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类别:
【中文名称】棕头鸥
【拉丁学名】Larus brunnicephalus Jerdon
【命名者及时间】Jerdon, 1840
【英文名称】Brown-headed Gull
【种属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鸻形目、鸥科、鸥亚科
棕头鸥(学名:Larus brunnicephalus Jerdon)是中型水鸟,体长41-46厘米。嘴、脚深红色。夏羽头淡褐色,在靠颈部具黑色羽缘,形成黑色领圈。肩、背淡灰色,腰、尾和下体白色。外侧两枚初级飞羽黑色,末端具显著的白色翼镜斑。其余初级飞羽基部白色,具黑色端斑,飞翔时极明显。冬羽头、颈白色,眼后具一暗色斑,其余和夏羽相似。
5月中旬产卵,每巢3-4枚,卵重46克左右,表面有黑褐色斑点或条状斑纹,孵化期25天,幼鸟飞羽齐后,才随亲鸟离去。10月后,除极个别外,绝大部分鸥集群南飞越冬。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西海岸。
形态特征:棕头鸥夏羽头淡褐色,在与白色颈的接合处颜色较深,具黑色羽尖,形成一黑色领圈,尤以后颈和喉部明显。眼后缘具窄的白边。背、肩、内侧翅上覆羽和内侧飞羽珠灰色,外侧翅上覆羽白色。初级飞羽基部白色,末端黑色,外侧两枚初级飞羽黑色,具显著的卵圆形白色亚端斑。内侧飞羽白色,尖端黑色。腰、尾和下体白色。冬羽和夏羽相似,但头白色,头顶缀淡灰色,耳覆羽具暗色斑点。幼鸟和冬羽相似,但外侧初级飞羽末端无白色翼镜斑,尾末端具黑色亚端斑和窄的白色尖端。虹膜暗褐色或黄褐色,幼鸟几乎白色。嘴、脚深红色,幼鸟黄色或橙色,嘴尖端暗色。
大小量度:体重♂550-714克,♀450-700克;体长♂419-466毫米,♀421-462毫米;嘴峰♂37-41毫米,♀35-37毫米;翅♂344-379毫米,♀323-341毫米;尾♂133-143毫米,♀121-138毫米;跗蹠♂50-55毫米,♀49-50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繁殖期间栖息于海拔2000-3500米的高山和高原湖泊、水塘、河流和沼泽地带,非繁殖期主要栖息于海岸、港湾、河口及山脚平原湖泊、水库和大的河流中。
生活习性:迁徙:夏候鸟,部分冬候鸟。春季于4-5月迁到繁殖地,秋季于9-10月离开繁殖地。
食性: 主要以鱼、虾、软体动物、甲壳类和水生昆虫为食。
习性: 常成群活动。
分布范围:棕头鸥分布于亚洲中部、南部、东南部;中国青藏高原有繁殖,云南有越冬。
繁殖于亚洲中部;冬季至印度、中国、孟加拉湾及东南亚越冬。一般罕见,但地方性常见于繁殖地点(如青海湖)。繁殖在西藏中部及青海,也繁殖于内蒙古西部的鄂尔多斯高原。迁徙时见于中国北部及西南部。有些鸟在云南西部并偶尔在香港越冬。
中国分布: 繁殖于新疆、青海和西藏;越冬于云南、香港等地,偶尔也见于浙江;迁徙期间经过甘肃、河北、山西等省。
世界分布: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蒙古、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新加坡、斯里兰卡、塔吉克斯坦、泰国、乌兹别克斯坦、越南。
旅鸟:阿富汗、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以色列、吉尔吉斯斯坦、马尔代夫、阿曼、阿拉伯联合大公国。
繁殖于印度西北部帕米尔高原;越冬于印度和中南半岛。
