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嘴鸥科外文名是Chionididae,鞘嘴鸥介于鸻和鸥之间,嘴似鹑鸡类,产于亚南极地区的海岛。
鞘嘴鸥科 (Chionididae),鞘嘴鸥介于鸻和鸥之间,嘴似鹑鸡类,能在地面快跑。鞘嘴鸥产于亚南极地区的海岛,仅1属2种。
1.鞘嘴鸥
鞘嘴鸥是鞘嘴鸥科(Chionididae)鞘嘴鸥属(Chionis)两种海滨鸟类的统称。该科是仅分布于南极地区的唯一鸟科,有着粉红色眼圈的眼睛和短而粗硬的喙,喙的底部覆盖着一层角状的护套,仅2种,除白鞘嘴鸥外,另一种为黑脸鞘嘴鸥(见上图),也称小鞘嘴鸥,体长约36厘米,于白鞘嘴鸥相似,喙为黑色,分布在一些亚南极群岛上。
简介:鞘嘴鸥是鞘嘴鸥科(Chionididae)鞘嘴鸥属(Chionis)两种海滨鸟类的统称。该科是仅分布于南极地区的唯一鸟科。因嘴基周围的粗糙角质鞘遮盖著鼻孔而得名。是富进攻性的食肉鸟,以企鹅、燕鸥、海燕的幼雏和卵为食,此外还拾取海豹的胎衣、粪便以及捕鲸站周围的残渣为食。嘴短粗,基部有具小疣状突起的皮肤。两眼具绯红色边。翅具尖锐的距。腿短粗。脚不具蹼,呈蓝灰色。
白鞘嘴鸥(Chionis alba),又名雪鞘嘴鸥,体长40公分,嘴黄色。小鞘嘴鸥(Chionis minor)嘴黑色,体稍小。在离陆地几百哩的海上可见到鞘嘴鸥,但在海岸边常可见到它们小群栖居。不怕人。常用翅距互相格斗。每窝产卵2或3枚,卵产于岩缝中。通常只有一只幼雏成活。
分类特征:鞘嘴鸥是鸻形目鞘嘴鸥科鞘嘴鸥属鸟类。
鞘嘴鸥是非常独特的鸟类,介于鸻和鸥之间,嘴似鹑鸡类,能在地面快跑,有的学者把它划到鸻形目,是一种涉禽。鞘嘴鸥跟海鸥明显不同,海鸥爪上都有蹼,而鞘嘴鸥的爪上没有蹼,不能在海上捕食鱼虾,一些鸟类学家认为鞘嘴鸥比较类似海鸥和燕鸥的祖先。
外形特征:白鞘嘴鸥体长35-41厘米,翼展75-80厘米,嘴短粗呈黄色,基部有具小疣状突起的皮肤,两眼具绯红色边,长得圆圆胖胖,全身雪白,翅具尖锐的距,腿短粗,脚不具蹼,呈蓝灰色,因嘴基周围的粗糙角质鞘遮盖著鼻孔而得名。
分布范围:白鞘嘴鸥常见于南极海岸、亚南极带岛屿等地,冬天会飞往南美洲南部过冬。白鞘嘴鸥在海岸边小群栖居,不怕人,性凶猛好斗,常用翅距互相格斗。白鞘嘴鸥分布范围比黑脸鞘嘴鸥更广,从南极半岛一直到南美洲东南部的福克兰群岛。目前估计约 10,000 对。
食性特征:白鞘嘴鸥是杂食性鸟类,也是富进攻性的食肉鸟,以企鹅、燕鸥、海燕的幼雏和卵为食,也拾吃贝类、小甲壳类,还取海豹的胎衣、粪便以及捕鲸站周围的残渣为食。
繁殖特征:白鞘嘴鸥三岁可以交配,繁殖于南极、亚南极,常在企鹅繁殖地附近筑巢,巢选择岩石缝或大石头下,每窝产卵2或3枚,卵呈淡棕色,有黑灰色斑点,孵化期28天,雏鸟全身覆盖着灰色的绒毛,过约50天后便会自立,通常只有一只幼雏成活。
生活习性:白鞘嘴鸥能飞翔,但大部分时间都在地面上搜寻食物,只有在受到惊吓或者迁徙时才飞行。南极地区,常可见到白鞘嘴鸥贼头贼脑地巡视企鹅巢穴,偷取企鹅父母喂养小企鹅掉下的碎屑,也吃掉企鹅一时大意遗下的企鹅蛋,甚至主动攻击孤身的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