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类别:
【中文名称】白尾海雕
【拉丁学名】Haliaeetus albicilla
【命名时间】Linnaeus, 1758
【英文名称】Grey Sea Eagle,White-talied Sea Eagle
【科属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隼形目、鹰科、海雕亚科、海雕属
白尾海雕(学名:Haliaeetus albicilla):是大型猛禽,体长84-91厘米。成鸟多为暗褐色;后颈和胸部羽毛为披针形,较长;头、颈羽色较淡,沙褐色或淡黄褐色;嘴、脚黄色,尾羽呈楔形,为纯白色。
活动的海拔高度为2500-5300米。多活动于江河及湖泊附近的沼泽地带。栖息于湖泊、河流、海岸、岛屿及河口地区,繁殖期间尤其喜欢在有高大树木的水域或森林地区的开阔湖泊与河流地带。白天活动,雄鸟和雌鸟的叫声明显不同。常单独或成对在大的湖面和海面上空飞翔,冬季有时也有3-5只的小群在高空翱翔。主要以鱼为食,常在水面低空飞行,发现鱼后用爪伸入水中抓边。此外也吃野鸭、大雁、天鹅、雉鸡、鼠类、野兔、狍子等,有时还吃动物尸体。繁殖期为4-6月,每窝产卵通常为2枚。
形态特征:白尾海雕的头、颈淡黄褐色或沙褐色,具暗褐色羽轴纹,前额基部尤浅;肩部羽色亦稍浅淡,多为土褐色,并杂有暗色斑点;后颈羽毛较长,为披针形;背以下上体暗褐色,腰及尾上覆羽暗棕褐色,具暗褐色羽轴纹和斑纹,尾上覆羽杂有白斑,尾较短,呈楔状,纯白色,翅上覆羽褐色,呈淡黄褐色羽缘,飞羽黑褐色。下体颏、喉淡黄褐色,胸部羽毛呈披针形,淡褐色,具暗褐色羽轴纹和淡色羽缘;其余下体褐色,尾下覆羽淡棕色,具褐色斑;翅下覆羽与腋羽暗褐色。
幼鸟嘴黑色,尾和体羽褐色。不同年龄的亚成体,羽色在深浅上和斑纹的多少上亦有所不同,特别在下体。第一年幼鸟羽基多为皮黄色,以后逐渐变淡,尾由略杂有白色到完全白色,嘴为黄色,体羽接近成鸟羽色需要在5龄以后,而头要达到典型成鸟的淡黄褐色或沙褐色、蜡膜为黄色则需要8-10年。
虹膜黄色,幼鸟为褐色,嘴和蜡膜为黄色,幼鸟为黑褐色到褐色,脚和趾黄色,爪黑色。
上喙边端具弧形垂突,适于撕裂猎物吞食;基部具蜡膜或须状羽;翅强健,翅宽圆而钝,扇翅及翱翔飞行,扇翅节奏较隼科慢;跗跖部相对较长,约等于胫部长度。雌鸟显著大于雄鸟。具食肉性或食腐性。
大小量度:体重♂2800-3780克,♀3750-4600克;体长♂840-850毫米,♀860-910毫米;嘴峰♂45-55毫米,♀48-58毫米;翅♂580-589毫米,♀605-690毫米;尾♂320-338毫米,♀ 325-353毫米;跗蹠♂90-94毫米,♀99-106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栖息于湖泊、河流、海岸、岛屿及河口地区,繁殖期间尤其喜欢在有高大树木的水域或森林地区的开阔湖泊与河流地带。
生活习性:
习性
白尾海雕白天活动,单独或成对在大的湖面和海面上空飞翔,冬季有时亦见3-5只在高空翱翔。飞翔时两翅平直,常轻轻扇动飞行一阵后接着又是短暂的滑翔,有时亦能快速地扇动两翅飞翔。休息时停栖在岩石和地面上,有时也长时间停立在乔木枝头。
食性
主要以鱼为食,常在水面低空飞行,发现鱼后利用爪伸入水中抓捕。此外,也捕食鸟类和中小型哺乳动物,如各种野鸭、大雁、天鹅、雉鸡、鼠类、野兔、狍子等,也吃腐肉和动物尸体。在冬季食物缺乏时,偶尔也攻击家禽和家畜,如猫、狗、羊等。常通过在空中翱翔和滑翔搜寻猎物。
迁徙
中国黑龙江省和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为夏候鸟,其他地区为冬候鸟或旅鸟。越冬区域北至辽东半岛,南至东南沿海、香港和台湾。冬季于10-11月迁来越冬地,春季最晚于3-4月离开越冬地。
叫声
响亮的吠声klee klee-klee-klee,似小狗或黑啄木鸟叫声。
分布范围:
世界
塞哥维那、保加利亚、中国、克罗地亚、捷克共和国、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格鲁吉亚、德国、希腊、格陵兰、匈牙利、冰岛、印度、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以色列、日本、哈萨克斯坦、韩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立陶宛、马其顿、摩尔多瓦、蒙古、黑山、尼泊尔、荷兰、挪威、巴基斯坦、波兰、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瑞典、瑞士、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
