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白额圆尾鹱
【拉丁学名】Pterodroma hypoleuca Salvin,Pterodroma hypoleuca
【命名时间】Salvin,1888
【英文名称】Bonin Petrel
【科属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鹱形目、鹱科
白额圆尾鹱(学名:Pterodroma hypoleuca)别名点额圆尾鹱,为鹱形目鹱科下的一种小型海鸟,体长30-33cm。额白色、头顶至后颈黑色,其余上体鼠灰色,尾羽末端黑色,翼黑色、具鼠灰色羽缘,颏、喉和整个下体白色。翼下面亦为白色、具两条黑色斜线和黑色外缘。喜欢在天空成圈飞翔鸣叫和突然下降的姿势,野外观察特征明显,容易识别。繁殖于萨哈林岛、日本南部岛屿及夏威夷并进入北太平洋西部。结群繁殖,通常不追随船只。
外形特征:白额圆尾鹱是一种中型海鸟。嘴和颈均短;翅尖长;圆尾;身体呈纺锤形;额基经眼下到喉白色,前额有白色斑点,头顶至后颈黑色;背、肩、腰、尾上覆羽鼠灰色;尾亦为鼠灰色,但具宽的黑色端斑;后颈黑色向下延伸至颈侧,形成一个在喉部断开的颈环;下体白色在喉部向背部延伸,经眼下到前额形成一条明显的黑白分界线;翅黑色,翅上覆羽和次级飞羽缀染的灰色,使翅上形成一个不明显的“M”形斑;翼下白色,飞羽尖端黑色,形成黑色外缘,两条粗的黑色线斜行在白色翼下极为醒目。
虹膜褐色,嘴黑色,跗蹠肉色。部分蹼和外趾黑色。
大小量度:体长300-330mm;翅长225-231mm。
近种区别:相似种钩嘴圆尾鹱体形较大,上体羽色较暗,额无白色,颏、喉和前颈亦为黑色而不为白色,翼下亦为黑褐色而不为白色。
栖息环境:白额圆尾鹱是典型的海洋性鸟类,栖息于温带海洋中,繁殖期间栖息于海岸和沿海岛屿及其附近海面上,非繁殖期则全在海上生活。
生活习性:白额圆尾鹱常成群活动在海洋上,除繁殖期间晚上活动外,其他时候白天和晚上均活动。善飞行,既能鼓翼飞翔,又能左右倾斜,长时间的在海洋上空来回滑翔。它们既能通过鼓翼飞翔在林中树木间活动和通过树冠间的空隙离开森林进入空中,也能通过爬上树干而离开地面,也能从空中急剧直落而下。通常不追随船只。
食性:白额圆尾鹱主要以各种小鱼、虾、软体动物、甲壳类等小型海洋动物为食。
迁徙:非繁殖期往北太平洋游荡,经过台湾沿海、琉球群岛、伊豆群岛,往北到萨哈林岛。
叫声:于海上一般无声。
生长繁殖:白额圆尾鹱繁殖于温带海洋中岛屿上,成群营巢繁殖,繁殖期10月至翌年4月。通常在晚上到达繁殖地,到达繁殖地时已成对。
营巢于棕榈森林内地上,也有在林缘和裸露的海边圆石下营巢的。通常置巢于岩石堆或岩石洞穴和裂隙中,也在倒木树洞或直接在地上掘洞为巢。巢极简单,巢内仅置少许枯叶和枯草。它们通常在黄昏时成对来到繁殖的岛上,来时飞行相当高,在高的棕榈森林上空相互追逐。进入巢位时通常是通过树间空隙直落而下。
到达巢地后立刻开始修理旧巢或建筑新巢。11月末或12月初开始产卵,每窝产卵1枚,白色,大小为47-50.1mm X 36.5-37.1mm,平均为50mm X 37mm。1月孵出雏鸟,4月雏鸟即能离巢飞翔。
分布范围:
中国分布
白额圆尾鹱分布于太平洋西部和北部,从琉球群岛、小笠原群岛、日本本州、莱桑岛、中途岛,到夏威夷群岛、马绍尔群岛,往北到远东萨哈林岛,往南到大洋洲的克马德克群岛和查塔姆群岛。中国偶见于台湾和福建沿海。
世界分布
模式产地在北太平洋的夏威夷群岛。
亚种分化:单型种,无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中国仅于1926年6月8日于台湾台南采得1只雌鸟,1988年12月于兰屿再次采得1只。数量稀少,世界总的种群数量亦不丰富,估计不会超过1,000-2,000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