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白额角鸮
【拉丁学名】Otus sagittatus
【命名时间】Cassin, 1848
【英文名称】White-fronted Scops-owl, White-fronted Scops Owl,White-fronted Scops-Owl
【科属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鸮形目、鸱鸮科、角鸮属
白额角鸮(学名:Otus sagittatus):是鸟纲、鸱鸮科的猫头鹰。体长25厘米。前额、眉纹和耳羽簇为白色,面盘为橙褐色,上体主要为橙褐色,具暗褐色虫蠹状斑。飞羽上具有黄褐色的横斑,尾羽上具有暗褐色横斑,下体淡橙褐色,具褐色虫蠹状斑以及断续的黑色和淡色中央斑点。虹膜深褐嘴白色或蓝白色,蜡膜淡蓝绿色,脚和爪蓝白色。
留鸟,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常绿阔叶林中。一般为昼伏夜出。以昆虫为食,主要是蛾类。分布于马来西亚、缅甸、泰国,游荡于中国台湾岛。
形态特征:白额角鸮属于夜行猛禽。喙坚强而钩曲。嘴基蜡膜为硬须掩盖。翅的外形不一,第五枚次级飞羽缺。尾短圆,尾羽12枚,有时仅10枚。脚强健有力,常全部被羽,第四趾能向后反转,以利攀缘。爪大而锐。尾脂腺裸出。无副羽,间或留存。耳孔周缘具耳羽,有助于夜间分辨声响与夜间定位。
该物种眼周围羽毛深棕色,前额、头顶前面和眉纹白色,颊和耳覆羽淡栗色,头顶后部、颈和上体棕栗色,具有小的不清晰的淡皮黄色斑点和黑斑;肩外翈棕白色,具短的白色横斑;内翈棕色;翅上覆羽同背,但斑点较粗著;飞羽淡棕色,具暗色黑斑,内翈基部黑褐色;内侧次级飞羽棕栗色,具被隐藏的黑色横斑;尾棕色,具不明显的黑色横斑。下体淡棕色,喉和胸具褐色虫蠹状斑;每枚羽毛具淡色或白色中央和不连续的黑色斑点。
虹膜深褐色,嘴白色或蓝白色,蜡膜淡蓝绿色。脚和爪蓝白色。
大小量度:体长250-270毫米;嘴峰23-26毫米;翅178-186毫米,尾115-123毫米,跗蹠30-31毫米。
近种区别:相似领角鸮和其他角鸮前额非白色,面盘非橙色;眼非褐色,区别甚明显。
栖息环境: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常绿森林、阔叶林和退化的沼泽森林中。也发现于马来半岛低地和丘陵的热带雨林或高大的次生林中,生存的海拔高度约600-700米。
生活习性:留鸟。夜间或晨昏时活动,白天隐匿于树洞、岩穴或稠密的枝叶之间。以昆虫为食,主要是蛾类。有吐“食丸”的习性,其素囔具有消化能力,食物常常整吞下去,并将食物中不能消化的骨骼、羽毛、毛发、几丁质等残物渣滓集成块状,形成小团经过食道和口腔吐出,叫食丸。
声音是一种振动的空心颤音,持续13-14秒,音量略有上升,结尾相当突然 - wu wo、wu wo。雄鸟的鸣叫声是一串空洞的哨声,突然开始和结束,并长时间重复。
分布范围:原产地:马来西亚、缅甸、泰国。游荡:中国台湾岛。
繁殖方式:在泰国和马来半岛的繁殖季节为2-3月。在树洞里筑巢。每窝产卵3-4枚,卵白色,卵在大小为32-38毫米×19-28毫米。
保护级别: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Ⅰ级保护动物。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7年 ver 3.1——易危(VU)。
种群现状:白额角鸮数量非常稀少,这个鲜为人知的物种有迅速下降的趋势,它们仅分布于缅甸德林达依和泰国与马来西亚的少数地方。或许也分布于印尼苏门答腊北部,因为在那里曾经有过一次记录。中国台湾岛曾于1979年9月在屏东的枫港见到正在鸟笼中待售的活鸟,或许就是在附近的山林中捕获的。
初步估计种群规模为2500-9999只成熟个体。这相当于总共有3750-14999只,若四舍五入为3500-15000只。
濒危原因
该物种依赖于低地森林生活,由于人类对其所栖息的环境进行伐木,开发和耕地转化,广泛的低地森林其中大部分已损失、退化和严重破碎化,这是白额角鸮在其分布范围内的最大威胁,造成该物种成为弱势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