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冠伞鸟(学名:Ampelion rubrocristatus):是中小型鸟类。体长22厘米,体重47-80克。雄鸟具艳丽发闪光的羽饰。体色暗淡大体呈灰色,头部黑色,喙白色尖端黑色,虹膜红色。喙适中而偏垂,先端具钩;腿较短;尾中等,方形。鸣管结构及鸣肌复杂,叫声多变悦耳;离趾型足,趾三前一后,后趾与中趾等长;腿细弱,跗跖后缘鳞片常愈合为整块鳞板;雀腭型头骨。
栖息于海拔2200和4050米的亚热带或热带湿润山地森林和严重退化前的森林。主要以水果为食,也捕食昆虫。分布于玻利维亚多民族国家、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和委内瑞拉。
形状特征:红冠伞鸟是中小型鸟类。体格健壮,体长22厘米,雄鸟体重51–80克,雌鸟体重47–67克。体色暗淡大体呈灰色,头部黑色,喙白色尖端黑色,虹膜红色,背部铅灰色,翅膀和尾部棕褐色,臀部白色,肛门周围有横纹。最独特之处是其头上有艳丽发闪光的紫红色的羽冠,如丝线般放射开来。红冠伞鸟的羽色不算漂亮,但羽冠在鸟类中个性十足,一头反射线的红色羽冠四处张开,与头冠散射状的蛇鹫、皇冠鹤、麝雉等不同,更加野性十足。
喙适中而偏垂,先端具钩;腿较短;尾中等,方形。鸣管结构及鸣肌复杂,叫声多变悦耳;离趾型足,趾三前一后,后趾与中趾等长;腿细弱,跗跖后缘鳞片常愈合为整块鳞板;雀腭型头骨。
栖息环境:栖息于海拔2200-4050米的亚热带或热带湿润山地森林和严重退化前的森林,生活在森林或森林边缘。
生活习性:红冠伞鸟喜欢孤独,一般单独活动。它们栖息在森林中,爱站在森林的水边的树梢上,以食水果和昆虫为生,偶尔也会捕食如青蛙及蜥蜴等脊椎动物。一般性格较害羞,不喜欢引人注目,多在其飞行往不同谷地时惊鸿一瞥。在求偶场内雄性红冠伞鸟会发出多样的呜叫,此外在觅食时,如它们受到骚扰,也会发出极响亮刺耳的“呜吓”叫声。
分布范围:分布于哥伦比亚北部(圣玛尔塔山)、佩里哈山脉(哥伦比亚——委内瑞拉西部边境)、委内瑞拉西部的安第斯山脉、哥伦比亚南部、玻利维亚(圣克鲁斯南部)。
繁殖方式:在繁殖期求偶时,雄鸟眩耀辉煌的羽毛色彩并发声响亮的叫声,以求引人注目吸引更多的雌鸟。在秘鲁和玻利维亚繁殖期是11-1月。一夫多妻制,整个繁育下代的过程中,雄性把绝大部分的精力用在求偶的展示上。它们会聚集在求偶场上与其他雄性竞逐异性,完成交配后则把所有工作交结雌性完成。在求偶过程中雄性对外界的影响十分敏感,雄性们会双双成组,并进行“对抗性的演示”。当中包括面对面的躬腰、跳跃、拍翼,有时甚至会猛咬喙部;与此同时会发出不同的嘎嘎及咕哝的叫声。当雌鸟接近时,动作会变得更加频繁激烈。整个演示就在疯狂的行为及吵杂的叫嚣中进行,而且夹杂着许多奇怪的叫声。也有研究指出,求偶展示与光强度有关连,当早上的光强度与午间的光强度一样时,早上也会出现求偶展示。
由雌性负责营巢,多建于石脉外露或岩石洞穴附近,也只有雌鸟孵卵和照顾雏鸟。每窝产白色的卵2枚,孵化期为27-28天。
亚中分化:单型种,无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