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爱的动物园 > 鸟类 > 鸻形目
鸻形目
青脚滨鹬
发表时间:2021-12-21 08:59:04

青脚滨鹬.jpg

名称类别:

中文名称青脚滨鹬

拉丁学名Calidris temminckii

命名时间Leisler1812

英文名称Temminck's Stint

种属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鸻形目、

青脚滨鹬(学名:Calidris temminckii)是丘鹬科滨鹬属鸟类。小型涉禽,体长12-17厘米。外形大小和长趾滨鹬相似。嘴黑色,脚黄绿色。夏羽上体灰黄褐色,头顶至后颈有黑褐色纵纹。背和肩羽有黑褐色中心斑和栗红色羽缘及淡灰色尖端。眉纹白色,颊至胸黄褐色具黑褐色纵纹,其余下体白色,外侧尾羽纯白色。冬羽上体淡灰褐色具黑色羽轴纹。胸淡灰色,其余下体白色。飞翔时翼上有明显的白带,受惊时能垂直起飞升空。

形态特征:上体暗灰褐色头顶至后颈较淡呈淡灰褐色且具细的黑褐色纵纹。头顶缀有些栗棕色。前额淡白色具不明显的褐色纵纹;眼先、颊、耳区和颈侧褐色,缀有淡棕色和具黑褐色纵纹,白色眉纹窄而不明显。翕、肩多数羽毛和三级飞羽中央黑色,边缘栗棕色,尖端淡灰色,翅上覆羽褐色,多具皮黄褐色羽缘,中覆羽较淡具灰色羽缘,大覆羽暗褐色,尖端白色,在翅上形成白色翅带。初级飞羽黑褐色,第一枚初级飞羽羽轴白色,次级飞羽黑褐色,近基部羽缘和尖端白色。下背和腰黑褐色,羽缘灰色。尾上覆羽和中央尾羽基部暗灰褐色,中央尾羽尖端较暗,尾上覆羽和尾的两侧白色,外侧3对尾羽全白色,有时微缀有灰色。颏、喉白色。前颈和上胸灰色。缀有棕色和微具黑褐色纵纹,其余下体,包括腋羽和翅上覆羽白色。冬羽上体灰褐色具窄的灰色羽缘和黑色羽轴纹。下背和中央尾上覆羽较暗。两翅和夏羽相似但无任何棕色着染。眼先和颊灰白色具窄的褐色纵纹,颈侧灰褐色。下体白色,前颈和上胸灰褐色,有时仅在胸两侧形成一大块灰褐色斑。

幼鸟似非繁殖羽,但较暗褐。翕、肩、三级飞羽和翅上覆羽具黑色亚端细纹和皮黄色或棕皮黄色羽缘。下体白色,胸暗褐色缀有皮黄色。

虹膜暗褐色,嘴黑色,下嘴基部常为褐色、绿灰色或暗黄色。脚绿色、灰绿色、黄色或褐黄色。

大小量度

性别

体重

体长

嘴峰

跗跖

雄性

16-29

125-165毫米

15-18毫米

91-100毫米

44-51毫米

16-18毫米

雌性

20-32

138-160毫米

15-19毫米

90-100毫米

44-52毫米

17-18毫米

近种区别:

长趾滨鹬

相似长趾滨鹬体较暗富有更多栗棕色。嘴较长而细,脚亦较长。外侧尾羽灰色,飞翔时除白色翅带外,有的背上还有白色"v"形斑。区别亦甚明显,野外不难识别。

栖息环境:栖息于沿海和内陆湖泊、河流、水塘、沼泽湿地和农田地带,特别喜欢在有水边植物和灌木等隐蔽物的开阔湖滨和沙洲,不喜欢裸露的岩石海岸,有时也出现在远离水域的草地和平原地区。

生活习性:单独或成小群活动,迁徙期间有时亦集成大群。受惊时常蹲伏于地,受威胁时能迅速地、几乎垂直地急速升高。主要以昆虫、昆虫幼虫、蠕虫、甲壳类和环节动物为食。常在水边沙滩、泥地、田埂上或浅水处边走边觅食。

分布范围:原产地:阿富汗、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奥地利、阿塞拜疆、巴林、孟加拉国、白俄罗斯、比利时、不丹、文莱达鲁萨兰国、保加利亚、布隆迪、柬埔寨、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乍得、中国、刚果民主共和国、科特迪瓦、塞浦路斯、捷克的、丹麦、吉布提、埃及、厄立特里亚、爱沙尼亚、埃塞俄比亚、芬兰、法国、冈比亚、格鲁吉亚、德国、加纳、希腊、几内亚、香港、匈牙利、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以色列、意大利、日本、约旦、哈萨克斯坦、肯尼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韩国、科威特、吉尔吉斯斯坦、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拉脱维亚、黎巴嫩、利比里亚、利比亚、马其顿,前南斯拉夫共和国、马来西亚、马尔代夫、马里、马耳他、毛里塔尼亚、蒙古、摩洛哥、缅甸、尼泊尔、荷兰、尼日尔、尼日利亚、挪威、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的状态、菲律宾、波兰、葡萄牙、卡塔尔、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中亚俄罗斯,东亚俄罗斯,欧洲俄罗斯)、卢旺达、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塞舌尔、塞拉利昂、新加坡、斯洛伐克、索马里、南非、南苏丹、西班牙、斯里兰卡、苏丹、瑞典、瑞士、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泰国、多哥、突尼斯、火鸡、土库曼斯坦、乌干达、乌克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乌兹别克斯坦、越南、也门、塔吉克斯坦、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泰国、多哥、突尼斯、火鸡、土库曼斯坦、乌干达、乌克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乌兹别克斯坦、越南、塔吉克斯坦、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泰国、多哥、突尼斯、火鸡、土库曼斯坦、乌干达、乌克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乌兹别克斯坦、越南、也门。

游荡:亚美尼亚、英属印度洋领地、布基纳法索、克罗地亚、关岛、爱尔兰、黑山、北马里亚纳群岛、塞尔维亚、美国、赞比亚。

繁殖方式:繁殖期5-7月。营巢于水域附近地上,通常置巢于草丛中或灌木下,或两块大石头间的地上和沼泽地中的土丘上,也在林缘沼泽和湿草地上营巢。巢较简陋,主要是地面上的小凹坑,内放有枯草和树叶。每窝产卵通常4枚,偶尔3枚。卵为梨形,绿灰色或黄褐色、被有暗褐色斑纹及少许蓝灰色斑点,卵的大小为26-31毫米×19-22毫米。孵卵由雄鸟承担,孵化期21天。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上一篇:长趾滨鹬
下一篇:小滨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