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类别:
【中文名称】长尾鵟
【拉丁学名】Henicopernis longicauda
【命名时间】Garnot, 1828
【英文名称】Long-tailed Honey-buzzard,Papuan Honey-buzzard,Long-tailed Honey Buzzard,Long-tailed Buzzard
【科属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隼形目、蜂鹰亚科、长尾鵟属
长尾鵟(学名:Henicopernis longicauda)为鹰科长尾鵟属的鸟类,是一种中型猛禽。体长50-61厘米;翼展05-140厘米;雄鸟体重447-630克,雌鸟体重570-730克,雌鸟大于雄鸟。成鸟上体和翅膀深褐色,有整齐的浅咖啡色鱼鳞状横斑纹,与深褐色形成醒目的色带。
栖居于丘陵、山地或平原森林,有时也出现在疏林草坡、村庄和林缘田间,多在晨昏活动。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蜥蜴、蝙蝠、鼠类和蛙等小型脊椎动物。栖息于高大树木的顶枝,以细树枝筑巢。常单独活动,有时也集3-5只的小群。繁殖期间每次产卵2-3枚。属留鸟。分布于新几内亚,巴布亚岛西部,阿鲁岛。
形态特征:长尾鵟为中型猛禽,体长50-61厘米;翼展05-140厘米;雄鸟体重447-630克,雌鸟体重570-730克,雌鸟大于雄鸟。成鸟上体和翅膀深褐色,有整齐的浅咖啡色鱼鳞状横斑纹,与深褐色形成醒目的色带。在飞行时从腹面可以看到扇形的尾巴和漂亮的双翼。背部黑褐色,头部、颈部、上翕及翅膀,有宽灰褐色条带和白色条纹;尾部有四个灰棕色条纹。脸颊部和腹侧区域的上部,颜色为淡奶油绒色,有变化的黑色条纹,在胸部的最大并交叉。上覆羽薄黑色条纹显而易见。虹膜是橙黄色, 脚蓝白色。亚成鸟与成鸟非常相似,但覆羽灰褐色更多,背部区域的褐色条纹稍轻,尾部、近顶带深和相邻的边缘更清晰,腹部侧面有更强烈的麂皮色,有红褐色条纹。
特点是较其他同属蜂鹰亚科的鸟类有更长的尾巴,收拢时呈方形。胸腹部浅灰色,虹膜金黄色,具白眼纹,鸟喙铁灰色,喙基较浅,爪灰黑色。尾巴末端有黑色宽滚边。据DNA测试与兀鹫有远亲关系。
栖息环境:繁殖期间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和林缘地带,从海拔400米的山脚阔叶林到2000米的混交林和针叶林地带均有分布,有时甚至出现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顶苔原带上空,秋冬季节则多出现在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栖息于森林的树冠间,一般在森林边缘和草原活动。
生活习性:通常出现在高空中,单独,成对或组成三只以上的小群。以昆虫,包括黄蜂和蜂卵,蚂蚁,蚱蜢,蜥蜴为主要食物,偶尔也吃腐肉。白天狩猎,以黄昏时间更多。
分布范围:分布于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
亚种分化:单一物种,无亚种。
繁殖方式:繁殖一般在雨季即将结束期间进行,繁殖期4-5月。通常营巢于林缘或森林中高大的树上,有时也建在悬崖边上。通常置巢于树冠上部近主干的枝桠上,距地高7-15米。巢结构较简单,主要由枯树枝堆集而成,内垫有松针及细枝条和枯叶,有时也垫有羽毛和兽毛。每窝产卵2-3枚,卵为青白色、被有栗褐色和紫褐色斑点和斑纹,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以雌鸟为主,孵化期约28天。雏鸟晚成性,孵出后由雌雄亲鸟共同喂养,经过40-45天的巢期生活后,雏鸟即能飞翔和离巢。
种群现状: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