑。头顶较背浅淡。耳簇羽长而明显、黑色,基部较浅淡,内翈具灰色虫蠹状斑。肩较背稍褐,羽干纹亦更明显,外侧有浅黄白色斑点,形成一道不甚显著的浅黄白色肩斑。翅上覆羽与背同色。中覆羽和大覆羽具黄白色圆形斑点。初级覆羽灰褐色,有较阔的暗褐色横斑。飞羽灰褐色,初级飞羽沾暗黄色,均具较宽的暗褐色横斑和细的虫蠹状纹和斑点。内侧次级飞羽与背同色。下背至尾上覆羽亦为灰褐色,具细窄的暗黄色横斑和虫蠹纹;尾暗褐色,具黄白色端斑和4道深皮黄色横斑,中央尾羽横斑不甚明显。眼先和眼前缘白色,杂有黑色须状羽。面盘两侧灰褐色,面盘四周皱领黄色,微缀灰褐色虫蠹纹和暗褐色羽干纹;颏白色,其余下体灰白色,具暗褐色羽干纹和不甚明显的褐色横斑,在腹侧较显著。下喉横过一道暗黄色羽,亦具褐色羽干纹。前颈基部白色。腿覆羽暗黄色,具细小的褐色横斑。趾不被羽或仅被少许一些刚毛状的灰白色羽。
乌雕鸮的虹膜为黄色或深黄色;嘴灰白色或浅紫色,尖端角黄色,爪黄色。
大小量度:体长530-600毫米;嘴峰41-50毫米;翅380-415毫米;尾205-210毫米;跗蹠65-70毫米。
栖息环境:乌雕鸮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中,特别是水源丰富的森林平原地区,常在水域附近栖息,不喜欢在特别干燥和荒漠地区活动。
生活习性:乌雕鸮为留鸟,昼行性,晚上休息,白天和黄昏活动和觅食。性较活跃,白天除中午最热的时候休息外,几乎全天都在活动和觅食。主要以鸦和各种鸟类为食,也捕食蛙、蛇、蜥蜴和其它脊椎动物,偶尔也捕食鱼、鸟卵,甚至箭猪。
分布范围:乌雕鸮在中国以内见于浙江建德、江西南昌。中国以外分布于印度、缅甸、孟加拉国、泰国和马来半岛。
繁殖方式:乌雕鸮的繁殖期从11月至翌年2月,少数在3-4月产卵。通常利用鹰类的旧巢,有时也在大树枝权间的凹处营巢。通常一个巢可以多年使用,使用时常常增添一些枝叶,因而使巢的直径变得越来越大。每窝产卵1-2枚,通常2枚。卵的大小为57-62毫米×46-49毫米,平均59.3毫米×48.2毫米。
亚种分化:
1 |
乌雕鸮指名亚种 |
Bubo coromandus coromandus |
Latham, 1790 |
2 |
乌雕鸮南亚亚种 |
Bubo coromandus klossii |
Robinson, 1911 |
保护级别:乌雕鸮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乌雕鸮已列入中国国家林业部、农业部1989年1月14日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Ⅱ级保护动物。
种群现状:乌雕鸮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km²,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因此被评价为无危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