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爱的动物园 > 鸟类 > 鹈形目
鹈形目
斑嘴鹈鹕
发表时间:2021-12-21 08:59:05

名称类别:

【中文名称】斑嘴鹈鹕

  【拉丁学名】Pelecanus philippensis

  【命名时间】Gmelin, 1789

  【英文名称】Spot-billed Pelican

  【科属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鹈形目鹈鹕鹈鹕

斑嘴鹈鹕(学名:Pelecanus philippensis)为鹈形目鹈鹕科鸟类,又名淘河塘鹅。栖息于沿海海岸、江河、湖泊和沼泽地带,以鱼类等为食,也吃蛙、甲壳类、蜥蜴、蛇等。全球性近危(Collar et al., 1994)。在中国的分布状况不确定。过去被认为是罕见留鸟,分布于中国华东及华南沿海从江苏至广西、云南南部、海南岛。山东偶尔有过境记录。然而这些记录均可疑,可能与卷羽鹈鹕有混淆。在中国可能已绝迹。

外形特征:斑嘴鹈鹕的体形比白鹈鹕和卷羽鹈鹕都小,体长为134-156厘米,体重5千克以上。嘴长而粗,呈粉红的肉色,上下嘴的边缘具有一排蓝黑色的斑点,这也是它与卷羽鹈鹕的区别之一。虹膜为白色或淡黄色,具有不明显的褐色。喉囊的颜色也与白鹈鹕和卷羽鹈鹕不同,为紫色,脚为黑褐色。夏季的羽毛上体为淡银灰色,后颈的羽毛为淡褐色,较长而蓬松,像马鬃一样,到枕部则更为延伸,形成短的冠羽。飞羽主要为黑色,尖端色泽较淡。下体的羽毛为白色,腰部、两胁、肛周和尾下覆羽等处都缀有葡萄红色。冬季头部、颈部、背部的羽毛为白色;腰部、下背、两胁和尾下覆羽也是白色,但露出黑色的羽轴。翅膀和尾羽为褐色。下体均为淡褐色。

栖息环境:栖息于沿海海岸、江河、湖泊和沼泽地带。

生活习性:单独或成小群生活。善游泳,飞翔力亦强,两翅扇动缓慢而有力,亦常在水面上空翱翔。游泳时颈伸得较直,嘴斜朝下。

主要以鱼类为食,也吃蛙、甲壳类、蜥蜴、蛇等。

分布范围:分布于缅甸印度伊朗斯里兰卡等亚洲南部国家一直到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

在中国分布于长江下游、广东、福建、云南和台湾及海南岛等东南沿海一带。

繁殖方式:结群营巢。通常营巢于湖边和沼泽湿地中高大的树上。巢相当庞大,用树枝和干草构成。每窝产卵3-4枚,卵乌白色,大小为81-83mm×47-58mm,平均79mm×53mm。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约30天。

亚种分化:

斑嘴鹈鹕指名亚种(拉丁学名: Pelecanus philippensis philippensis

斑嘴鹈鹕新疆亚种(拉丁学名: Pelecanus philippensis crispus

保护级别:

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保护级别:Near Threatened ver 3.1

①斑嘴鹈鹕指名亚种查无图片

斑嘴鹈鹕指名亚种(学名:Pelecanus philippensis philippensisGmelin,1789)。

外形特征:体型甚大(140厘米)的灰色鹈鹕。以体羽灰色,嘴具蓝色斑点为特征。两翼深灰,体羽无黑色,喉囊紫色且具黑色云状斑。虹膜-浅褐;眼周裸露皮肤粉红;嘴-上颚灰色,下颚粉红;脚-近灰。

分布范围:国内分布:繁殖于长江下游、福建,冬迁两广及云南(蒙自),偶见于河北、山东(青岛)、海南

国外分布:印度、缅甸、中南半岛以至菲律宾

生活习性:结大群生活。栖居于有荫的沿海港口、河口、湖泊及大型河流。

②斑嘴鹈鹕新疆亚种

斑嘴鹈鹕新疆亚种(学名:Pelecanus philippensis crispusBruch,1832)。

外形特征:体型甚大(140厘米)的灰色鹈鹕。以体羽灰色,嘴具蓝色斑点为特征。两翼深灰,体羽无黑色,喉囊紫色且具黑色云状斑。虹膜-浅褐;眼周裸露皮肤粉红;嘴-上颚灰色,下颚粉红;脚-近灰。

分布范围:国内分布:繁殖在罗布泊地区,分布于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偶见于台湾

国外分布:繁殖在中亚地区及欧洲东南部,冬迁亚洲西南部、印度(北部),偶见于埃及

生活习性:结大群生活。栖居于有荫的沿海港口、河口、湖泊及大型河流。


上一篇:卷羽鹈鹕
下一篇:粉红背鹈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