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爱的动物园 > 鸟类 > 隼形目
隼形目
猛隼
发表时间:2021-12-21 08:59:05

名称类别:

【中文名称】猛隼

【拉丁学名】Falco severus

【命名时间】Horsfield, 1821

【英文名称】Oriental Hobby

【科属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隼形目鹰科巨隼亚科隼属

猛隼(学名:Falco severus):为隼科隼属的鸟类。体形大小与燕隼相似,是小型猛禽,体长25-30厘米,体重180-250克。头部和飞羽为黑色,其余上体均为石板灰色,颊部、喉部和颈部的侧面等均为棕白色或皮黄白色,其余下体包括翅膀下面为暗栗色,没有斑纹,与燕隼明显不同。颊部全为黑色,也没有髭纹。虹膜为黑褐色,嘴淡蓝灰色,先端黑色,跗跖与趾为黄色,爪黑色。

猛隼一般生活于多树的山脚,栖息于有稀疏林木或者小块丛林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尤其是在清晨和黄昏最为活跃。主要以鞘翅目昆虫、小鸟和蝙蝠为食,也吃老鼠和蜥蜴等。繁殖期为4-6月。分布于印度、缅甸、中南半岛、菲律宾、新几内亚及所罗门群岛等地,在中国仅分布于广西、海南、云南、新疆和西藏的少数地点。

形态特征:猛隼头顶、头侧、枕、后颈和上背黑色,到下背、腰、翅覆羽、尾上覆羽和尾羽逐渐变为暗石板灰色或淡灰色。具黑色羽轴纹;中央尾羽灰色,具黑色模糊的横斑,老鸟仅具1道黑色亚端斑,外侧尾羽内翈具显著的黑色或肉桂皮黄色横斑;初级飞羽次级飞羽黑色,内翈具红棕色或淡灰棕色横斑和斑点,内侧次级飞羽与背同色。微沾浅棕色,其余下体暗栗红色,胸侧微具黑色羽干纹,翼下覆羽和腋羽暗栗色。

幼鸟和成鸟大体相似,但上体较暗,下体从胸开始往后到尾下覆羽具粗著的黑色羽干纹。

虹膜黑褐色,嘴淡蓝灰色,先端黑色,跗蹠与趾黄色,爪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168-249克,体长258-300毫米,嘴峰18-19毫米,翅221-238毫米,尾95-110毫米,跗蹠30-33毫米。

栖息环境:栖息于有稀疏林木或者小块丛林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但很少在茂密的森林中。

生活习性: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尤其是在清晨和黄昏最为活跃。主要以鞘翅目昆虫、小鸟和蝙蝠为食,也吃老鼠和蜥蜴等。主要在空中一边飞行,一边追捕猎物,捕到后直接带到树上去啄食。捕食活动主要在清晨和黄昏,白天中午天热的时候多休息。

叫声:似黄爪隼的哭叫声——“ke-ke-ke-ke”

分布范围:原产地:不丹、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尼泊尔、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所罗门群岛、泰国和越南。

区域灭绝:孟加拉国。

游荡:文莱达鲁萨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斯里兰卡。

不确定:帕劳。

在中国仅分布于广西、海南、云南、新疆和西藏的少数地点。各地均极罕见,其中在云南为

夏候鸟或留鸟,而海南东方的记录仅是早期文献的记载,新疆的记录也可能是鉴定有误,或者是偶见的迷鸟。201310月至11月在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境内观察记录到猛隼2只。

繁殖方式:繁殖期为4-6月。通常利用位于陡峭悬崖边上的高大树木上的乌鸦以及其他鸟类的旧巢,偶尔也在悬崖的岩石边自己筑巢,但巢极为简陋而粗糙。每窝产卵3-4枚。由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为25天。

亚种分化:

猛隼(2亚种)


中文名称

学 名

命名者与年代

1

猛隼巴布亚亚种

Falco severus papuanus

A. B. Meyer & Wiglesworth, 1893

2

猛隼指名亚种

Falco severus severus

Horsfield, 1821

种群现状: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ver 3.1——无危(LC)。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级保护动物。

美洲隼.jpg

名称类别:

【中文名称】美洲隼

【拉丁学名】Falco sparverius

【命名时间】Linnaeus, 1758

【英文名称】American Kestrel

【科属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隼形目鹰科巨隼亚科隼属

美洲隼,隼科隼属的一种鸟类。是美国最小的猛禽,也是西半球唯一的红隼,广泛在北美洲和南美洲。对环境的适应力强,常常栖息于开阔林地、草原、半荒漠地区以及市郊。以大型昆虫和小型啮齿动物为主要食物。美洲隼寿命10岁左右。