繁殖方式:有固定巢区,每年在青海湖鸟岛上产卵孵化育幼。每年3月中、下旬迁来青海湖。刚来时有近一个月的时间活动在环湖各河口一带或近湖居民点附近,4月中旬陆续集中到鸟岛营巢。它们往往偷取斑头雁的筑巢材料,并在亲雁外出时偷食雁卵。平均每平方米3.2个鸥巢,最密处每平方米6个以上。5月中旬产卵,每巢3-4枚,卵重46克左右,表面有黑褐色斑点或条状斑纹,孵化期25天,幼鸟飞羽齐后,才随亲鸟离去。 棕头鸥繁殖于亚洲中部,西藏中部及青海。每年9-10月是南迁的时间,越冬在印度、孟加拉湾及东南亚及中国云南西部、广东、香港等地,最远达南海西沙群岛。巢甚简陋,主要为地上凹坑,内垫有少许苔藓或枯草。每窝产卵通常3枚,赭色或淡绿色、被有黑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57-67毫米×39-47毫米。
棕头鸥的群体防御能力很强,尤其是在产卵孵化、育雏期,有人,畜或其他天敌进入巢区时,棕头鸥会群在低空盘旋,俯冲、嘶叫或排粪,直到入侵者远离巢区为止。棕头鸥主食鱼及水生软体动物。它们捕食能力远不有及鸬鹚和鱼鸥,所以经常迫随鸬鹚、鱼鸥之后寻找剩余物。具有较强的飞行能力,能毫不费力地迎风飘举或顺风滑翔。4月初5月中旬为棕头鸥求偶期。孵化时,雄、雌鸟交替孵卵觅食,孵化期为24-26天,6月初雏鸥出壳。雏鸥长着褐色绒毛,杂有黑色斑纹,雏鸥出壳就会取食,10多天便可随亲鸟活动。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种群现状: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相关报道:青海湖棕头鸥早于红嘴鸥数天飞抵滇池,飞越崇山峻岭,飞越千山万水,昆明人的老朋友海鸥又悄悄来到滇池。不过,这两天飞来的不是红嘴鸥,而是住在青海湖和新疆一带的棕头鸥。2009年10月21日昆明市鸟协理事长王紫江表示,通常情况下,棕头鸥会早于红嘴鸥三四天,一个星期或者十来天左右的时间到达昆明。
据鸟类协会的志愿者介绍,他们在2009年10月18日首次观测到飞抵滇池的海鸥一共有32只,19日增加到了53只,而21日已经有了100多只。据王紫江介绍,棕头鸥与红嘴鸥是同一个属种,体型比红嘴鸥略大,普通人不容易分辨清楚。“棕头鸥翅膀部位有个特别醒目的白斑,这是棕头鸥和红嘴鸥最大的区别。”
据介绍,棕头鸥的繁殖地在青海湖和新疆一带,通常情况下,棕头鸥总是比住在西伯利亚的红嘴鸥先一步到达昆明。“在来昆过冬的海鸥中,棕头鸥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但每年冬天,它们都是最先到达的。”鸟协观察员也发现,现昆明确实存在着一小部分红嘴鸥。“但那可能是往年留在昆明没走的红嘴鸥家族。”
科学研究:2006年4-9月,采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对青海湖重要繁殖水鸟棕头鸥在不同繁殖阶段的活动性,以及与人和鸟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对6只棕头鸥个体的遥测结果表明,繁殖初期棕头鸥的活动区较大,进入繁殖中期,活动区明显变小;随后繁殖后期的活动区面积有所增加,到了迁徙前期,活动区面积已接近繁殖初期。不同阶段活动区核心面积(50%Fixed Kernel)与活动区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繁殖初期、中期、后期和迁徙前期活动区面积分别为(15.48平方公里±4.54平方公里)、(1.61平方公里±0.41平方公里)、(3.53平方公里±2.63平方公里)和(11.61平方公里±9.36平方公里)。棕头鸥在不同繁殖阶段的日活动区大小有显著差异。繁殖初期,棕头鸥经常活动于鸬鹚岛、蛋岛和布哈河口,它们都是棕头鸥较好的取食地,鸬鹚岛和蛋岛由于有许多游客投喂食物;在繁殖中期,棕头鸥进入孵化阶段,活动区较繁殖前期明显缩小。由于湟鱼返回布哈河口一带产卵繁殖,棕头鸥经常聚集在此地取食;在繁殖后期,棕头鸥需要寻找大量的食物进行育雏,因此活动范围再度扩大;进入迁徙前期,幼鸟已经长大并学会飞翔,其活动区进一步扩大,与繁殖初期较为接近。