旅鸟:孟加拉国、比利时、不丹、塞浦路斯、埃及、爱尔兰、意大利、黎巴嫩、卢森堡、马耳他、缅甸、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西班牙(加那利群岛)、斯瓦尔巴群岛和扬马延岛、泰国、突尼斯、美国。
种群不确定:法罗群岛,塔吉克斯坦。
中国
中国仅有指名亚种,已知的分布地点有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湖北、广东、四川、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
白尾海雕在中国境内较为罕见, 其中新疆为1992年首次发现的新记录, 在黑龙江、内蒙古为夏候鸟,甘肃为留鸟,辽宁、河北、北京、山西、宁夏为旅鸟,长江以南、上海、浙江、台湾为冬候鸟。冬季于10-11月迁到越冬地,春季最晚于3-4月离开越冬地。
亚种分化:
白尾海雕(2亚种) | |||
中文名称 |
学 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1. |
白尾海雕指名亚种 |
Haliaeetus albicilla albicilla |
Linnaeus, 1758 |
2. |
白尾海雕格陵兰岛亚种 |
Haliaeetus albicilla groenlandicus |
C. L. Brehm, 1831 |
繁殖方式:白尾海雕的繁殖期为4-6月。通常营巢于湖边、河岸或附近的高大树上。巢位和巢都甚固定,在无干扰的情况下,一个巢可使用很多年,在欧洲甚至发现有使用长达26年和30年的,但每年都需要进行维修和增加新的巢材,因此虽然初建的巢直径不过1米左右,但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巢的结构也越来越庞大,有的直径达2米,高达1-1.5米。巢多置于树木顶端枝权上或粗大的侧枝上,距地高15-25米,偶尔也营巢于悬崖岩石上。巢呈盘状,主要由树枝构成,内放有细小的枝叶和羽毛。每窝产卵2枚,偶尔有少至1枚和多至3枚的。卵为白色、光滑无斑,偶尔带有少许不清晰的赭土色斑。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孵卵由雌雄亲鸟轮换进行,以雌鸟为主,孵化期35-45天。雏鸟晚成性,孵出后由雌雄亲鸟共同喂养,经过约70天的巢期生活,雏鸟即具有飞翔能力和离巢。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分布于中国境内的指名亚种被列入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种群现状:由于环境污染、生境丧失和乱捕滥猎等人类压力的增加,种群数量在它分布的大多数地区均已明显减少。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又进一步受到环境毒素滴滴涕的影响。在1972年禁止使用滴滴涕之前,农民们把这种剧毒的杀虫剂,大量地喷洒到农田里。青蛙和小鸟食用了中毒的昆虫之后,自己又成为白尾海雕的猎物。因为白尾海雕是这一食物链的最后一环,所以,这种毒药在它体内富集得尤其厉害。沉积在脂肪中的滴滴涕,会影响到钙质的新陈代谢,使得鸟蛋的壳变得非常薄,孵蛋时在母鸟的重压下,往往会破碎。
由于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新闻报道:新华社兰州2018年12月6日电(记者张睿、王铭禹)近日,一位牧民在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皇城水库内发现两只白尾海雕,并由当地摄影家留下摄影资料。这两只白尾海雕体形硕大,身体健康,状态良好。据了解,这是肃南县有记录以来首次拍摄到白尾海雕的影像。
白尾海雕是大型猛禽,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尾海雕成鸟多为暗褐色,后颈和胸部羽毛为披针形,较长;头、颈羽色较淡,沙褐色或淡黄褐色;尾羽呈楔形,为纯白色。白尾海雕活动的海拔高度为2500-5300米,多活动于江河及湖泊附近的沼泽地带。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甘肃等地。
