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爱的动物园 > 鸟类 > 鸮形目
鸮形目
领角鸮
发表时间:2021-12-21 08:59:05

【中文名称】领角鸮

【拉丁学名】Otus bakkamoena

命名时间Pennant1769
英文名称Collared Scops Owl

【科属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鸮形目、鸱鸮科、角鸮属

领角鸮(学名:Otus bakkamoena),小型鸮类,体长20~27厘米。外形和红角鸮非常相似,但它后颈基部有一显著的翎领。上体通常为灰褐色或沙褐色,并杂有暗色虫蠹状斑和黑色羽干纹;下体白色或皮黄色,缀有淡褐色波状横斑和黑色羽干纹,前额和眉纹皮黄白色或灰白色。有的亚种跗蹠被羽到趾,有的趾裸出。

雄鸟发出轻柔的升调woop声,及一连串间隔一秒钟的粗哑叫声。雌鸟叫声较尖而颤,为降调的wheoopwok声,每分钟约五次,也发轻柔的吱吱声。雄雌鸟常成双对唱。

外形特征:额和面盘白色或灰白色,稍缀以黑褐色细点;两眼前缘黑褐色,眼端刚毛白色具黑色羽端,眼上方羽毛白色。耳羽外翈黑褐购具棕褐色斑,内翈棕白色而杂以黑褐色斑点。上体包括两翅表面大都灰褐色,具黑褐色羽干纹和虫蠹状细斑,并杂有棕白色斑点,这些棕白色斑点在后颈处特别大而多,从而形成一个不完整的半领圈;肩和翅上外侧覆羽端具有棕色或白色大型斑点。初级飞羽黑褐色,外翈杂以宽阔的棕白色横斑。尾灰褐色,横贯以6道棕色而杂有黑色斑点的横斑。颏、喉白色,上喉有一圈皱领,微沾棕色,各羽具黑色羽干纹,两侧有细的横斑纹,其余下体白色或灰白色,满布粗著的黑褐色羽千纹及浅棕色波状横斑;尾下覆羽纯白色,覆腿羽棕白色而微具褐色斑点,趾被羽。

幼鸟通体污褐色,杂以棕白色细斑点,腹面较淡、呈灰褐色,除飞羽和尾羽外,均呈绒羽状。初级飞羽黑褐色,内翈具灰黑色横斑,外翈具棕白色大斑;其余飞羽浅黑褐色,具污灰色和棕色斑;尾黑褐色,具浅棕色虫蠹状斑。覆腿羽白色。

虹膜黄色,嘴角色沾绿,爪角黄色,先端较暗(东北亚种)。

大小量度:体重♂110~192克,♀135~205克;体长♂190~245毫米,♀245~279毫米;嘴峰♂15~24毫米,♀15~25毫米;翅♂166~176毫米,♀167~186毫米;尾♂76~ 90毫米,♀85~98毫米;跗蹠♂31~39毫米,♀33~42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主要栖息于山地阔叶林和混交林中,也出现于山麓林缘和村寨附近树林内。

生活习性:除繁殖期成对活动外,通常单独活动。夜行性,白天多躲藏在树上浓密的枝叶丛间,晚上才开始活动和鸣叫。鸣声低沉。为不、不、不、不bo-bo-bo的单音,常连续重覆4~5次。飞行轻快无声。

迁徙:留鸟。

食性:主要以鼠类、壁虎、蝙蝠、甲虫、蝗虫、鞘翅目昆虫为食。

繁殖方式:繁殖期3~6月。通常营巢于天然树洞内,或利用啄木鸟废弃的旧树洞,偶尔也见利用喜鹊的旧巢,巢距地高1.2~5米。通常不筑巢,洞内无任何内垫物。每窝产卵2~6枚,多为3~4枚。卵白色,呈卵圆形,光滑无斑,大小为35~38毫米×30~32毫米,平均36毫米×31毫米,重17~19克,平均18克。雌雄亲鸟轮流孵卵。

亚种分化:

领角鸮(21亚种)

