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类别:
【中文名称】白眼鵟鹰
【拉丁学名】Butastur teesa
【命名时间】Franklin, 1831
【英文名称】White-eyed Buzzard
【科属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隼形目、鹰科、鵟亚科、鵟鹰属
白眼鵟鹰(学名:Butastur teesa)为隼形目鹰科的鸟类,是一种中型猛禽,体长40-41厘米,眼睛为白色,十分醒目,并因此而得名。栖息于山脚平原、林缘灌丛、干旱原野、耕地以及村庄附近等开阔地区的树上,有时也在地面上活动。飞行时一般紧贴地面,很少翱翔和滑翔,即使有时翱翔时间也很短暂。叫声低沉,并且经常反复鸣叫不止。主要以小蛇、蛙、蜥蜴、鼠等为食,偶尔也吃小鸟和较大的昆虫如蝗虫、蚱蜢等。分布于南亚和中国西藏等地。
形态特征:白眼鵟鹰是中型猛禽,眼睛为白色,十分醒目,并因此而得名。翅膀长而尖,脚也比较长,尾羽为方形,甚长而窄。前额和宽阔的眼后纹为白色,后颈也是白色,背部为暗褐色,具有黑色的羽轴纹。翅膀上的覆羽为褐色,具有白色斑点和横斑。喉部白色,具有黑色的中央纹,其余下体均为褐色。尾羽为棕褐色或棕色,具有宽的黑色亚端斑,有时还具有许多道窄的黑色横斑。飞翔的时候翅膀的下面为白色,内侧微具黑色的斑。虹膜为白色,嘴尖端黑色,基部和口裂为黄色,蜡膜也是黄色,脚和趾为橙黄色。
幼鸟上体似成鸟,下体白色,胸和上腹具褐色斑点和斑纹,具宽的白色和皮黄色眉纹。前额亦为白色或皮黄色。头顶和后颈具宽的淡色羽缘。其余似成鸟。
大小量度:体长400-410mm;嘴峰28-31mm;翅278-314mm;尾151-169mm;跗蹠58-61mm。(注:♂雄性;♀雌性)
分布范围:分布于孟加拉国、中国、印度、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
旅鸟:阿富汗、阿曼。
产地不确定:阿联酋。
白眼鵟鹰是留鸟,没有亚种分化,在中国分布于西藏南部的错那,隆子,江孜,聂拉木,吉隆,亚东,林芝,墨脱,朗县,米林,察隅,波密等地。但在中国极为罕见,也可能是偶然到来的迷鸟。
栖息环境:白眼鵟鹰栖息于山脚平原、林缘灌丛、干旱原野、耕地以及村庄附近等开阔地区的树上。
生活习性:多单独活动,性机警,视觉敏锐。有时也在地面上活动。飞行时一般紧贴地面,很少翱翔和滑翔,即使有时翱翔时间也很短暂。叫声低沉,并且经常反复鸣叫不止。主要以小蛇、蛙、蜥蜴、鼠等为食,偶尔也吃小鸟和较大的昆虫如蝗虫、蚱蜢等。
繁殖方式:繁殖期为3-6月。营巢于开阔地区孤立的树上、小块丛林或者疏林中的树上,巢甚为简陋,主要由细的树枝构成,几乎没有任何内垫物,每窝产卵2-3枚,偶尔也有多至4枚和少至1枚的。卵的颜色为白色或淡蓝白色,光滑无斑,仅有少数具少许淡灰色或淡红色斑点。卵的大小为平均46.4mm,最大49.9mm×39.0mm和47.9mm×39.1mm。最小43.0×35.8mm和45.0mm×35.0mm。孵卵由雌鸟承担。
亚种分化:单一物种,无亚种。
种群现状: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二类保护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