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牛四川亚种即四川羚牛,(学名:Budorcas taxicolor tibetana),已取消亚种,提升为独立种-四川羚牛。体形粗大,肩高100-130厘米;尾长15-20厘米;重量250-400公斤。雄性和雌性均具较短的角,角呈扭曲状,一般长约20厘米。头如马、角似鹿、蹄如牛、尾似驴其体型介于牛和羊之间,但在牙齿、角、蹄子等更接近羊,是一种大型牛科食草动物。栖息于25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喜群居,每群约20-30头,多至50头。体型雄健,性情凶悍。主要以草、树叶及花蕾为食,一般在白天活动。冬天组成小规模的种群,夏天时种群数量可扩充到100头以上,年长的公羚牛则基本为独居。交配季节为7-8月份,孕期大约8个月,每胎产1仔。平均寿命为12-15年。
- 羚牛四川亚种
- Budorcas taxicolor tibetana
- 四川羚牛
- 动物界
- 脊索动物门
- 哺乳纲
- 偶蹄目
- 牛科
- 羊亚科
- 羚牛属
- 四川羚牛
- Milne-Edwards, 1874
- Sichuan Takin
- 生命科学
简介
自然景观羚牛四川亚种在四川省的分布区地貌可分西北的高原与山地和东南部的高山峡谷。高原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可分为两个梯级,高的一级海拔4000-4800m,低的一级3700-4200m。地面以丘状高原出现,长江水系的金沙江、雅砻江、鲜水河、大渡河、青衣江、岷江、涪江、白龙江,以及黄河水系的白河、黑河等支流上游迂回其间,切割较浅,河谷宽展,谷底水流散漫,沼泽较多,广泛分布着草甸和灌丛原多分布于大雪山中段以西,沙鲁里山和金沙江以东,它们的边缘已多被流水分割,南北纵列,长江水系各河谷穿插其间,但顶面仍较宽坦,河流两岸发育有二、三级阶地。广大山原面上分布着草甸或灌丛,河流两岸谷坡生长着茂密的森林。
外形特征
四川羚牛全身毛色为淡金黄色或棕褐色。颌下和颈下长着胡须状的长垂毛。雄性和雌性都有粗大的角,角尖光滑,从头顶先弯向两侧,然后向后上方扭转,角尖向内。体形粗大,四肢粗壮,肩高大于臀部,体长约1.8米,成年雄性可达到2米以上。成年雄性体重200-300千克,尾较短,吻鼻部高而弯起,似羊。肩高于臀,角粗而弯向两侧。其毛色色泽依老幼而不同。遍体白色或黄白色,老年个体为金黄色,背中不具脊纹。吻鼻部和四肢为黑色。幼体通体为灰棕色。
栖息环境
羚牛是一种高山动物,栖息于高海拔的高山悬崖地带。由低至高依次生长着常绿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和高山草甸灌丛,海拔愈高条件愈酷,气候也愈冷。可是羚牛并不在乎,林下生长的灌木、幼树、嫩草及一些高大乔木的树皮都是它们的美味佳肴,它们白天隐匿于竹林、灌丛中休息,黄昏和夜间出来觅食。上下往来于群山之中,纵横于悬崖峭壁之间,如履平地。它们身上长有一身厚密的被毛,能抵御严寒,不怕寒冷,可是怕热,夏季气温接近30℃时,每分钟气喘即达100次以上。常栖息于2500米以上的高山森林、草甸地带,冬季迁移至2500米以下的针叶林中的多岩区。
生活习性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沿青藏高原东缘,从闽山沿四川和甘肃省接壤,南经邛崃山脉至成都西部与云南边境。
繁殖方式
羚牛每年7-8月进入交配季节,这时雄牛的性情变得格外凶猛,为了争夺雌牛,强壮雄牛间互相展开殊死的角斗,失败者退居群后,胜利者才得以与雌性交配。羚牛的孕期约9个月,一般在翌年3-5月产仔,每胎一头。平均寿命为12-15年。仔兽稍大一些后,它们的“妈妈”便把自己的“儿女”放在一个扭角羚幼儿园里,由一头扭角羚照管,自己外出觅食和进行其它活动。据说,“独牛”有时会混入家牛群中一起吃食,甚至同雌家牛交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易危(V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