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叶猴属(学名:Trachypithecus):猴科的一属。约17种,包括黑叶猴、郁乌叶猴、菲氏乌叶猴、戴帽乌叶猴、紫脸乌叶猴等。
分布于东洋界,栖息于河谷地区的亚热带密林中,生活于热带和亚热带的山林中,有时也到丘陵地带。主要树栖。成小群生活,由一雄猴率领,早晨和午后觅食,中午休息。晚上在树上或岩洞中睡觉。
一部分生活在东南亚地区,包括华南、印度东北部、婆罗洲、泰国、爪哇岛和巴厘岛;另一部分则生活在印度南部和斯里兰卡。
- 乌叶猴属
- Trachypithecus
- 动物界
- 脊索动物门
- 脊椎动物亚门
- 哺乳纲
- 真兽亚纲
- 灵长目
- 简鼻亚目
- 猴科
- 乌叶猴属
- 16种
- Reichenbach, 1862
- Langur
形态特征
乌叶猴属的物种体型纤瘦,头部较小,尾巴和四肢细长,尾巴很长,达50厘米。它们大部份时间都是在树上,在跳跃时以尾巴来平衡身体。初生的幼仔体色为桔黄色或乳白色,耳、脸、手、足均为粉红色,与成体的灰黑体色形成强烈的反差,这样就会引起群体中的成员的注意,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护。
戴帽乌叶猴脸部为黑色,身体除了四肢的末端和尾巴为黑色外,其余都是银灰色,被毛长而稀疏,顶部的毛较为蓬松,没有旋毛,冠顶的颜色较深,如同戴着一顶小帽,与两颊浅色的络腮胡须成鲜明对比。
菲氏乌叶猴毛色主要为灰褐色,或银灰色略带黄色,只有胸腹部为灰白色,因而还有“灰叶猴”之称。它的主要特点是冠毛较长,两只眼睛的外围和嘴的外围的皮肤因缺乏色素而形成灰白色的眼圈和嘴圈。
黑叶猴头顶有一撮竖直立起的黑色冠毛,枕部有2个毛旋,眼睛黑色,两颊从耳尖至嘴角处各有一道白毛,形状好似两撇白色的胡须,十分有趣。全身包括手脚的体毛均为黑色,背部较腹面长而浓密,所以又被叫做乌猿。臀部的胼胝比较大,尾端有时呈白色。
栖息环境
栖息在热带、亚热带森林繁茂,灌木丛生,山势险峻,岩洞较多的石灰岩地区,其中生活于分布区北部的的乌叶猴体毛较长而密,到了冬季在皮下聚积有较厚的脂肪,因此具有较强的抗寒性。
生活习性
喜爱群居,每群一般为3-10只,较大的群体约有20只左右。通常在树木的上层活动、采食,很少下地,有一定的活动规律和较为固定的住所,活动范围大约为3-5平方公里。
行动敏捷、轻盈,善于攀登、跳跃,早晨和傍晚尤为活跃,夜间则栖息于悬崖峭壁间的天然岩洞内。它的警惕性很高,每天黄昏进洞之前都由群体中担任首领的雄兽率先入洞观察,没有发现异常时,其它成员才依次而入,最后进洞的是怀孕和带有幼仔的雌兽。生活于热带和亚热带的山林中,有时也到丘陵地带。主要树栖。成小群生活,由一雄猴率领,早晨和午后觅食,中午休息。晚上在树上或岩洞中睡觉。
主要是草食性的灵长类动物,主要食物是树叶、花芽、花蕾及花朵、野果、种子。偶然吃些昆虫及其他小动物。在雨季,它们会喝叶子上的水。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东南亚地区,包括华南、印度东北部、婆罗洲、泰国、爪哇岛和巴厘岛;另一部分则生活在印度南部和斯里兰卡。
繁殖方式
乌叶猴的妊娠期是195-210天,每胎产一仔。哺乳期为12-20周,婴儿变得更加独立于其母亲,开始吃固体食物并参与社交活动。 断奶在7-8个月之间。
该属物种
中文名称 | 学 名 | |
1 | 爪哇乌叶猴 | Trachypithecus auratus |
2 | 缅甸乌叶猴 | Trachypithecus barbei |
3 | 银色乌叶猴 | Trachypithecus cristatus |
4 | 德氏乌叶猴 | Trachypithecus delacouri |
5 | 黑叶猴 | Trachypithecus francoisi |
6 | 金色乌叶猴 | Trachypithecus geei |
7 | 印尼乌叶猴 | Trachypithecus germaini |
8 | 越南乌叶猴 | Trachypithecus hatinhensis |
9 | 印度乌叶猴 | Trachypithecus johnii |
10 | 老挝乌叶猴 | Trachypithecus laotum |
11 | 郁乌叶猴 | Trachypithecus obscurus |
12 | 菲氏乌叶猴 | Trachypithecus phayrei |
13 | 戴帽乌叶猴 | Trachypithecus pileatus |
14 | 金头乌叶猴 | Trachypithecus poliocephalus |
15 | 肖氏乌叶猴 | Trachypithecus shortridgei |
16 | 紫脸乌叶猴 | Trachypithecus vetulus |
种群现状
对乌叶猴生存的威胁包括农田、放牧、道路建设、土壤流失和毁林,预防作物掠夺造成的中毒,以及寻找药物和食物等。主要是环境破坏造成生存地碎片化,使该属物种数量下降,处于近危及濒危状态。
保护级别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