序号

中文名

学名

命名人及年代

01

领角鸮缅泰亚种

Otus bakkamoena alboniger

Koelz1952

02

领角鸮马卡泰阿岛亚种

Otus bakkamoena aurorae

Allison1946

03

领角鸮指名亚种

Otus bakkamoena bakkamoena

Pennant1769

04

领角鸮保和岛亚种

Otus bakkamoena boholensis

McGregor1907

05

领角鸮马来亚种

Otus bakkamoena cnephaeus

Deignan1950

06

领角鸮克拉地峡亚种

Otus bakkamoena condorensis

Kloss1930

07

领角鸮中亚亚种

Otus bakkamoena deserticolor

Ticehurst1922

08

领角鸮华南亚种

Otus bakkamoena erythrocampe

Swinhoe1874

09

领角鸮菲律宾亚种

Otus bakkamoena everetti

Tweeddale1879

10

领角鸮尼泊尔亚种

Otus bakkamoena gangeticus

Ticehurst1922

11

领角鸮台湾亚种

Otus bakkamoena glabripes

Swinhoe1870

12

领角鸮苏门答腊岛亚种

Otus bakkamoena hypnodes

Deignan1950

13

领角鸮康厄安岛亚种

Otus bakkamoena kangeanus

Mayr1938

14

领角鸮滇西亚种

Otus bakkamoena lettia

Hodgson1836

15

领角鸮印度亚种

Otus bakkamoena marathae

Ticehurst1922

16

领角鸮锡波拉亚种

Otus bakkamoena mentawi

Chasen & Kloss1926

17

领角鸮喜马拉雅山亚种

Otus bakkamoena plumipes

Hume1870

18

领角鸮八丈岛亚种

Otus bakkamoena pryeri

Gurney1889

19

领角鸮日本亚种

Otus bakkamoena semitorques

Temminck & Schlegel1844

20

领角鸮海南亚种

Otus bakkamoena umbratilis

Swinhoe1870

21

领角鸮东北亚种

Otus bakkamoena ussuriensis

Buturlin1910

注:关于领角鸮亚种分化,学界意见尚不统一。该处采用Deignan1950)的划分法,将领角鸮分为21亚种。

分布范围:原生种分布:孟加拉、不丹、文莱、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朝鲜、韩国、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俄罗斯、新加坡、斯里兰卡、泰国、越南。

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陕西、河南、江苏、江西、安徽、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香港、台湾和海南岛。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Red List):无危物种LC),2012年评估。

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9881210日生效)。

种群现状:全球种群未量化,但分布广泛,在原产地属局域常见物种(del Hoyoet al. 1999)。各地种群估算如下:中国大陆约有100~10,000繁殖对;中国台湾约10,000~100,000繁殖对;韩国少于10,000繁殖对;日本约100~100,000繁殖对;俄罗斯少于10,000繁殖对(Brazil 2009)。

繁殖研究:台中县野鸟救伤保育学会筹备会研究人员林文隆,在雾峰乡山区挂设领角鸮人工巢箱;发现领角鸮舍弃龙眼树的天然树洞,进驻人工巢箱繁殖成功,孵化出两只幼鸟,生长情况十分良好。

台中县野鸟救伤保育学会研究组长林文隆,从84年起开始在太平市车笼埔挂设约40个人工巢箱,成功之后才开始推广至雾峰山区。多年前说服雾峰乡山区果农于在自家槟榔园、果树吊挂人工巢箱;已经成功吸引大赤鼯鼠、赤腹松鼠、麻雀与领角鸮等鸟类与动物,利用人工巢箱或繁殖。

人工巢箱

林文隆于20072月间挂设的领角鸮人工巢箱,已成功孵化出两只幼鸟。有趣的是,此对利用人工巢箱繁殖成功的领角鸮,每年原本利用高度不超过2公尺的龙眼树洞;2007年度吊挂试验性人工巢箱后,意外发现领角鸮竟舍弃天然树洞,而改择人工巢箱繁殖。

此种现象是否显示,大多数次生林、果园的天然树洞质量的不佳,领角鸮可能是勉为其难地使用;人工巢箱辅助天然树洞的成效,究竟能帮助多少比例的领角鸮繁衍?由于这项由台中县野鸟救伤保育学会与雾峰山区居民自费进行的人工巢箱实验计划,尚无费用进行针孔影像记录它们的生活、觅食、繁殖及抚育过程。期盼保育相关单位补助人工巢箱制作与研究经费,其成果将增进助于推展雾峰山区生态意识及生态教育的推展。


上一篇:吕宋角鸮
下一篇:巽他领角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