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类别:
【中文名称】长嘴半蹼鹬
【拉丁学名】Limnodromus scolopaceus
【命名时间】Say, 1823
【英文名称】Long-billed Dowitcher
【种属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鸻形目、鹬科
长嘴半蹼鹬(学名:Limnodromus scolopaceus):是鸟纲鹬科的小型涉禽。体重115.2克,体长270-300毫米。嘴较长而笔直、黑色,基部较淡。脚亦较长、淡绿色。上体呈黑褐斑杂状,下体呈锈红色。胸和两侧具黑色横斑,下背具白色楔状斑,腰和尾白色具黑色横斑。冬羽灰色、腹白色、尾下覆羽具黑色横斑。虹膜暗褐色,嘴较长、黑褐色,基部较淡为黄绿色。脚灰色或褐绿色。
夏季主要栖息于北极冻原和冻原森林地带,迁徙和越冬期间主要栖息于沿海海岸及其附近沼泽地带。会在地上近水源位置筑巢。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喜欢在小水塘、沼泽边和潮涧地带活动和觅食。主要以昆虫、昆虫幼虫和软体动物及甲壳类动物为食,有时也会吃植物。分布于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冬天至巴拿马,会迁徙至美国南部及中美洲。有些甚至会迁到西欧。
形态特征:长嘴半蹼鹬夏季上体暗红褐色,具淡色和棕色羽缘,眉纹白色,头顶、脸和前颈具黑褐色斑点。下背纯白色、呈楔形,腰和尾上覆羽白色具黑色横斑;尾黑褐色具白色横斑和端斑。翅覆羽褐色,第一枚初级飞羽最长具白色羽轴,最内侧初级飞羽具窄的白色端斑,次级飞羽具窄的白色羽缘和较宽的白色端斑。下体绣红色,胸具黑色斑点和横斑,两胁横斑较窄。腹栗褐色无斑,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微具横斑。冬羽暗灰色,前颈和胸较灰微具斑点;腹纯白色,尾上、尾下覆羽和尾羽具白色横斑和端缘。
幼鸟头、颈灰色,翕、肩暗褐色具窄的暗栗色羽缘,胸缀有皮黄色。
虹膜暗褐色,嘴较长、黑褐色,基部较淡为黄绿色。脚灰色或褐绿色,幼鸟多为黄绿色。脚亦较长。
大小量度:体重115.2克,体长270-300毫米,嘴峰58-78毫米,翅135-159毫米,尾51-62毫米,跗蹠34-46毫米。
近种区别:相似种半蹼鹬体型较大,嘴、脚较短,下背纯白色;斑尾塍鹬体型亦较大,嘴向上翘,区别亦较明显,野外亦易区别。
栖息环境:夏季主要栖息于北极冻原和冻原森林地带,迁徙和越冬期间主要栖息于沿海海岸及其附近沼泽地带。会迁徙至美国南部及中美洲。有些甚至会迁到西欧,并逗留颇长的时间。
生活习性: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喜欢在小水塘、沼泽边和潮涧地带活动和觅食。主要以昆虫、昆虫幼虫和软体动物及甲壳类动物为食,觅食时常常把嘴深深地插入泥中。
分布范围:原产地:安提瓜和巴布达、阿根廷、阿鲁巴、巴巴多斯、伯利兹、百慕大、加拿大、开曼群岛、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古巴、萨尔瓦多、关岛、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日本、马提尼克岛、墨西哥、尼加拉瓜、北马里亚纳群岛、巴拿马、波多黎各、俄罗斯联邦(东亚区)和美国。
游荡:安圭拉、文莱达鲁萨兰国、捷克的、丹麦、多明尼加共和国、厄瓜多尔、芬兰、法国、德国、希腊、瓜德罗普岛、香港、匈牙利、冰岛、印度、印度尼西亚、爱尔兰、以色列、意大利、牙买加、马来西亚、摩洛哥、荷兰、挪威、阿曼、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波兰、葡萄牙、圣基茨和尼维斯、西班牙、瑞典、泰国、英国、越南、维尔京群岛和撒哈拉沙漠西部。
不确定:中国台湾。
繁殖方式:繁殖期6-8月。营巢于冻原和冻原森林地带湖泊和水塘等水域岸边或邻近草地上和冻原沼泽上。巢多置于突出的土堆上,大小为10-12厘米。雄的求偶行为是飞翔鸣叫。每窝通常产卵4枚。卵为橄榄色至褐色,变化较大,被有褐色或深灰色斑点。卵的大小为41-44毫米-29-32毫米。雌雄轮流孵卵,以雌鸟为主,雄鸟多在巢附近警戒。孵卵时甚为恋巢,常常在入侵者快到巢跟前时才突然从巢中飞出,并在入侵者头上来回飞翔鸣叫,直至入侵者离开。孵化期约20天,雌鸟通常先离开繁殖地,雏鸟由雄鸟带领和照看,当有入侵者接近时,雄鸟常在头顶上空来回进行骚扰飞行,并高声鸣叫,直至入侵者离开。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据估计,长嘴半蹼鹬的全球物种数量超过400000只(湿地国际,2006年),而全部估计数量包括:中国台湾迁徙数平均50只,越冬数平均50只;日本的迁徙数平均50只,越冬数平均50只,繁殖对约10000-100000只,俄罗斯的繁殖对约1000-10000只(2009年)。
趋势论证:该物种的总体数量趋势不确定(湿地国际 2006年)。该物种在过去40年(截止2016年)中在北美经历了一个小的或统计上不显著的增长(来自繁殖鸟类调查或圣诞鸟数量的数据:Butcher和Niven,2007年),但是,这些调查覆盖北美物种范围的不到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