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爱的动物园 > 鸟类 > 隼形目
隼形目
黄眼隼
发表时间:2021-12-21 08:59:05

黄眼隼.jpg

黄眼隼(学名:Falco rupicoloides英文名:Greater Kestrel)是隼科隼属的鸟类,主要分布于非洲大陆及其岛屿上。属于二级保护动物,体羽为赤褐色,成鸟的虹膜为浅黄色,主要捕食节肢动物和小型的脊椎动物。

黄眼隼是隼属的成员,也被称为“true falcons”,是一种分布广泛的猛禽,因其在空中矫健的身姿而闻名于众。与其他大部分隼类不同,黄眼隼的眼睛通常是白色的,因此通常也被称为白眼隼。黄眼隼多为小型或中等体型,大部分是红褐色的羽毛,背部羽毛和覆翼羽上有黑色波状的条纹,腹部和身体两侧同样有黑色条纹。头部和胸部的羽毛略微泛白,而尾部的羽毛则为灰色,并且带有宽阔的黑色条纹和白色尖端。

雌性黄眼隼和雄性黄眼隼十分的相识,但体型较大一些。雏鸟背部往往没有黑色的波浪状条纹,并且它们眼睛多为棕色的。

通常被认同存在三个亚种:F. r.arthuri F. r. rupicoloidesF. r. fieldiF. r. rupicoloides其中体型较最大,F. r. fieldi的羽毛颜色较F. r.arthuri 更浅。

保护级别: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保护级别: 无危物种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分布:黄眼隼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从非洲北部的埃塞俄比亚、苏丹到非洲南部的南非,博茨瓦纳和纳米比亚等地。

F. r. rupicolooides在三个亚种中分布最为广泛,遍布南非、博茨瓦纳、纳米比亚、津巴布韦和赞比亚西南部。

F. r.arthuriF. r. fieldi仅仅在东非的偏远地区被发现。F. r. fieldi分布在北以及东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西北部;F. r.arthuri分布在在坦桑尼亚东北部和肯尼亚。

栖息地:黄眼隼通常在开阔的草原上被发现,但也在各种开阔的栖息地被发现,包括半沙漠,草原,稀树草原等。

黄眼隼需要散落的树木来栖息与筑巢,黄眼隼还会利用输电塔等设施来筑巢。

体型:身长:- 33厘米~36厘米

翼展:- 84厘米

体羽:主要为赤褐色,长有深色须纹,下体颜色较浅,带有条纹图案,一般两性相似。雏鸟常常有别于成鸟,一般胸部有斑纹,其他方面则更接近于雌鸟。

眼睛:成鸟的虹膜成浅黄色。

鸣声:发出各种尖锐的嘁喳声、咯咯声、嘶嘶声、啁啁声。

巢:产卵于树洞、悬崖壁凹或其他鸟的旧巢中。如今,它们还会利用建筑物、巢箱、电线杆、高压线塔等设施来营巢,其中大部分在空间宽阔的领域内单对繁殖。

窝卵数1~7枚;孵化期28~35天,雏鸟留巢期28~55天。卵每隔两三天产一枚,孵卵则待一窝卵全部产下后才开始,所以雏鸟的年龄和体型相仿。通常由雌鸟照顾,雄鸟外出觅食带回巢中。飞羽长齐后的幼鸟通常在亲鸟的领域内再逗留一两个月,然后四处流浪,直至年底换上成鸟的羽毛,而后定居下来开始繁殖。

食物:主要从地面和树叶中捕食节肢动物和小型脊椎动物,并且(并非全部)以在寻觅猎物时具有长时间盘旋的能力而出名。

繁殖习性:从空中炫耀和栖木炫耀开始,通常以巢址为中心,雄鸟抬起翅膀,展示翼下的色彩,然后着陆,做出屈身动作,并发出鸣声。


上一篇:矛隼
下一篇:毛里求斯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