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杓鹬(学名:Numenius minutus )是鸻形目鹬科的涉禽,体长30厘米左右,体重100-250克。是体型最小的杓鹬。头顶黑褐色,具较细的中央冠纹。穿眼纹黑褐色,眉纹淡黄色。背、肩羽黑色,密布淡黄色羽缘斑。前颈、胸皮黄色,具细的黑褐色条纹。腹白色,两胁具黑褐色斑。嘴峰略微向下弯曲,下喙基部肉色。栖息地在湖边、沼泽、河岸及附近的草地和农田。冬季出现在沿海地区。食物有昆虫(如大蚂蚁)、蟹类、草籽等。分布于俄罗斯,蒙古,日本,韩国,泰国,菲律宾,新加坡等国;越冬地在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偶然飞抵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等。
外形特征:小杓鹬属小型涉禽,它的嘴长而向下弯曲,呈肉红色,前头、头顶和后头黑褐色;眼上粗著的眉纹和中央冠纹淡黄色。头侧和颈黄灰色,散布暗褐色条纹。一条黑纹穿过眼到眼后。上体黑褐色,羽缘有沙黄色缺刻。下背、腰和尾上覆羽黑褐色,有灰白色横斑。飞羽、初级覆羽、小覆羽黑褐色;尾羽灰褐色,有黑褐色横斑。颏和喉白色或沾土黄色。胸部充满沙黄色,多褐色斑纹;腹部及尾下覆羽奶白色,或略沾黄色;胁具黑褐色横斑。翼下覆羽、腋羽黄色,密布黑褐色细斑纹。雌雄羽色相同,雌性体型大些。亚成鸟通体更多土黄色杂斑;胸前的褐色条纹和胁的暗斑不显著或者消失。
虹膜黑褐色。嘴端黑色,下喙基部肉色。腿黄色或染灰蓝色,跗蹠具盾状鳞。
大小量度:体重108-250克;体长290-320毫米;嘴峰41-51毫米;翅171-196毫米;尾62-79毫米;跗蹠45-55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小杓鹬在繁殖期多栖息于亚高山森林及矮树丛地带,并喜欢在附近的湖边、河岸、沼泽及草地上活动、觅食,也出现在开阔的火烧迹地和砍伐后的落叶松林地上。迁徙期间多在湖滨、河边沙滩、海岸沼泽以及附近的农田、耕地和草原上活动。冬季则主要栖息在沿海附近的沼泽、湿地、草原、湖泊、河流与农田地带。
生活习性:平常大多单独或呈小群活动,但迁徙和越冬时也同其他鹬类集成较大的群体。在海边每当潮水退后,它们就到被潮水淹没过的滩涂上觅食,涉水于浅滩淤泥中,啄食昆虫、昆虫幼虫、小鱼、小虾、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有时也吃藻类、草籽和植物种子。
叫声:飞行或成群进食时发出叽喳的“te-te-te”声,告警时发出嘶哑的“chay-chay-chay”声。
分布范围:分布于澳大利亚、汶莱、中国、科科斯(基林)群岛、关岛、印度尼西亚、日本、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大韩民国、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蒙古、北马里亚纳群岛、帕劳、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泰国、东帝汶。
旅鸟:圣诞岛、芬兰、德国、香港、哈萨克斯坦、新西兰、挪威、塞舌尔、新加坡、斯里兰卡、英国、美国。
产地不确定:加拿大。
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北部的内蒙古、黑龙江以及南部的福建、台湾、广东等省区。小杓鹬繁殖于俄罗斯的东西伯利亚和蒙古,越冬在印度尼西亚至澳大利亚一带。在中国为旅鸟,只是春季于4-5月,秋季于9-10月在迁徙时途经中国境内,多见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北部、河北、山东往南直到广东、福建、香港和台湾。不过也有繁殖于宁夏和内蒙古的报告。
繁殖方式:繁殖期为6-7月,在西伯利亚的亚高山森林、灌丛地带集群营巢。大多选择林缘或火烧过后的开阔林地中,置巢于地上凹陷处或树旁,也置于水边或沼泽地边的干芦苇地上的凹坑内。巢内垫有枯草,每窝产卵3-4枚,卵的颜色为绿色或橄榄皮黄色,其上被有褐色或石板灰色的斑点。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二级。
种群现状: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