外形特征:美洲隼是世界上除了塞舌尔隼以外,体型最小的猛禽。其外形优雅,雌、雄鸟种体色上具有明显的两型性,雄鸟的头顶、胸部、背部和尾羽为红棕色,胸前具有细小黑斑,翅膀为灰蓝色,尾羽末端有黑色宽横斑,嘴喙为黑色,腊膜为橘黄色,脸颊灰白色,眼睛下方和后方有黑色纵斑,雌鸟体型较大,全身偏红褐色,胸前有黑色纵斑,背部、翅膀和尾羽上有黑色横纹,是隼科鸟类中羽色最显眼的种类之一。

生活习性:美洲隼适应环境能力强,可以在公园、郊区、森林边缘、高山,甚至沙漠都可以发现它们的踪迹。日行性猛禽。在夏天里,美洲隼通常在晨昏捕食蝗虫等大型昆虫,而冬天里,则整个白天都在捕食小型哺乳动物、小型鸟类、蛇类、蜥蜴、蛙类和蝎子。飞行速度很快,翅膀快速向下扇动,常在空中盘旋并垂直扑向猎物,偶尔也会在栖木上等候,栖息时尾羽会不停地上下摆动。

生长繁殖:美洲隼为一夫一妻制,繁殖季节在3~7月份,每巢产卵4~6枚,孵化期28~32天,羽毛生长完全需要30~38天。雌鸟1岁性成熟,并且可以繁殖,美洲隼寿命10岁左右。繁殖期为5~7月。通常营巢于悬崖、山坡岩石缝隙、土洞、树洞和喜鹊乌鸦以及其它鸟类在树上的旧巢中。巢较简陋,由枯枝构成,里面铺垫有草茎、落叶和羽毛。每窝产卵通常4~5枚,偶尔有多至8枚和少至3枚的。如果巢卵被破坏,通常还要下补偿性的一窝,但产卵的数量则明显减少,通常为2~3枚。卵的颜色为白色或赭色,密被着红褐色的斑点,但也有的仅在钝端被有少许红褐色斑。通常每隔1天或2天产1枚卵,产完第一枚卵后,雌鸟就不再离巢,时而卧伏于巢内,时而站立在巢口外突出的岩石上。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雄鸟承担护卫任务,每隔一段时间就飞回巢区附近的石壁上或树冠上,偶尔也替换雌鸟孵卵,孵化期28~30天。雏鸟为晚成性,刚孵出时体重仅13~14克,全身被有稀疏的白色绒羽,头大颈细,呈爬伏状态,勉强能够摇头,10天后变为淡灰色绒羽。雏鸟由亲鸟共同喂养大约30天左右离巢。

栖息环境:通常栖息在山区植物稀疏的混合林、开垦耕地及旷野灌丛草地,主要以昆虫、两栖类、小型爬行类 、小型鸟类和小型哺乳类为食。红隼平常喜欢单独活动,尤以傍晚时最为活跃。飞翔力强,喜逆风飞翔,可快速振翅停于空中。视力敏捷,取食迅速,见地面有食物时便迅速俯冲捕捉,也可在空中捕取小型鸟类和蜻蜓等。

红隼栖息于山地森林 、森林苔原 、低山丘陵 草原 、旷野、森林平原、农田 耕地和村庄 附近等各类生境中,尤以林缘、林间空地、疏林和有稀疏树木生长的旷野、河谷 和农田地区较为常见,但在茂密的大森林中少见。迁徙时常集成小群,特别是在秋季。每天拂晓开始活动,飞翔时两翅快速地煽动,偶尔进行短暂的滑翔。栖息时多在空旷地区孤立的高大树木的树稍上或者电线杆上。叫声单调而尖锐,很象一种响铃的声音。主要以蝗虫、蚱蜢、吉丁虫 、螽斯、蟋蟀等昆虫为食,也吃鼠类、雀形目鸟类、蛙、蜥蜴、松鼠、蛇等小型脊推动物。觅食活动在白天,主要在空中觅食,或在高空迎风展翅,或在地面低空飞行搜寻食物 ,有时煽动两翅在空中作短暂停留观察猎物,一但发现猎物,则折合双翅,突然俯冲而下直扑猎物,抓获以后就地吞食,然后再从地面上突然飞起,迅速升入高空。有时也采用站立在山丘岩石高处,或站在树顶和电线杆上等候的方法,等猎物出现在面前时才突然出击。

地理分布:美洲隼从阿拉斯加中部和加拿大南部起,通过美国和中美洲,到达南美洲大部(但不包括亚马逊河流域),以及加勒比海地区。

0.jpg

亚种分化:已有十七个被认同的亚种,主要分布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索诺拉州和锡那罗亚州、墨西哥、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低地松稀树草原、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西北部山区、玻利维亚高原、巴西、厄瓜多尔、智利和阿根廷火地岛等地。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上一篇:燕隼
下一篇:矛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