据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西营河自然保护站站长赵军介绍,白尾海雕在20世纪80年代就曾在皇城水库内出现过,且数量不少。但由于之后当地自然环境恶化、水域面积减少,白尾海雕在20世纪90年代一度消失。近几年随着祁连山保护区内矿山企业关停、水电站退出等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的实施,许多珍稀动物“失而复得”。
“白尾海雕主要以捕鱼为食,近年来当地水域面积不断扩大,鱼群充足,所以白尾海雕才会再次回来。”赵军说。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位于祁连山北麓,是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大的资源主体,也是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治理的主战场。近年来,随着祁连山生态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野生动物栖息地人为扰动减少,各类野生动物的种类与数量得到恢复性增长,因而吸引了白尾海雕、大白鹭等国家珍稀动物。
①白尾海雕指名亚种(查无图片)
白尾海雕指名亚种(学名:Haliaeetus albicilla albicilla(Linnaeus,1758))。
外形描述:体大(85厘米)的褐色海雕雕。特征为头及胸浅褐,嘴黄而尾白。翼下近黑的飞羽与深栗色的翼下成对比。嘴大,尾短呈楔形。飞行似鹫。与玉带海雕雕的区别在尾全白。幼鸟胸具矛尖状羽但不成翎颌如玉带海雕雕。体羽褐色,不同年龄具不规则锈色或白色点斑。
虹膜-黄色;嘴-嘴及蜡膜黄色;脚-黄色。
分布范围:内蒙古(海拉尔)、东北、河北、山东(威海)、长江下游
生活习性:显得懒散,蹲立不动达几个小时。飞行时振翅甚缓慢。高空翱翔时两翼弯曲略向上扬。
②白尾海雕格陵兰岛亚种
白尾海雕格陵兰岛亚种(学名:Haliaeetus albicilla groenlandicus(Brehm, CL, 1831))是白尾海雕的亚种之一,全长约92厘米。头、颈、上胸淡茶黄褐色,并杂以乌白色。上体余部暗褐色,肩羽具白缘。尾羽白色(有的在基部有些褐色)。翼上覆羽褐色,飞羽黑褐具褐白色羽干纹,羽缘淡黄褐色。喉淡黄褐色,胸、腹褐色。栖于沿海、山地草原。以鱼和小型动物为食。白尾海雕的食量很大,但它们也很耐饥饿。分布于格陵兰岛和冰岛西部的西南端。繁殖期为4-6月。每窝产卵通常为2枚。
外形特征:白尾海雕格陵兰岛亚种是白尾海雕的亚种之一,全长约92厘米。头、颈、上胸淡茶黄褐色,并杂以乌白色。上体余部暗褐色,肩羽具白缘。尾羽白色(有的在基部有些褐色)。翼上覆羽褐色,飞羽黑褐具褐白色羽干纹,羽缘淡黄褐色。喉淡黄褐色,胸、腹褐色。
该亚种体型较指名亚种大很多,专家们通过遗传的线粒体DNA的研究,认为格陵兰白尾鹰应该是一个独立的物种,在进化的时间尺度上,相对种群数量尚未积累很多独特的遗传特性,所以仍未定论。然而,数量出现的统计学隔离,值得特别保护。
生活习性:栖于沿海、山地草原。以鱼和小型动物为食。食物除鱼外,还有野兔、鼠、幼鹿。在冬天,它们还偶尔捕食狗和猫,甚至能以尸体腐肉和渔场附近的垃圾为食。白尾海雕的食量很大,但它们也很耐饥饿,它们可以45天不吃东西而安然无恙。
分布范围:分布于格陵兰岛和冰岛西部的西南端。
繁殖方式:在四,五岁性成熟。繁殖期为4~6月。通常营巢于湖边、河岸或附近的高大树上,比较固定,一般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一个巢可使用很多年,在欧洲甚至有使用长达26年和30年的,但每年都需要进行维修和增加新的巢材,因此通常初建的巢直径不过1米左右,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巢的结构也越来越庞大,直径达2米以上。巢多置于树木顶端枝汊上或粗大的侧枝上,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5~25米。偶尔也有营巢于悬崖岩石上的。巢的形状为盘状,主要由树枝构成,里面放有细小的枝叶和羽毛,每窝产卵通常为2枚,偶尔为少至1枚和多至3枚的。卵的颜色为白色,光滑无斑,偶尔带有少许不清晰的赭色斑。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由亲鸟轮换进行,但以雌鸟为主。孵化期为35~45天。雏鸟为晚成性,由亲鸟共同喂养大约70天,即可飞翔和离巢。
保护等级: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Ⅰ级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