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类别:
【中文名称】白尾麦鸡
【拉丁学名】Vanellus vanellus
【命名者及时间】Lichtenstein, 1823
【英文名称】White-tailed Lapwing, White-tailed Plover
【科属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鸻形目、鸻科、麦鸡属
白尾麦鸡,属鸻科(Charadriidae),是鸻形目的一科。小、中型涉禽,体长约240毫米;嘴形细狭,尖端具隆起;鼻孔直裂,有鼻沟;跗骨后侧具网状鳞,前缘亦常具网状鳞;趾不具瓣蹼;中爪不具栉缘。共有32属63种,分布遍于全世界。在高纬度繁殖的种为候鸟,其中有些种能迁徙到很远的地方。除繁殖季节,鸻类高度结群。以动物性食物为主,部分取食植物。日夜活动。在沼泽附近杂草丛生的地面凹陷处营巢。每窝产卵4~5枚。卵皮黄色或灰色,有黑斑点。雏鸟为早成性。雌雄皆孵卵和照料幼鸟。
物种特征:白尾麦鸡体长26 –29 cm,属中型涉禽。雌雄同色;嘴是黑色,头、上体和前胸浅灰褐色、下体白;极长的腿呈鲜艳的橙黄色,飞行时伸出纯白色尾部很多;初级飞羽黑色,次级飞羽和翼上覆羽白色,在翼上形成很宽的白色带;翼下覆羽灰白色。中亚繁殖的种群是迁徙性鸟类,中东伊朗、伊拉克的种群是留鸟。栖息于湖泊、河流附近荒漠、半荒漠中的湿地里。繁殖期在4月底到6月初,7月开始集群。迁徙期:春季3月中旬到4月初;秋季7月底到8月,最晚到9月底。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低危(LC)。
分布范围:栖息:阿富汗,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巴林,孟加拉国,埃及,印度,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以色列,约旦,哈萨克斯坦,科威特,尼泊尔,阿曼,巴基斯坦,卡塔尔,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沙特阿拉伯,苏丹,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土耳其,土库曼斯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乌兹别克斯坦。
漂泊:阿尔及利亚,奥地利,保加利亚,乍得,塞浦路斯,丹麦,埃塞俄比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意大利,阿拉伯利比亚民众国,马耳他,摩洛哥,荷兰,尼日尔,尼日利亚,波兰,西班牙,瑞典,突尼斯,英国,也门。
中亚的迁徙种群繁殖于哈萨克斯坦南部、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以及阿富汗北部、伊朗、叙利亚、约旦、土耳其的零星地点;越冬于非洲东南部、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迁徙期见于中东和欧洲西部。
在伊拉克、伊朗南部繁殖的种群不迁徙,是留鸟。
白尾麦鸡原来在中国没有分布。1只成鸟于2012年8月15日在新疆喀什地区的莎车县附近的一个水库被当地观鸟爱好者丁进清拍摄到,成为中国鸟类新记录(待正式发表)。
生活习性:常成群活动,特别是冬季,常集成数十至数百只的大群。善飞行,常在空中上下翻飞,飞行速度较慢,两翅迟缓地扇动,飞行高度亦不高。有时亦栖息于水边或草地上,当人接近时,伸颈注视,发现有危险则立即起飞。食蝗虫、蛙类、小型无脊椎动物、植物种子等。主要吃甲虫、鞘翅目、鳞翅目昆虫、金花虫、天牛幼虫、蚂蚁、石蛾、蝼蛄等昆虫和幼虫,也吃虾、蜗牛、螺、蚯蚓等小型无脊椎动物和大量杂草种子及植物嫩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